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培养箱使用的注意事项1、二氧化碳培养箱未注水前不能打开电源开关,否则会损坏加热元件。2、培养箱运行数月后,水箱内的水因挥发可能减少,当低水位指示灯(WLow12)亮时应补充加水。先打开溢水管,用漏斗接橡胶管从注水孔补充加水使低水位指示灯熄灭,再计量补充加水(CP-ST200A加水1800ml,CP-ST100A加水1200ml),然后堵塞溢水孔。3、二氧化碳培养箱可以做高精度恒温培养箱使用,这时须关闭CO2控制系统。4、因为CO2传感器是在饱和湿度下校正的,因此加湿盘必须时刻装有灭菌水。5、当显示温度超过置定温度1℃时,超温报警指示灯(OverTemp7)亮,并发出尖锐报警声,这时应关闭电源30分钟;若再打开电源(温控)开关(Power20)仍然超温,则应关闭电源并报维修人员。6、钢瓶压力低于0.2MPa时应更换钢瓶。7、尽量减少打开玻璃门的时间。8、如果二氧化碳培养箱长时间不用,关闭前必须清除工作室内水分,打开玻璃门通风24小时后再关闭。9、清洁二氧化碳培养箱工作室时,不要碰撞传感器和搅拌电机风轮等部件。10、拆装工作室内支架护罩,必须使用随机专用扳手,不得过度用力。11、搬运培养箱前必须排除箱体内的水。排水时,将橡胶管紧套在出水孔上,使管口低于仪器,轻轻吸一口,放下水管,水即虹吸流出。12、搬运二氧化碳培养箱前应拿出工作室内的搁板和加湿盘,防止碰撞损坏玻璃门。13、搬运培养箱时不能倒置,同时一定不要抬箱门,以免门变形。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为厦大兼职教授厦大一兼职教授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厦大校园网昨日发布新闻称,获得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三名科学家之一——美国的布鲁斯·巴特勒(BruceBeutler)是厦大兼职教授,新近又被聘为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学科引智基地”(111引智计划基地)的学术大师。厦大校长朱崇实已经代表学校向布鲁斯发去贺电。研究人体免疫系统获突破北京时间3日下午,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巴特勒、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为在“人体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这一领域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而获得今年诺贝尔医学奖。通俗地说,三位科学家所做的研究工作让长久以来不为人知的免疫系统工作原理大白于天下,他们解释了在免疫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细菌、病毒感染了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在第一时间把它们识别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布鲁斯开始研究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背后的机理。脓毒性休克可能致命,休克过程涉及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他在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SouthwesternMedicalCenter)做相关研究时发现,人体内的一些分子成分也可起到免疫“感应器”的作用。当这些分子遇到入侵者时,能激活人体的先天免疫系统。多次到厦大进行学术交流今年54岁的布鲁斯和厦大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实验室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科研合作,布鲁斯也是韩家淮的导师。韩家淮是厦大从美国顶级研究所之一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引进的。厦大校方昨日说,布鲁斯多次到厦大进行学术交流,最近一次是2010年9月17日,他在厦大漳州校区的“科学与人生——知名教授进校区”系列讲座上,畅谈了自己的人生观。他给学生在学习和人生方面的建议是:一是,要热爱你所做的事情,热情非常重要,不要向钱看,少一些功利心;二是,一定要尽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三是,一定要努力学习工作。同时,他也对中国学生的聪明勤奋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布鲁斯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他的执著和冒险精神。卢晟盛老师(909068429)2011/10/914:40:38Nature重大成果:克隆人类三倍体胚胎干细胞近日来自美国纽约干细胞基金会、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人类卵细胞培养出了三倍体胚胎干细胞。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将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植入卵细胞中,将其培育成为胚胎干细胞甚至最终培养出新的个体,就是常说的克隆技术,著名的克隆羊“多利”就是用这种技术得到的。