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论创新型中学语文教师素质2008-09-0409:38摘要:教育创新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而教育创新的关键是要成功培养创新人才。这就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本文准备回答什么是创新型教师和创新型教师的一般特征,阐述创新型中学语文教师素质培养的两大方面:一、创新个性培养;二、创新行为培养,通过这些旨在说明只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才能实现教育创新的目标。关键词:创新型中学语文教师素质个性培养行为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江泽民同志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指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1]由此可见,我们培养的目标是面向21世纪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相应的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教师,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2]我个人认为,创新型教师是相对于传统教师而言的。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勇于打破陈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做创新型中学语文教师。然而,传统教育模式对中国现行中学教育的影响依然很严重。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惟书至上。体现在中学教育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填鸭式”“满堂灌”现象十分普遍,致使学生读死书或死读书,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能力。第二,注重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这种只重视考试的旧教育模式,促使学生一味追求分数,惟分数是图,也就培养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才”。教师也围着考试转,凡不考试的科目,草草敷衍了事,把应付考试,求得高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许多学校为了应付考试,盲目扩大考试科目在教学中的比重,促使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几门考试科目上,致使学生苦于应试,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这种把分数作为检测教学水平的唯一方式和最高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的、自由地、有鲜明个性的发展,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思想,销蚀了学生追求创新的热情,进而也泯灭了学生的个性。第三,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然而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不可能需要人人都按一个模式去思维,去做同样的事,要的是具有开创精神和创造力的新时代人才。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的百年大记。这就要求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具有高素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性学习,以便造就一大批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同时,也顺应了党的教育方针,符合培养学生成为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总方向。一、创新型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一般特征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创新的特征和内在规律,我将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创新型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一般特征作一总结概括和初步分析。(一)具有创新型教育思想既然创新型的人才需要通过创新教育来实现。那么,要实行创新教育,我们就应摈除旧观念,树立创新型教育观念。何谓教育观念?简而言之,“教师的教育观念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对象、对学生主体以及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3]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确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1.注重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创造能力来自于创新型思维,培养创新型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激活学生的各种思维,以便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著名创造雪茄的茄吉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型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4]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它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具有大胆创新、不受已有知识和传统世俗思想局限和束缚的特点,很可能取得创新成果,发散思维是多向思维,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诸如横向、纵向、分向、逆向等,如在学习巴金《灯》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分析本文的构思:由眼前到过去;有山那边到古希腊;由自己到他人……细想倘若作者的思绪不是多方向的运动,是不会把具有特殊意义的“灯”来寄托作者的思绪。于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仿本文的构思写题为《伞》的抒情散文:由现在想到过去,由自己想到母亲,由晴空万里想到阴雨绵绵,想到父母的亲情,想到朋友的友情,想到人与人之间关爱。于是学生会让思绪不受传统世俗思想的束缚,在无限的空间当中自由地遨游。2.注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关爱为本,友情至上”的基础上,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新型的合作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要做指导者、合作者以及楷模。要与学生做好学习的合作者,共同探讨、共同挖掘,成为学生共同的学习者,在适当的时候,还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做学生创新学习的楷模,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3.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传统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对教师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教师只是计划实施者和知识传播者,而创新教育倡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不满足书本上现成的答案,鼓励学生在学习上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视点的分析,让学生对各种问题和疑问进行深入思考、广泛讨论。如《听潮》一课,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以下一系列问题:“文中怎样交代听潮的时间和地点?这样交代对描写潮音及作者感受有什么作用?作者是怎样描绘海潮来时的情景?是从哪些角度调动了哪些艺术手法进行渲染?创造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歌颂了大海怎样的性格?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多方挖掘,反复辨析,让学生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自主考虑问题,在浅移默化中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创新,即实施创新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由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1能够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受到小小的教室的局限,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比如教学杜甫诗《春夜喜雨》,可以在春雨绵绵的时候来教,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诗中的情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的。在这方面,华北的李凤平老师作了成功的尝试,如他在教《明湖居听书》这篇文章时,他描绘了众星捧月图,突出了白妞的高超的演唱技巧;他在教《屈原列传》时,他描绘了翠竹图,象征屈原的高洁品质……2.能够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其思维如放飞的风筝,而牵动的引线则是问题,要想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做到能牵动学生的思维。风筝飞得高,须借助风力,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所须的风力即“问题情境”。例如:教学《海燕》一课,先出示海燕搏击长空的图画,然后启发谈话:“在苍茫的大海上,在电闪雷鸣中,一个黑色的精灵在高傲的飞翔,它在呼唤着什么?渴望着什么?让我们到课文中去一睹它的雄姿吧!”接着,在激昂雄壮的乐曲伴奏下,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生动逼真的画面,娓娓动听的朗读,将学生带入情趣昂然的境界,在这种情境的感染下,学生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当中。3.教学中将“读”与“创”完美统一语文的创造力绝非是一种知识特征,绝不是对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摄取、改组和运用,而是与积累、涵咏、顿悟,相伴而生的的一种强烈地发现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不懈追求的心理取向、超越意识和精神品格。其根本突破口是“读与创”的完美统一,语文教师只有在教会学生“读”与“写”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的认识、教育、陶冶、娱乐等功能,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使学生实现语言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才会有所创造。如有一位教师在教授方纪的《挥手之间》一课时,就切切实实地受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感染,使师生共同走进相互启发、顿悟创造的境界:单就对课题的理解来看,学生的思维就极有新意。学生说:“标题既显示了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又展示了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更是昭示了一种胆略和信心。”教师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本文记述于1945年8月28日延安军民送别毛泽东同志赴重庆谈判的场面,表现的是我国历史转折关头,人民领袖与人民群众唇齿相依、血脉相融、心灵相通的关系。”教师再问:“这种场景、这种关系、这种信心是通过什么来集中揭示的?”学生回答:“通过人民与领袖的关系来集中揭示,人民是:静静地立着→像疾风卷过水面→拼命地挥手;领袖是:一步一步走近→一步一步踏上→停住,回转身→注视(安慰、鼓励)→举起手来(很慢、很慢、一点一点)→用力一挥→停在空中,一动不动。”对此,教师被学生的回答所折服的同时,趁热打铁、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学生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顺势启发学生:文章是一个语言、思想系统,因此,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运用语言,体验、获得思想的过程。由此,引发学生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行赏读、理解和感悟课文。师生之间的交流时时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充满创新的活力。(三)在教育中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己1.加强交流,不断充实和完善知识结构,加速知识创新。创新型语文教师不应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而应不断地自我“充电”,在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补充相关的交叉科学、边缘科学的知识等,力求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还应善于吸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教学经验,竭尽全力地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边教边学,来充实自己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促进知识创新。2.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开拓精神和进取意识,要善于收集和整理别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继承的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和吸收现代教学理论中的新思想,新方法。努力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并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性格趋向以及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机智的进行创新教学。3.有现代意识,关注时代变化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的新经济形态。在一个错综复杂,极具挑战性的世界里,创造力是未来国际竞争里的要求,未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创造能力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更多地关注时代变化,具备敏锐的现代意识,通过教育手段来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更多地关注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和突飞猛进的科技,使自己走在时代的前列,并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当今社会的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二、创新型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培养根据创新型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结合我过现阶段的教育国情,中学语文教育现状以及体现出的一些弊端。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应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切实有效地提高。(一)创新型中学语文教师个性的培养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主要表现在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精神,并要有真挚的教育情感,把教育当作自己的生命。还应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我调空能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并能够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爱护、接纳、尊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