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铁路运输安全技术P209一、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一)车务安全知识1.行车工作的基本原则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局与局间由铁道部,一个调度区段内由本区段列车调度员统一指挥。2.行车基本闭塞法行车基本闭塞法采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两种。电话闭塞法,是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所采用的代用闭塞法。3.列车的分类和等级P2094.编组列车的一般要求列车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及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条件确定;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5.调车作业的有关规定车站的调车工作应按车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调车作业计划进行,并要固定作业区域、线路使用、调车机车、人员、班次、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地点、工具数量及存放地点。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车站值班员(调度员)统一领导,调车作业由调车长单一指挥。6.车站接发列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P2097.各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制定的原则P210(二)机务安全知识1.机车装设行车安全等设备的规定电力机车须装设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其中客运机车还应加装轴温报警装置;牵引特快旅客列车的机车,应分别向车辆的空气制动装置和空气弹簧等其他装置提供风源;2.机车“三项设备”运用管理的规定运行机车上必须安装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称“三项设备”)。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3.机车乘务员待乘休息管理的基本要求担当夜间乘务工作并一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6h的乘务员,必须实行班前待乘休息制度。乘务员待乘卧床休息时间不得少于4h。P210(三)工务安全知识1.铁路线路类别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2.线路标准轨距和曲线线路加宽、超高限度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435mm。曲线线路轨距加宽限度:300m≤半径≤350m,加宽5mm;半径≤300m,加宽15mm。曲线地段外轨最大超高,双线地段不得超过150mm,单线地段不得超过125mm。3.机车车辆上部限界最高、最宽的限度P211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其上部高度自钢轨顶面的距离不得超过4800mm;其两侧最大宽度不得超过3400mm。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4.铁路线间距的基本规定P211铁路线间距为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距离,线间最小距离的基本规定为:线路允许速度不超过14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000m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相邻线间为5000mm;线路允许速度140km/h以上至16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200mm,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间为5000mm,牵出线与其相邻线为6500mm。(四)电务安全知识1.信号机的基本类型信号机按类型分为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和机车信号机。信号机按用途分为进站、出站、通过、进路、预告、遮断、驼峰(铁路编组站供解体和编组货物列车用的调车线路设备。由于它的纵断面形状似骆驼的峰背而得名。)、驼峰辅助、复示、调车信号机。2.信号机的显示距离规定各种信号机及表示器在正常情况下的显示距离:进站、通过、遮断信号机,不得少于1000m;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不得少于800m;预告、驼峰、驼峰辅助信号机,不得少于400m;调车、矮型出站、矮型进路、复示信号机,不得少于200m。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五)车辆安全知识P2111.车辆的基本类型车辆按用途分为客车、货车及特种用途车(如试验车、发电车、轨道检查车、检衡车、除雪车等)。2.旅客列车安装轴温报警器的基本规定编入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旅客快车的客车应装有轴温报警装置。3.车辆轮对基本限度P211车辆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3)mm;车轮轮厚度客车≥25mm,货车≥23mm;车轮轮缘厚度≥23mm;车轮轮缘垂直磨耗高度≤15mm;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深度≤8mm。4.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设置的基本原则在干线上,应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按30km设置。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六)牵引供电安全知识P2121.接触网工作电压的限度值接触网最高工作电压为27.5kV,瞬时最大值为29kV;最低工作电压为20kV,非正常情况下,不得低于19kV。2.接触网导线最大弛度限度接触网接触线最大弛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少于5700mm;编组站和区段站,不少于6200mm;客运专线为5300~5500mm。3.接触网带电部分与固定接地物、机车车辆及货物的距离限度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少于300mm;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少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少于500mm。4.电气化铁路道口限界架的高度规定在电气化铁路上,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界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4.5m。道口两侧不应设置接触网锚柱。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5.人员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规定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少于2000mm。单选:在铁路干线上,应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按()km设置。A.10B.20C.25D.30答案:DP212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二、铁路运输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的分析1.铁路运输事故分类P213按性质分及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5个级别: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2.典型的铁路运输事故类别(5个)机车车辆冲突事故机车车辆脱轨事故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营业线施工事故三、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的类别、作用(了解)P213-216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第二节公路交通和运输安全技术一、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一)道路交通系统的四要素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等)、车(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路(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和环境(路外的景观、管理设施和气候条件等)。