2004年,韩国研究人员黄禹锡曾宣称用这种方法培育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引起一时轰动,但后来证明这是一起造假事件。此后,许多科研人员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但一直没有成功。相关研究面临的障碍是,如果先将人类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去掉,再植入另一个体细胞的遗传物质,这样得到的卵细胞分裂几次后就会停止发育。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新方法,即在保留部分原有卵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基础上,加入体细胞部分遗传物质,将体细胞基因组转移至人卵细胞中,从而成功衍生出了三倍体人多能干细胞系。研究人员证实这种多能干细胞能够发育到具有70至100个细胞的囊胚阶段,达到可以提取胚胎干细胞的阶段。虽然这项研究尚未生成原始的、由“核转移”获得的二倍体胚胎干细胞细胞,但它却表明,这样的重新编程在人体中是有可能的。这项研究成果对于再生和生殖医学、发育生物学以及细胞多能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同期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社论指出,这一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朝着培育出正常人类胚胎干细胞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有可能培育出个人自己的组织和器官用于个性化治疗,这或将引起有关克隆问题的新一轮大争论。胚胎干细胞是指胚胎形成初期尚未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原始细胞,它具有发育分化成组织器官细胞的潜力。近年来科学家们不断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制造胚胎干细胞。不久前,来自剑桥大学科学家利用实验鼠的卵细胞,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了哺乳动物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都是双倍体,也就是细胞中有两套染色体,一套来自父方,一套来自母方。然而,双倍体对于基因研究来说,是个巨大困难,因为科学家很难确定动物的某一性状是哪一套染色体决定的。参与这一研究的科学家安东•伍兹说,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因此这项成果意味着,科学家有可能可以准确跟踪某一基因对动物性状的长期作用,这将有力提高基因研究的准确性。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的Nature杂志上。卢晟盛老师(909068429)14:57:19科学家从人卵细胞培养出胚胎干细胞10月6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用人类卵细胞培养出了胚胎干细胞,虽然这项成果还存在一些缺陷,但已是“黄禹锡造假事件”后最接近培养出正常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成果。这一成果可能引起有关克隆问题的新一轮大争论。将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植入卵细胞中,将其培育成为胚胎干细胞甚至最终培养出新的个体,就是常说的克隆技术,著名的克隆羊“多利”就是用这种技术得到的。2004年,韩国研究人员黄禹锡曾宣称用这种方法培育出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引起一时轰动,但后来证明这是一起造假事件。此后,许多科研人员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但一直没有成功。相关研究面临的障碍是,如果先将人类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去掉,再植入另一个体细胞的遗传物质,这样得到的卵细胞分裂几次后就会停止发育。而美国纽约干细胞基金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如果留下一部分原有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再另外加上体细胞的部分遗传物质,这样得到的卵细胞可以发育到具有70至100个细胞的囊胚阶段,达到可以提取胚胎干细胞的阶段。胚胎干细胞具备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潜力,如果能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意味着能够培育出属于某个人自己的组织和器官,可用于个性化的医疗。当然这也会引起有关克隆人的争议。本次研究虽然能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最重要的是这些细胞中存在3组染色体,即卵细胞原有的1组染色体和来自体细胞的2组染色体,而正常的人类细胞只有2组染色体。因此,这种人类胚胎干细胞还不具备实用性。