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利与弊摘要:本文论述了应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和弊端。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2001年,在全国各地的校园网建设热潮中,教育部下达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校园网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应用,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而且将会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为此,在校园网建成之后,推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成为各实验学校课题研究的热点。将带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生物课堂,在生物学教学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是多媒体课件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严肃的问题趣味化,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供了快捷途径。可是,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过多的使用多媒体,学生会感到厌倦,形成的知识浅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文将讨论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1.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几个优势:1.1多媒体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更加形象直观,更具操作性。1.1.1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课件,可以使实验器材结构更加明白清晰:例如,在进行《显微镜使用》的实验教学中,由于显微镜结构复杂,有些部分无法展示,所以,我利用POWERPOINT制作了《显微镜》课件。通过大屏幕投影,把遮光器、光圈、载物台等结构清晰的展示出来。学生先通过观看课件对各部分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在使用中不易犯错误。1.1.2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课件,可以使实验操作步骤更加规范:实验操作步骤是否正确,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实验的结论,实验的安全,所以,规范操作步骤是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只通过演示、讲解实验步骤还不够,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掌握。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制作一些课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使用显微镜这个实验中,对操作步骤要求特别严格。因为显微镜是生物课中经常使用的观察仪器,能否正确使用它关系到以后生物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我制作了这个课件,通过动画、图片等把如何取镜、安放,如何对光,怎样调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怎样观察,一步一步清晰的展示出来,让每一步骤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操作更加规范。1.1.3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获得理想的实验效果:由于实验器材的因素或者操作不够规范,实验得到的效果不明显或者不理想,这样有可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如果是观察微观世界的实验就无法展示观察得到的结果。因此,借助计算机网络制作相关的课件,把应该得到的结果展示出来,让学生比较反复实验得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在观察血细胞的实验中,大多数学生在刚开始时不容易观察到血细胞,而是观察到其它例如灰尘、指印等。往往只有教师逐个指导,这样非常耽误时间,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我制作了这一课件,把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展示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结果来进行调节,寻找结论,达到满意的效果。1.1.4通过制作课件,减少进行演示实验时的不必要的环节:进行演示实验需要准备很多器材,而且有些实验因缺少材料而无法进行等因素,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课件来完成。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和实验资源。展示课件并不是不做实验,而是让实验取得优良的效果,节省材料和资源,让它发挥优势。有些实验特别是一次性的实验,在教师演示或展示后,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方法和步骤,往往会浪费实验原料。通过使用课件反复展示其过程,减少材料的浪费,节约了实验资源。1.2促进教学优化多媒体教学能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视讯等不同媒体信息,安排在不同的介面上并进行组合及流通,并可在计算机上存取、转换、编辑及同步化等,达到计算机和使用者双向交互对话。并提供多样化的操作环境,具有色彩夺目,动作生动及声效逼真的效果。能将特定的声音和某一特定的活动图像组合起来,可迅速播放某一片断,也可以按需要对某一片断进行重播和反复播放,直到学会为止,这就是多媒体教学。综合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可以产生、制造生动活泼的效果,空间可以放大或缩小,如细胞的构造,DNA的分子结构;时间上可以拉长或缩短,如花朵的开放,细胞核的分裂演示等等,既可瞬间即逝,也可定格停留。可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直观化,可以进行模拟仿真。颜色变化可多样化,更有立体感和速度感,更具有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利用可以克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化静为动,信息量大,图像生动,音响逼真,在理论教学中,可根据内容特点,合理选用,互相配合。如形态部分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这部分内容,因草履虫的身体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清楚,在教学中配以模型,以课件演示其内部结构,就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部构造,形成深刻的印象。1.3帮助组织教学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一个“序”化工程。讲课伊始使用媒体可以引人入胜;中间穿插媒体能波澜起伏;结尾运用媒体可达到余音不绝的效果。如在讲“水分散失”一节可以这样来组织教学:课的开始,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导入,可巧设导语,暴露关键,给学生播下悬念的种子。教学中先用放像机放一段电视剧《少年特工》里小队员在山顶用塑料袋在树枝上取水的片断,配以导语来问:为什么带叶的树枝会有这种“吐水”现象?一下子学生的思维发条被拧紧了。课的中间可按学生认识的主线和课堂教学顺序加进“枝叶在白天的蒸腾作用”演示实验,同时教师可把自己“讲、做、写、画”的基本功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可接受的立体交叉的信息网,用他们多种感官接受来自各种渠道的外界刺激,强化了记忆。这里需要注意:“讲”要讲清,不能讲穿了;“做”要让学生可见又可信;“写”和“画”要精练美观。课的结尾用投影仪将“蒸腾作用”过程及意义打在银屏上,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留下一个美妙的回忆。1.4增进师生感情古语曰:“信其道方能亲其师。”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输入让一些抽象的理论变得可接受,易相信,从而增加了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可信度。无形之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他们之间的感情。