课案(教师用)第7课戊戌变法(新授课)【理论支持】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亲自体会探究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与“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知识分类理论”的理念是一致的。历史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它们都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应当是认知主体——学生主动建构的,即“学习不再简单地是信息由外而内的输入,而是通过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交互作用实现的”;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理应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本课实施过程中,学生依托预习课案自主掌握陈述性知识;教师精心组织课内探究活动,通过启发、诱导等多种方式使每个学生在其不同的知识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对话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而在学生亲自体验、不断小结、及时反馈的过程中,促进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形成,以及历史素养、人文情怀的生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及其社会背景;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维新变法的性质及其爱国、进步的历史意义。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梁启超的言论,使学生自主掌握维新思想的内涵,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2)通过讨论、分析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学会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方法。(3)通过对光绪帝四道诏令的释疑,培养学生参与历史,质疑历史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广度和深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一、公车上书预习思考题及答案:1.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社会背景: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是什么?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梁启超《变法通议》倡民权谭嗣同《仁学》批判封建纲常名教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建立组织、创办报刊的是什么?名称时间创办人或主笔结果影响组织学会北京强学会1895文廷式遭封禁宣传维变法,扩大了影响,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上海强学会康有为创办报刊《中外纪闻》1895年康有为停刊《强学报》1896年康有为《时务报》1896年梁启超基础知识填空及答案:(一)戊戌变法的条件1.社会条件——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2.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基础——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与传播。(1)形成时间:19世纪90年代。(2)形成标志:康有为发表了《新学伪经考》和《新学伪经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论文。(3)特点:康有为把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二)戊戌变法的目的一方面是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一方面是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二、百日维新预习思考题及答案:1.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是什么?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毫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3.戊戌变法的教训是什么?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基础知识填空及答案:1.开端: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2.发展:(1)宣传维新思想: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在国内设立学会、学堂、报馆五十多所。(2)建立政治团体:1895年维新派在北京建立强学会政治团体;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救亡团体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在北京、上海设立总会,各地设立分会。接着,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设计意图」本环节指明了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与诊断,以了解学情,为课堂上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课内探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中国科举制中,举人的地位明显要高于秀才,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出现了这样一件怪事,一位举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却拜了一位秀才为师,这位举人叫梁启超,这位秀才叫康有为。两位广东师徒在19世纪末共同上演了一出救国图存的变法运动——戊戌变法。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探讨这段历史。「设计意图」:这个导入设计,非常新颖,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二、展示课前预习成果:全班学生分成四小组,分别展示“预习思考题答案”,本小组学生可以对本小组所展示的预习成果进行补充,其他小组学生可以进行纠错,教师对各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点评,给予得分。「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交流,一是掌握学生预习状况,利于教师把握学情,及时对点拨内容及策略进行调整;二是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比学赶超”的求知氛围三、组织学生课内探究:「课堂探究1」——维新思想的由来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梁启超)问题与讨论:阅读资料后,请同学们想一想:梁启超的这段文字是赞许还是批评呢?对象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呢?点拨方法:发散思维,逐项分析。参考答案:批评的对象是李鸿章等人所领导,偏重在军事、国防、外交方面的洋务运动。