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路测中五个重要参数浅谈五个重要参数分别为:EC/IO,TXPOWER,RXPOWER,FER,TXADJ。这5个参数是路测中最为关注的参数,结合起来能够分析路测区域前向覆盖强度水平,前向覆盖质量水平,以及反向链路损耗水平等等。EC/IO1.EC是手机收到的可用导频信号强度,IO是手机收到的所有信号的强度。2.EC/IO的意思就是:可用导频信号占所有信号强度的比例。:码片能/载频总功率谱密度3.EC/IO直接反应了手机当前接收到的导频信号强度,手机的EC/IO强度直接反应了整体覆盖水平。这个值越大说明有用信号的比例越大,反之越少。4.在某一点上EC/IO大有两种可能:一是EC很大,在这个区域占主导水平。二是EC不大,但IO很小,说明这个区域的来自其他基站的杂乱信号很少,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存在弱覆盖的问题,因为EC小,IO小,它的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小,可能会出现掉话。5.在某一点上EC/IO小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EC小,RSSI小,这就属于弱覆盖区域。另一种是干扰信号处理。在路测中,这种情况的典型现象是:手机在移动中RSSI保持一定水平,EC/IO水平急剧下降,前向FER急剧增高,最终掉话。TXPOWER1.TXPOWER是手机的发射功率,功率控制技术是保证CDMA通话质量和解决小区干扰容限的关键手段。2.手机在离基站近,上行链路好的地方,手机的发射功率就小,因为这时候基站能够保证接收到手机发射的信号且FER也小,这个时候由于手机的发射功率小,对本小区的其他用户的干扰也小。3.手机的发射功率水平反应了手机当前的上行链路损耗水平和干扰情况。如果上行链路损耗大或者存在严重的干扰,手机的发射功率就大。反之越小。4.正常的情况下,越靠近基站或者直放站,手机的发射功率会减小,远离基站和直放站的地方,手机发射功率会增大。如果出现基站直放站附近手机发射功率大的情况,很明显就是不正常的表现。可能的情况是上行(反向)链路存在干扰,也有可能是基站直放站本身的问题。比如小区天线接错,接收载频放大电路存在问题等。如果是直放站附近,手机发射功率大,很可能是直放站故障、上行增益设置太小等等。5.路测中TXPOWER的水平,反应了基站覆盖区域内反向链路的损耗和上行干扰情况。RXPOWER1.RXPOWER是手机的接收功率。在CDMA系统中它和IO、RSSI这两个参数表示的意思比较接近。IO是手机当前接收到的所有信号的强度。RSSI是接收到下行频带内的总功率。2.RXPOWER小的区域,肯定属于弱覆盖区域,RXPOWER大的地方,属于覆盖好的区域。REPOWER高的地方,信号质量不一定就好,有可能信号比较杂乱,无主导频,或者强导频太多,存在导频污染。3.对RXPOWER的分析要结合EC/IO来分析。具体看上面的EC/IO.4.RXPOWER只是简单的反应了路测区域的覆盖水平,而不是覆盖区域内的覆盖质量。TXADJ1.800MCDMA系统的计算公式是Tx_adjust=73dB+Tx_power+Rx_power。2.如果TXADJ很大,那说明,手机的发射功率也大,接收功率也大,那么,很明显就是说手机当前的下行质量很好(接收功率大),而上行链路质量差(发射功率大),这时候前向链路好于反向链路。反之,TXADJ很小,说明此时反向链路好于前向链路3.基站的覆盖范围取决于反向链路损耗水平。所以,一般我们要求TXADJ在0以下。而大于10的时候,已经说明反向链路相比前向链路都差,情况很不理想了。4.对于TXADJ,也不能说是越小越好。但是在实际的路测中,往往是TXADJ过高,前向链路好、反向链路差的情况。5.TXADJ反应了上行链路质量和下行链路质量的一个比较情况.正常情况下,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再加上一个常数修正值,其结果应该在一个小的区间内(比如说-10至+10之间)变化。FER1.FER是前向误帧率,是前向链路质量的反应,FER越小说明手机所处的前向链路越好,这个时候EC/IO应该比较好,FER越大说明手机收到的信号很差,EC/IO也应该很差。FER较大,很有可能是邻区列表切换参数配置错误引起的,如果邻区关系漏配,单配造成手机在移动中无法识别相邻的导频,而这个无法识别的导频就会成为干扰的信号,导致FER升高。经常表现为FER急剧升高,EC/IO急剧下降,最终掉话。2.前向高FER的分析:(1)前向业务信道太差如果移动台的接收功率和导频Ec/Io都很高,强导频意味着移动台在小区的覆盖范围内,但是前向链路FER很高,说明可能是前向业务信道太差。主要原因有:前向链路功控的反应速度太慢、业务信道的最大增益太低、基站已经终止前向业务信道、导频污染。(2)导频信号太差导频信号差说明已经发生了系统丢失,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台的接收功率可能高也可能低。原因有:切换失败、捕获失败。切换失败:如果移动台日志上显示可以检测到强导频,则是切换失导致高误帧率。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切换,如果切换失败,误帧率就会变大,随后就有可能掉话。捕获失败:如果移动台日志上显示没有检测到强导频,则是捕获失败。