1.5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研究表明: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愈浓厚,其注意力愈容易高度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思维敏捷,想象丰富。现代化的多媒体综合应用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新的时尚,以其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而且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时,针对学生掌握其内部显微结构有一定困难,即不容易观察又不便讲解的情况,可采用显微画面投影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先用显微投影仪将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显微结构投放在银幕上,然后边讲解边板书。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构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很快就掌握了导管和筛管、木质部与韧皮部、木纤维与韧皮纤维、春材与秋材等概念的区别。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整体的功能,记忆效率也就提高了。1.6突出重点和难点紧紧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当讲到重点、难点时,若配以多媒体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讲“种子的萌发、休眠和寿命”一节时,要认识到:种子萌发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可安排“种子萌发条件实验”让学生增加一下感性认识。方法是:提前一个星期让学生按课本图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在讲课时将对比实验带到讲台上,让学生亲自上讲台看一看,哪些种子萌发?哪些种子没有萌发?同时打出种子萌发情况的投影片,以弥补有的学生没有看到实验结果的不足。通过实验与投影这些媒体使学生看到感性材料的表象,最终得出正确的理性结论。这样,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使本节的重点内容突出,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另外,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课堂中可安排一个“小实验”,请学生分别咀嚼萌发和未萌发的绿豆种子,待他们亲自品尝到两者确有不同时,然后及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边板书边推理,推出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通过视觉、味觉、听觉和思维感官功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散了知识难点,化难为易,体现了主体参与教学的原则,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1.7调控教学进程画面、录像、投影等教学媒体中的变换、切入、特写、定格、递次显示等技术能调节授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放慢速度,或重复讲解,或增删内容。使教学中该强化的内容得到了强化,该淡化的得到了及时的淡化,缩短了信息传递的距离,有效地调控了教学进程。如在讲“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形成”一节时,我采用“减数分裂活动演示器”将减数分裂的每一分裂时期做一定格处理,让学生看清每一时期染色体及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及DNA的变化,然后用投影仪打出其量变过程的函数图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序化的知识链,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效率。1.8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语言听觉器官,二是语言视觉器官。课堂教学时只有保证这两条渠道的畅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单靠一种听觉或视觉渠道,势必影响和削弱这种效果。只有各种媒体的使用才可增加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也就突出了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特别是做一些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时,往往有的实验“做”而不“灵”;也有的“灵”而不“显”。这就需要我们合理配置电教媒体,发挥其优势,以弥补实验的不足。如讲“血液”一节时,在演示实验中观察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的分层情况时,需要较长时间(一般几小时)才能出现结果,即使出现结果,也往往不明显。为了配合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在进行完一番实验操作后,可用放像机将最后的结果和现象放给学生看。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结果也非常明显。学生一看便认出:哪一层是血桨?哪一层是血细胞?各部分的比例大约是多少?同时,放大的图像也便于教师的讲解。真是“千言万言讲不清,一用媒体就分明”。综上所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当今的教学体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因为它的魅力在于:方便教师“教”,也帮助了学生的“学”。真可谓是价值连城.2.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2.1丰富多彩的媒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学生在欢笑和兴奋之后则略显得在知识点的把握上深度不够。比如”有丝分裂”课件能形象反应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它比用语言和版图来讲解有丝分裂直观的多;用“蛋白质合成”课件,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RNA如何在细胞核中转录,然后从核孔中出来,进入核糖体,转运RNA如何将氨基酸运到核糖体连接成多肽。这就是多媒体的优点,但是,教学中我还发现如果仅用课件,学生只会浅表的知道“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而不理解“有丝分裂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蛋白质合成过程是什么”而不知道“这样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与DNA控制性状的相关性”。当学生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时,书本知识则很难变成自己的知识,不培养时常思考“为什么”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位好教师,也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多媒体再好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法。2.2多媒体课件只能用于知识难点突破,滥用学生会感到厌倦。我曾经认为用多媒体上课,能增大课堂容量,直观形象灵活;表现手法多样性,重现信息方便;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节约时间,减少板书,开始一段时间,学生也很感兴趣,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不再喜欢格式化的课堂,认为不如老师随意捡来的例子更有趣,不如老师的板书有个性。一整堂课的多媒体,学生更容易感到疲倦。事实证明,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多媒体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不能取代和减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总之,正确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而媒体则只能起辅助作用。一堂课是否使用多媒体,还是使用哪种多媒体,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如在介绍知识成果、动、植物资源、环境保护等等方面的内容时,录像片、POWERPOINT课件就能很好地完成。在细胞显微结构、生物体结构与生理功能、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根的“离子交换吸附”等,使用flash课件来突破重难点更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