但是《自然》杂志同时发表的社论指出,这是自“黄禹锡造假事件”后最接近培养出可用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成果,在大方向上证明这仍然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社论认为,这将引起新一轮的有关克隆人的大争论,甚至提出联合国有必要开始考虑制订监管克隆的规章制度。卢晟盛老师(909068429)15:04:01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启示:勇于踏上无人的小径“当我告诉人们,我发现了准晶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嘲笑我。”为坚持己见而备受打击时,谢赫特曼想不到,二十多年后,会因此拿到诺贝尔化学奖。前几天,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先后揭晓——“宇宙加速膨胀”和“准晶体”的发现最终赢得评委会青睐。有趣的是,这两项研究一开始都被怀疑,而“固执”的科学家最终赢得了桂冠。“这个结果太疯狂”“这个结果太疯狂,我们甚至有些害怕。”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珀尔马特,在得悉自己获奖后,如是描述当年的心情。另一个研究小组的里斯,回忆当时得到观测结果后,曾心想“喔,我们搞错了!”但经过数星期覆核,他感到:“我的天!这结果或许是对的。”珀尔马特、施密特和里斯三人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项,因为他们共同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的事实。而当年研究开始时,他们本来预计会测量到宇宙减速膨胀,并想测量这速度是如何减慢的。据报道,马里兰州大学联合量子研究所发言人舍韦表示,3名科学家的发现是过去30年来对物理学的最大震动,“当时不少人认为研究有问题,但事实上无错,后续研究均证明了发现是对的”。珀尔马特用了9个月来审视数据,最终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类似的结论施密特和里斯也得到了。这两个团队总共分析了近50颗超新星。“他们一开始对于超新星天文学中的许多困难并不完全了解。”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宇宙学家陈学雷评论说,“‘无知者无畏’,可能是他们在大多数天文学家对超新星观测感到悲观时,勇于进行这项研究的部分原因。”陈学雷介绍说,珀尔马特接掌超新星观测工作,正是在项目最困难的时期:他们未取得任何成果,连一颗超新星都没能发现。“这一项目是否还能进行下去?伯克利以及美国的资助机构在认真评估后决定继续予以资助。”之后,珀尔马特想方设法争取多方望远镜的使用权,并且取得了突破。“我觉得,施密特和里斯等人能够凭借自己的研究积累,抓住战机,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举冲入研究的最前沿,其能力和敏锐令人钦佩。”陈学雷感慨道,“但更值得思索和借鉴的是,珀尔马特等人的顽强坚持。作为研究者,要有信心和勇气在困难时坚持下去。”另一方面,在陈学雷看来,美国的资助机构能够宽容失败,看出这一项目的科学价值和团队人员的能力,保持对这一项目的资助,也是非常有眼光的。“有重大创新的科研常常有很大的风险,很难保证完全实现计划的成果。这时应该怎么办?”陈学雷说,“我国现在口头上也常常说支持探索、宽容失败,但实际上有风险的研究计划很难得到支持,更不用提对失败的理解和宽容了。这恐怕是我们所应该深思的。”“我知道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无独有偶,当本届化学奖得主谢赫特曼29年前发现“准晶体”时,甚至难以发表论文。当时所有同行都认为,“准晶体”违背了科学常识。“当我告诉人们,我发现了准晶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嘲笑我。”谢赫特曼说,“但我并不在意,我知道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时间终于证明了这一点。”直到最近,“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金属属于晶体,玻璃属于非晶体”的结论,还写在很多中学教科书上。谢赫特曼的发现,却挑战了这一成见。1982年4月8日,谢赫特曼借助电子显微镜获得一幅铝镁合金的晶体衍射图,并发现图像不符合晶体内应有的“原子周期性对称有序排列”。之后,谢赫特曼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试图说服他的同事存在“准晶体”,但一切均徒劳。不仅如此,他还被要求离开研究小组。无奈之下,谢赫特曼只有离开美国,返回以色列,在那里,他的一个朋友愿意帮助他,公开发表“准晶体”的研究成果。最开始,这篇论文也没能逃脱被拒绝的命运。1984年,另一个研究小组独立发现类似现象,谢赫特曼的结果才得以与之同时发表。这立即在学界引发轩然大波。一些同行权威公开反对谢赫特曼的看法,其中包括著名科学家、两届诺奖得主鲍林。“他公开说: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是在胡言乱语,没有什么准晶体,只有‘准科学家’。”谢赫特曼回忆道。作为晶体学权威,鲍林怀着一种近乎卫道的热情去维护既有的知识体系。他试图把谢赫特曼的发现纳入传统的解释框架,但这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