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2017年8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前言2014年12月,教育部全面启动对2004年开始施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钋,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成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更新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推进了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有效促进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高中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面对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现行普通高中课程还有某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国家教育改革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需要与时倶进,改革必须不断深化。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修订,正是推动课程与时倶进、深化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一、本次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1、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普通高中课程修订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党的教育方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具体化,落实体现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突出学科育人本质,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引导教师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的发展,把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课程设计与实施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重视在学科教育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革命传统、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以及海洋权益等方面的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3、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与科技、社会发展相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高度关注内容的时代性与科学性。课程内2容不但力求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还应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努力反映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高度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4、坚持问题导向现行课程面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形势、新要求,有不少需要破解的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坚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的原则,钋对各学段课程之间统整不足、各项改革之间协同性不强、课程实施的保障条件不配套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调整了课程结构和内容,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评价考试、高校招生、教师配备、资源条件和经费保障等相关改革的配套。在标准中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充实学业质量标准等,对教学实施、评价考试提出具体建议。强化各学段纵向有效衔接和相关学科横向协调配合。增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力求标准“管用”“好用”。5、坚持科学论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研制、修订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科学性极强的工作。教育部组织了一支政治可靠,既有较高专业水准,又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专家队伍,兢兢业业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修订工作中重视听取不同领域人员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意见征求和调研论证。坚持遇到重大问题,向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咨询,注重听取一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高中教育的教师和教研人员的意见,开展大规模测试论证及多轮内部审查。对通过各种形式征求到的意见认真研究,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确保修订质量。2012—2014年,教育部组织了对国内和国际高中教育的专题调研,深入总结分析了高中课程改革十年来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了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和主流趋势,重点研究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与性质、普通高中课程的任务与结构以及实施课程的保障措施等问题,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经过全体专家两年多的努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全部完成。二、本次修订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1、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依据调研情况,结合国内外经验,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定位是: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次课程方案修订,还进一步完善了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明确了必修、选修I、选修n三类课程的功能定位,减少了必修学分,合理确定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同时对相关配套政策提出了明确建议。2、凝练学科核心素养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贡献,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课程内容,制定内容标准,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3、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各学科以核心素养为纲,整合具体的教育内容,并进行水平划分,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该标准不仅在引导教师把握人才培养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水平中发挥作用,而且要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过程性学业评价、指导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和高考命题中发挥作用。4、优化内容结构,促进高中教育与高考改革对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应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互对接,相互促进。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必修是各地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依据,选修I是高考和各地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主要依据,选修n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可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体现。这样的结构安排,既坚持了高中教育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也较好地实现了教考对接协调,方便教、方便学、方便考。5、吸收新成果,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时俱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坚持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课程内容中充分呈现。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课程之中,努力呈现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新成就。同时,吸收了课程标准研究领域的新思想,以及十余年来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6、增强可操作性,力争“管用”“好用”本着为教学服务、为评价考试服务、为编写教材服务的原则,突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学实施、评价考试、教材编写的指导。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文本通俗易懂,逻辑性更清晰,一致性更强,每一个模块由“内容标准”“教学提示”“学业要求”组成,增加教学、评价案例,同时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细化评价目标,凸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深化高中课程改革重要的一环,新课程标准将对改革的深化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的关键是教育教学实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质量也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可以预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在过去十余年改革的基础上,在丰富而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推动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共创中国高中教育的新辉煌。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1(一)课程性质/1(二)基本理念/2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3(一)学科核心素养/3(二)课程目标/4三、课程结构6(一)设计依据/6(二)结构/7(三)学分与选课/8四、课程内容9(一)必修课程/9中外历史纲要/9(二)选修I课程/17模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7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20模块3文化交流与传播/23(三)选修n课程/26模块1史学入门/26模块2史料研读/29五、学业质量标准32(一)学业质量标准及说明/32(二)学业质量水平/32六、实施建议35(一)教学与评价建议/35(二)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45(三)教材编写建议/49(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52附录A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55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57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历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探寻历史真相,体悟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地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二)基本理念1、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钋,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国家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形成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历史素养和国家历史认同,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是历史课程所坚持的价值追求。2、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3、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在结构设计上,要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在内容选择上,要注重展现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历史发展大势,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在课程实施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