导致捕获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搜索窗太小、前向干扰太大、覆盖问题。3.反向链路高FER原因分析当反向FER过高时,说明没有足够的反向Eb/Io,产生反向链路高FER的原因主要有:反向链路干扰太大、反向业务信道功率不足、系统覆盖问题、切换失败。(1)反向链路干扰太大:如果基站的接收功率很高,并且TX-GAIN-ADJ0,则是反向链路干扰太高,干扰源包括:其它移动通信系统、LOS微波系统和不受控的CDMA用户单元。(2)反向业务信道功率不足:如果移动台的接收功率很高,并且导频的Ec/Io也很高,则是反向业务信道功率不足。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有:移动台的发射机已经被关闭、反向外环功控的问题、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和基站搜索问题。移动台的发射机已经被关闭:如果没有发射功率,则是移动台已经关闭其发射机。IS-95A标准规定,如果移动台连续接收到12个坏帧,就将关闭其发射机。反向外环功控的问题:如果移动台的发射功率没有达到最大,则是反向外环功控的问题。对应反向业务信道的功率控制是基于传播环境的,如果要求移动台的功率增加太快,可能会导致外环功控跟不上,可以对外环功控的速度加以控制。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如果导频信道很好,而反向业务信道很差,并且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已达到最大,则可能是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基站搜索问题:如果基站的业务信道的搜索窗口太小(40chips),可能会检测不到比较强的多径。(3)系统覆盖问题:如果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并且导频的Ec/Io较低,则是系统覆盖问题。产生原因与前向高FER相同。(4)切换失败:如果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TX-GAIN-ADJ0,并且有强导频存在,则是切换失败。备注1:前向链路功控的反应速度太慢:前向功控就是基站调整分配给每个业务信道的功率,使处于不同传播环境下的各个移动台都得到足够的信号能量。该调整范围较小,在标称功率上下浮动范围建议是3~4dB。在标准中未给出其具体实现,由各基站设备商自己设计算法实现,因此各个设备厂家可能不同。基站通过移动台对前向链路误帧率的报告来决定是增加发射功率还是减小发射功率。移动台的报告分为定期报告和门限报告,这两种报告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只要一种或两种都不用。它是根据运营商的具体要求来设定的。如果导频信号很强,但分配给前向业务信道的功率不足,前向功控过程就有可能跟不上信道的变化。业务信道的最大增益太低:业务信道的最大增益是系统运营商可以设置的参数,如果此增益太低,系统将不会给前向业务信道分配足够的功率。基站已经终止前向业务信道:当反向链路丢失时,基站将最终终止前向业务信道。导频污染:错误的PN偏置规划将导致同一个区域的多个基站进入移动台的搜索窗口,不同基站的多径合并后可能产生较高的导频Ec/Io,但业务信道传送所有呼叫,两个不同业务信道的相加导致高的FER。备注2:a.搜索窗太小:如果接收功率很高,激活集搜索窗SRCH-WIN-A40chips,则说明激活集搜索窗太小不足以收集足够的强多径。b.前向干扰太大::如果接收功率很高,并且激活集搜索窗也比较大,则意味着捕获失败是由于前向链路存在强干扰。c.覆盖问题:如果接收功率很低,同时导频的Ec/Io小,可能是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已移出系统覆盖范围,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移动台确实移出覆盖范围:如果POWERtraffic/POWERpilot0.5,则是移动台确实移出覆盖范围。往返时延(RTD)硬切换失败:如果服务小区是系统之间的边界小区,则是往返时延(RTD)硬切换失败。如果使用往返时延(RTD)技术来初始化硬切换,不需要检测“导频信标”。基站必须在知道移动台在边界小区中,并且往返传播时延超过指定门限时才初始化硬切换。导致硬切换失败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边界小区未定义,为了使用往返时延(RTD)硬切换技术,必须在基站数据库中正确地定义边界小区。如果基站不知道移动台在边界小区中,就不会初始化硬切换。二是硬切换参数问题,在硬切换期间,基站指定两个重要的参数值,NOM-PWR和NUM-PREAMBLE。如果这两个值设置的不正确,硬切换可能会失败。三是没有将边界小区与其它导频隔离,如果移动台在进行软切换或更软切换,切换判决算法将不指示进行硬切换。硬切换算法一般设计成只有当移动台在边界小区中、不处于切换状态,且传播时延超过往返时延门限时才初始化硬切换。若由于覆盖问题而导致高FER,可以调整的参数有:搜索窗、覆盖参数和减小前向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