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第二实验小学教科研工作要求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将以“构建常态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遵循“学习-实践-反思-写作”这科研原则,以“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课堂教学精彩引领”为着力点,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自主合作的教科研队伍,不断汲取科研技术,为学校教科研多出成果。二、具体思路:(一)重点工作:课题研究1.突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①明确研究方向。新的学期,人人都要围绕“构建常态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参与一个本学科的课题。没有课题的老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确立个人研究课题或者到原有的课题组申领子课题,制订出可行的研究方案。已经结题的证书和现有的立项课题申报书必须在9月10日前交一份复印件给教科室马主任存档,以备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马主任、周主任对课题研究工作要加强引导,注重实效。②抓好过程管理。开学初,教科室要召开各课题成员研究会,组织学习并修订研究方案,讨论阶段性研究计划,以及相关的子课题,要求计划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能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研究,避免课题研究就是一人闭门造车,核心组成员自己都不知道参与的是什么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担当什么角色,以为课题研究就是主持人造个申报书,等到结题时证书上挂个名就行的走过场。对于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阶段性总结,教科室将加强指导和督促,听取意见,协助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③适时专业指导。教学过程中,将根据需要,请专家、领导给予课题的实施与研究的专业指导,使课题研究有序、正规进行,起到教研兴教的作用。④完善考核机制。平时工作,有布置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记录。期末,教科室将根据平时业务学习笔记内容、校园网上传资料是否按时、参加听评课与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出勤、上交所出试卷、辅导学生、论文发表等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对照教科研考核条例对每位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进行认真考核、正确评价,使得绩效考核中的教科研得分,加分有理,扣分有据,做多做少不一样,做好做坏不一样。2.课题研究的“四结合”。深入开展学科课题研究,重视在实践中的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力争做好课题研究的“四结合”,突出教科研的实效性。(1)课题研究与研讨课结合。教学研讨活动,不再只是上一节公开课,而是带着研究目的,重点研讨任务,进行教学。如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我们读前指导课,重点是激发阅读兴趣。研讨课时,教者要围绕“趣”做文章,听者不再只是记录上课流程,而要围绕“趣”进行课堂观察、统计、分析、思考,这样研讨时才能真正参与讨论,思维碰撞,智慧闪光,使得研讨见成效,而不是耗时间。(2)课题研究与教学活动结合。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本学期,我们将组织更丰富的教学活动,我们会围绕课题,分年龄档次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比如按年龄分段的“红烛杯”“而立杯”“青年杯”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不分年龄的课件制作、论文、案例评比等,教科室会作更细致的安排。(3)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的结合。教师做课题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而非成长为专业的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增强自主研究意识,教后围绕课题与课堂,自觉写反思,而不是把这项工作当负担。总结点滴成功经验,吸取教训,自觉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常态课教学效率。本学期,继续实行推门听课,从开学第一节课起,我们中层以上领导就随机听课,听后量化积分。也欢迎各位老师随时走进领导的课堂,给我们打分,共同切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路径。每周汇总反馈被听课的均分,并请周秀兰主任在每周的集中点评时记录。(希望上午的第一二节课,不要出现逐题讲练习册的所谓练习课。)(4)教科研与理论探究的结合。“教,然后知困。”教学中遇到困难,有时我们自身能量不够,就得利用书本、媒体学习,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相结合,在学习中提升,在反思中学习,不断完善更新理论。(二)常规工作:教育教研1.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本学期,教育科研学习继续采取集体学习与自学集合的方法。每周由周秀兰主任上传学习内容到校园网,供大家学习摘记到业务学习笔记。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学习安排,撰写心得体会,随时备查。自学遵循“三个一”的要求。即:⑴给每个教研组发放教育杂志,要求每位教师互相传阅,每月至少阅读一本。⑵读一本教育专著《有效教学方法论》⑶结合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专业论文(案例)。2.树立“小科研、大价值”的科研意识。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使教科研成为一种工作的常态。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要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分析问题,在积累中解决问题。尤其是,要树立“小科研、大价值”的科研意识,人人参与,通过学习、尝试,切实提高教师教科研参与率与研究水平,以求在小课题的研究中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教科室要建立健全教科研章程制度,认真做好教育科研的调查、分析、前测工作。规范有序管理科研进展情况,适时调控把握方向。3.加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创造机会,让骨干教师走出去,观摩名师课堂,聆听大师讲座,提高自身的教科研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加强校本研训,教、研、训一体化。进一步形成学校上下多层次、全方位教科研网络体系,实施多元培训。本学期我们继续采用“幻灯片+注解式”电子备课模式,倡导备课位置前移,不同的年级设置适合学生实际、方便老师检查的预习作业,每节课结束前,设计适量的可检测当堂学习效果的针对性练习,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5.重视教师科研论文的撰写及评选工作。继续做好教师各类科研文章的阅读、指导、修改工作,加强向外推出的力度,争取论文发表和获奖率超过上学期。6.做好教师传帮带工作。继续实施“师徒结对”,组织新毕业教师与同轨的骨干教师结对,在教师节举行拜师仪式,师徒共用一本听课笔记,学校定期不定期检查,绩效实行捆绑考核,同奖同罚。7.重视成果积累。一方面要重视课题活动资料,如课堂实录、优秀课件、教学设计、优质课录像、活动记载等原始资料的积累,为客观评价课题成效积累真实材料;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教改经验,积极撰写课题实验报告,集结成册,提高成果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