在批评洋务的基础上,维新派又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呢?(学习西方政教风俗)参考答案:梁启超所代表的维新派改革主张,不同于洋务运动时期,视界范围扩大到民权、内治、国务等政治制度方面;它的意义在于维新派更懂得反省,中国的弱或西方的强,不是只有船炮枪械而已,表示对时代问题想得更深入、更周遍了。「设计意图」:通过向学生提供这段梁启超的言论,使学生对维新思想有一个最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并能使他们自主的区分洋务思想和维新思想的不同之处。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课堂探究2」——变法前期准备1.序幕——公车上书虽然这种更具时代进步意义的维新思想早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存在了,但其呼声却是很微弱的,只有少数维新思想家在提倡。问题:为什么甲午战后维新思想有着蓬勃的发展呢?参考答案:因为甲午之役导致了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一向被视为蕞尔小国的日本,不仅是打败中国,还粉碎了他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美梦;随着甲午战争硝烟的散灭,马关条约签订、势力范围划分、帝国主义瓜分导致的危机日甚一日,变法维新的呼声也日高一日。在这时,戊戌变法这出历史舞台剧的序幕也就正式揭开了。这个序幕就是?——公车上书。“公车上书”,领导者是谁?点拨方法:本题要紧扣材料,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避免照抄材料原文,注意归纳概括。参考答案: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2.光绪皇帝决心变法1898年1月,光绪皇帝想传旨召见康有为。守旧派大臣却用“清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不能召见;皇上如果有所询问,可命大臣传话”作理由,极力阻挠康有为与光绪皇帝接触。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传话、考问。出席考问的总理衙门大臣有李鸿章、翁同和、荣禄等。考问一开始,荣禄劈头就教训康有为说:“你老是变法呀,变法的,可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反驳说:“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现在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死守祖宗之法还有什么用呢?制度总要应时而变的。就拿这总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原是没有的。”荣禄气急呼呼,无言对答。李鸿章不等康有为把话说完,大声质问起来:“你说变法改制,难道连六部也要撤销,从前一切的法律制度都不要了吗?”康有为从容回答说:“现在的情况和从前不同了。从前的制度,不能适应今天的形势,就应该废除。……”李鸿章也张口结舌。翁同和怕气氛太难堪了,改变话题问康有为变法所需款项如何筹措和变法的具体方案。康有为都回答得头头是道。第二天,翁同和将经过情形及谈话内容详细奏报了光绪皇帝,并极力推荐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问题与讨论:你能分辨〈资料二〉中哪些人代表顽固派或维新派吗?顽固与维新派各自坚持什么主张呢?点拨方法:本题要紧扣材料,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避免照抄材料原文,注意归纳概括。参考答案:荣禄、李鸿章是顽固派,康有为、翁同和是维新派;顽固派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维新派则认为要“因时制宜”,为什么呢?因为时代变了,祖宗之法既不足以应付当前问题,所以维新派认为要变法改制。顽固派甚至声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大肆攻击和诬蔑维新派。不过虽然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但变法最终还是登上了中国近代史的舞台,搭上了19世纪最后一趟班车。「设计意图」:利用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这次辩论,既满足了学生对历史教学故事性的要求,又很好的将诸如顽固派、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双方的主张等知识点给处理掉。「课堂探究3」——百日维新1.戊戌变法的进行1898年6月11日(旧历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下「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6月16日,光绪皇帝(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还是破例)召见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百日维新,一百零三天里,「上谕」一共下了一百一十多道;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这显示光绪皇帝变法的决心不小、也很急切。百日维新中新政诏令的内容和性质,可以归纳成四个方面: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军事上。讨论:现在设想一下,面对这些改革内容,哪些人会比较激动,这些人当中又有哪些是因为兴奋而激动,哪些人是因为愤怒而激动?参考答案:封建地主阶级会愤怒,资产阶级会兴奋。2.戊戌政变以下是四道光绪皇帝的诏令──1898年6月11日,上谕:「定国是诏」。1898年6月15日,上谕:革除翁同和户部尚书职务,开缺回籍。1898年6月15日,上谕:以后新授二品以上大臣,要到慈禧跟前谢恩。1898年6月15日,上谕: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问题与讨论:(1)翁同和是什么人,属于哪一派呢?荣禄是什么人,又是属于哪一派呢?参考答案:翁同和是当时的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又是光绪皇帝的师傅,最为维新派所敬重和信任,可以说是新党中最重要的人物,革除了他的职务,是大大削弱维新变法势力的。荣禄是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守旧派,而直隶总督一职则统帅北洋三军:包括当时董福祥的甘军、聂士诚的武毅军、袁世凯的新建军,多的一万几千人,少的也有七千人,合共数万人,是清政府军队中的精锐,驻守在首都北京及天津一带。(2)光绪皇帝的诏令内容是否有利于维新派?为什么?点拨方法:本题要紧扣材料,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避免照抄材料原文,注意归纳概括。参考答案:是不利于维新派的;一方面维新派重要人物翁同和被革职,再加上二品以上新授职的大员,不是到光绪皇帝面前谢恩、批准,而是向慈禧谢恩,俨然“太后门生”,这样一来,不独对维新派不利,对光绪帝本身也是不利的。(3)如果你是光绪皇帝,你会下这样的命令吗?(4)那么,光绪皇帝为什么还要下这几道诏令呢?他可能是在什么情况底下下达的呢?背后显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参考答案:光绪皇帝不得已、被逼的。被谁所逼呢?慈禧太后。(5)光绪皇帝这么做,表示什么呢?参考答案:皇帝连自己师傅的顶戴都保不住,表示实权仍在慈禧太后手里。(6)串连〈资料四〉,你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解释吗?如果学生不能理解什么叫历史解释,可以向学生这样说,北洋三军既归荣禄统辖,京畿一带也就在旧党的控制之下了;慈禧太后用自己最亲信的荣禄,掌握了军权。然后请学生注意〈资料四〉中各道诏令的下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