(二)各种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1.客货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1)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2)旅客运输安全运行要求P2173)货物运输安全运行要求4)客货运输车辆驾驶员安全运行要求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2.特种车辆或特殊用途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P2181)特种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道路养护车辆、工程作业车进行作业时,在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驶路线和方向不受交通标志、标线限制,过往车辆和人员应当注意避让。◆洒水车、清扫车等机动车应当按照安全作业标准作业;在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不受车辆分道行驶的限制,但是不得逆向行驶。◆消防车的车身为大红色,标志灯具为红色回转式;救护车的车身颜色应为白色,标志灯具为蓝色回转式。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3.超限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P218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①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m以上;②车货总长18m以上;③车货总宽度2.5m以上;④单车、半挂列车、全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0000kg以上,集装箱半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6000kg以上;⑤车辆轴载质量在下列规定值以上:单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6000kg,单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0000kg,双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0000kg,双联轴(每侧各一单轮胎,双轮胎)载质量14000kg,双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8000kg;三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2000kg,三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22000kg。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P218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减轻潜在事故程度,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安全设施系统应具有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诱导、隔离封闭、防止眩光等多种功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二、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P219-221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包括人、车、路、环境四大类。其中,道路因素:路面、视距、线形、交叉口特性、安全设施三、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P221-224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救援技术和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4大类。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知识点:1.安全护栏。路侧护栏能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外,碰撞路边障碍物或其他设施,他的设置主要以路侧事故严重度为依据,间断布设,具体布设地点为: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路侧有河流、池塘等危险路段;互通立交进出口三角地带及小半径匝道外侧;路侧有需要提供保护的结构物(桥墩、大型标志柱、紧急电话等);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m。P2222.事故的分类与等级划分。中国公安部将交通事故类别按事故形态分为侧面相撞、正面相撞、尾随相撞、对向刮擦、同向刮擦、撞固定物、翻车、碾压、坠车、失火和其他11种。按事故原因分为机动车、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与乘车人、道路和其他六大类。按事故严重程度分为特大、重大、一般和轻微4类。P2233.事故救援技术的保护事故现场。在来车方向距事故现场100m处树立警告标志,防止其他车辆进入事故现场。P2244.事故救援技术的拨打紧急救援电话。拨打电话的人应说清以下4个重要问题: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受伤人数、伤势轻重。P224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单项选择《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肇事车辆肇事后逃逸的,由()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A.保险公司B.医院C.事故受害人D.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答案:D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第三节水运交通安全技术P225一、水运交通事故分类(9类)我国《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对水运交通事故进行了界定:(1)碰撞事故。(2)搁浅事故。搁浅事故是指船舶搁置在浅滩上,造成停航或损害的事故。搁浅事故的等级按照搁浅造成的停航时间确定:停航在24h以上7d以内的,确定为“一般事故”;停航在7d以上30d以内的,确定为“大事故”;停航在30d以上的,确定为“重大事故”。(3)触礁事故。触礁事故的等级参照搁浅事故等级的计算方法确定。(4)触损事故。(5)浪损事故。浪损事故是指船舶因其他船舶兴波冲击造成损害的事故。也有人称之为“非接触性碰撞”,因此,浪损事故的损害计算方法可参照碰撞事故的计算方法。(6)火灾、爆炸事故。(7)风灾事故。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8)自沉事故。自沉事故是指船舶因超载、积载或装载不当、操作不当、船体漏水等原因或者不明原因造成船舶沉没、倾覆、全损的事故;但其他事故造成的船舶沉没不属于“自沉事故”。P226(9)其他引起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水运交通事故。例如,船舶因外来原因使舱内进水、失去浮力,导致船舶沉没;船舶因外来原因造成严重损害,导致船舶全损等。但是,船舶污染事故(非因交通事故引起)、船员工伤、船员或旅客失足落水以及船员、旅客自杀或他杀事故不作为水运交通事故。(三)水运交通事故的等级P226根据事故船舶的等级、人员伤亡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可将水运交通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5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表6—2。P226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单选:根据我国《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搁浅事故的等级按照搁浅事故造成的()确定。A.经济损失B.停航时间C.到港时间延误D.交货时间延误答案:B第六章交通运输安全技术二、水运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分析P228概括起来,水运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外界条件、技术(人一机控制)故障、不良的航行条件、导航失误等因素密切相关。三、水运交通安全技术措施P230知识点1.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亦称船舶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