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2011—2112学年九月份高一月考试卷(教师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九月份高一历史月考试卷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1.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B.相权的日益削弱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D.中央机构的精简2.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包含君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力分权的矛盾。其中,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始于()A.秦朝B.西汉C.隋唐D.北宋3.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主要是由于()A.郡县官吏必须由上一级任命并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4.西周时期规定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A.血缘与政治结合B.社会等级严格C.中央集权加强D.青铜制造业发达5.“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该制度是()A.秦朝三公制B.秦朝“朝议”制C.隋唐三省制D、明朝内阁制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8.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A.经济繁荣B.国家统一C.文化统一D.百姓安居9.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10.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宗法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郡县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1.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2A.族号B.邑名C.爵号D.官名12.读某朝世系示意图,可知该王朝实行的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宗法制D.嫡长子继承制13.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14.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他说的“制度”是()A.荐举制B.封邦建国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15.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的高低顺序是()A.郡—县—里—乡B.县—乡—里—郡C.郡—县—乡—里D.县—郡—乡—里16.7~9世纪末,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来唐。接待这些人的唐朝政府机构是()A.工部B.户部C.礼部D.吏部17.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力图表达的是()A.官员管理日益规范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D.大臣地位不断削弱18.“……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天人合一B.皇权至上C.皇位世袭D.天人感应19.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0.“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A.汉朝人B.唐朝人C.宋朝人D.清朝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3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选举二》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6分)(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说明两者的关系。(4分)(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4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3分)22.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4材料二: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叉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己。——《朱子语类》材料四: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l《政治文明历程》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我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6分)(2)依据材料二、三,回答秦朝和唐朝为建立和完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3)依据材料四,回答清朝设置军机处产生的重要影响。(3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5福州亭江中学2011—2112学年九月份高一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解析: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和中央的矛盾很长时间内一直存在,到宋代,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的上风。3.D解析: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和皇帝任命,只食俸禄没有领地,这样中央能有效的控制地方,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4.B5.C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三省六部。提取提干信息:引文中提及了中书省、门下省的职能和相互牵制的关系,由此分析是隋唐时期出现的三省六部制。秦朝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九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明朝内阁官员称大学士。6.D解析: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或中央任命,且不可世袭,故A、C两项正确。结合题中括号内的注释,可判断B正确。秦的郡守、县令等地方官,官位不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故D项错误。7.A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以个人亲信为基础、不考虑世袭”,可见材料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8.B9.B6解析:周王分封的对象包括王族、功臣、部族首领、先代贵族,所以作为商末的平民是没有资格受封的。故选B.10.C解析:“周之失,在于制”,其“制”指的是分封制,它在实行初期有利于周王的统治,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在后期,随着诸侯国力量日渐强大,分封制的原则被破坏,周王也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其“制”指的是郡县制,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正确答案为C项。11.C解析:本题涉及中国古代文史常识。姓氏起源有封地、居所、行业、官名、爵号等,王、侯应该是属于爵号。12.B解析:从图中的“禹、启”可知这是夏朝的世系示意图。禹传子,家天下,可知是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因此选B项。图中无法反映宗法制的内容,也没有明确说明继承王位的是嫡长子。13.C解析:宗法制的核心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因此C符合。14.C解析:根据所学史实为人民优秀分子提供参政机会的制度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使有真才实学的庶族地主参与到政治管理,故此题应选择C。15.C解析:郡下设县,可见BD错误,县以下设乡和里。16.C解析:日本是外国,接待“遣唐使”属于“外交”范畴。顾名思义,应该是礼部管理。17.D解析:根据所学史实图一表现的是大臣上朝可以坐说明其权力很大;图示二表现的是大臣站着奏事,说明大臣的地位有所下降;图示三表现的是大臣跪奏军国大事,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大臣只是皇帝的奴仆。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18.B解析:本题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都经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发展成为重要儒学思想,他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还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7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AD项与本题材料所述无关,C项明显错误,本题选B项,反映了皇权至上。19.C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西周时,周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武王的弟弟周公则封于鲁,齐鲁文明源于此。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分封制。分析:知道各省简称,熟悉西周封国,即可解答。选项中各省的简称依次是:(豫、冀)(湘、鄂)(鲁、晋)(粤、桂)。20.C解析:枢密使为宋朝设置的枢密院的官职,握有发兵之权,从而分割了宰相的军权;参知政事为副丞相,掌握行政权。二、非选择题21.(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3分)(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2分)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2分)(3)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4分)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任答两点给2分)22.(1)“六国”指的是韩、赵、魏、楚、燕、齐。苏洵认为六国纵容秦国的观点是错误的。秦朝的统一是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商鞅变法使秦国力量强大,它改变了诸侯国力量的对比,成为统一运动的核心力量。(2)都城在咸阳。贾谊的观点是正确的。他认为秦朝的暴政是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符合历史事实的。(3)“一夫作难”是指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它瓦解了秦朝统治。23.(1)分封制(2分)宗法制(2分)(2)三公九卿制(2分)郡县制(2分)三省六部制(2分)(3)专制皇权高度发展(2分)(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日益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三点中答出一点即得2分)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