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压边成型案例第一步:分析了解案例1.压边圈结构压边圈零件的结构如图所示。本案例将上,下压边圈定义为刚性体,不考虑拉延筋的影响。由于压边圈关于X-Y坐标对称,故仅取板料和压边圈的二分之一模型,以提高计算求解的速率。2.成型模拟所需基本数据模拟类型:用户定义单位制式:毫米吨秒牛顿材料:36#(CQ各向异性弹塑性材料)各项异性指数R=2.23应力——应变曲线文件str1.cur厚度1mm沿板料中心线施加对称边界约束上压边圈:刚性壳单元材料静摩擦系数0.11动摩擦系数0.11闭和速度2000mm/s下压边圈:刚性壳单元材料静摩擦系数0.11动摩擦系数0.11仿真过程中下压边圈固定不动,板料至于下压边圈上方。上压边圈以一定速度向下移动,并在与下压边圈相距一个板料厚度时停止。分析如上图所示一压边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第二步:软件操作流程说明一、导入CAD数据:1、单击(新建)按钮,单击“文件”菜单下的“导入”命令按钮,单击“文件类型”如图所示处,在弹出下拉菜单中选择导入数据类型为“LINEDATA(*.lin)”,点选“BINDER.LIN”,单击“导入”按钮导入模型数据,如下图所示,单击(保存)按钮,完成模型导入。2、单击“工具”菜单下的“分析设置”命令按钮,在弹出的分析设置对话框中设置“接触间隙”为1mm,拉延类型为“Userdefine”,用户定义,如右图所示。二、单元划分1、划分板料单元(1)、单击(关闭零件层)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仅留下曲线零件层,单击右下角的“当前零件层”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点选“BLANK”零件层为当前零件层,如右图所示。(2)、单击“工具”菜单下的“毛坯生成器”命令按钮,在在弹出的单元对话框中单击“边界线”按钮,点选曲线中的矩形坯料曲线,在弹出的单元划分对话框中输入尺寸6,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所示。(3)、保存文件2、划分下压边圈单元(1)、单击(关闭零件层)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仅留下压边曲线零件层,单击右下角的“当前零件层”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点选“LWRING”零件层为当前零件层,如右图所示。(2)、单击“前处理”菜单下的“单元”命令按钮,在弹出的单元菜单下单击(用四条线他建网格)按钮,单击“线”按钮,鼠标点选如图所示的part1,四周边线,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如图所示的单元数,按上面的操作继续完完成余下的两个区域的单元划分。(3)、单击“前处理”菜单下的“线\点”命令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线工具按钮,在弹出窗口中勾选“点”选项,如图所示点选两点生成一直线,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曲线建立,按上面步骤完成另一边的曲线。(4)、参照第2步,按如下图设置划分网格。(5)、单击“前处理”菜单下的“模型检查”命令按钮,在弹出菜单中单击(显示边界)命令按钮,如图显示,单击按钮清除边界线显示。(6)、单击“前处理”菜单下的“网格修补”命令按钮,在弹出菜单中单击(合并节点)按钮,按默认值确定最小合并间隙,单击“确定”,弹出的菜单中单击“模型中所有节点”,单击“确定”完成单元合并,如图所示。(7)、单击“前处理”菜单下的“节点”命令按钮,在弹出菜单中单击按钮,单击“所有自由节点”选项,完成节点删除。3、偏移生成上压边圈单元(1)、创建上压边圈,单击“零件层”菜单下的“创建”命令按钮。在弹出菜单中的名称处输入上压边圈的名字“UPWRING”。(2)、单击“前处理”菜单下的“单元”命令按钮,在在弹出的单元对话框中单击(单元复制)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操作,完成上压边圈单元。(3)、保存文件(至此完成各零件的单元划分设定)三、分析参数设定1、定义模具工作零件(1)、单击“工具”菜单下的“定义工具”命令按钮,弹出工具定义对话框,勾选“用户定义工具”新建两自定义工具,并参照操作顺序完成“UPWRING”“LWRING”的模具零件定义。(2)、单击“工具”菜单下的“定义毛坯”命令按钮,弹出定义毛坯对话框,单击“添加”按钮,添加入“BLANK”定义板料,单击“材料”按钮旁边的“None”按钮,在弹出菜单中单击“材料库”命令按钮,选择36号各向异性材料的“CQ”轻等级材料作为板料材料,单击“确定”,完成板料的材料定义,再单击“属性”按钮旁边的“None”命令按钮,弹出板料属性对话框,在名称下面的单元类型设置中设置单元类型为“BT”单元,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板料厚度为1.0mm,如图所示,单击“确定”完成板料的定义。(3)、模具工件零件自动定位,单击“工具”菜单下的“定义工具”下的“自动定位”命令按钮,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在主工具栏里设置BLANK为固定的主工具,在从动工具中拉选UPWRING、LWRING,注意检查下的接触间隙是否为0.6,单击“应用”按钮,完成模具的自动定位。2、间距测量单击“工具”菜单下的“定义工具”下的“最小距离”命令按钮,弹出工具间最小位移对话框,测量“UPWRING”和“LWRING”之间的距离为71.111(Z向),即上压边圈向下的行程为71.111-1.1=70.011。3、定义模具零件运动参数定义接触界面(1)单击“工具”菜单下的“定义工具”命令按钮,弹出工具定义对话框,如前面图示中指出,单击“定义接触”按钮,设置“静磨擦系数”为:0.11,其它为默认数值。(2)重复上述步骤定义另外所有模具零件的接触面及参数,在完成这些地操作后不要关闭“工具定义”对话框。定义模具零件运动曲线(1)、选取“UPWRING”凸模零件,单击“定义载荷曲线”命令按钮,单击“自动光顺”命令按钮,弹出如图对话框,按图示设置运动曲线参数。(2)、保存文件4、对称设置(1)、单击“前处理”菜单下的“边界条件”命令按钮,单击“单点约束选项”,在弹出对话框中的类型下拉菜单中设置为:Y-Zsymmetric约束,单击“创建”按钮,用框选方式框选如图所示边点,完成镜象设置。(注:因模具单元为刚体单元,所以可以不必设置模具镜象对称设置)四、分析单击“分析”菜单下的“分析”按钮,单击分析类型下的“FullRunDyna”,勾选“自适应网格”选项,单击“确定”按钮,提交到LS—DYNA进行分析,如图所示。五、后处理1、单击“后处理”命令按钮进入后处理界面,单击“FILL”下的“OPEN”按钮,打开“d3plot”文件。2、单击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仅留下“BLANK”零件层,单击“Exit”按钮退出层操作菜单。3、单击按钮,查看成型极限图,单击按钮,查看厚度分布图,单击按钮,查看应力应变分布图,单击按钮,查看成型过程,单击按钮,查看矢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