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人口分布与迁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17人口的分布和移动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人口密度表示,单位:人/平方千米。2006年:全国人口的平均密度约为:135人/平方千米(世界平均约为:43人/平方千米)上海:2930人/平方千米(2008年)人口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1950年32.251.87.37.98.01.32004年88.171.729.321.120.53.7一、世界人口分布1、各大洲人口分布情况找出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洲,增长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原因是什么?阅读课本P15中的表格“世界各洲人口密度”: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11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一半以上13.2亿10.3亿>3亿2.35亿1.84亿1.5亿1.44亿孟加拉1.39亿尼日尼亚1.33亿日本1.27亿墨西哥1.05亿阅读课本P16“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试分析人口稠密的原因。2、世界人口稠密地区欧洲西部180人南亚约300人亚洲东部>250人北美洲东部30~100人读图思考:在图上找出世界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在100人以上的地区和不足1人的地区。并分析世界人口分布有何趋势。四大稠密区的土地面积合计占陆地总面积的1/7,而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2/3。读P.16《世界人口分布图》稠密区气候海陆位置地形开发历史经济水平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亚热带、温带季风温带气候温带气候热带季风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大西洋东岸大西洋西岸平原丘陵平原高原平原平原丘陵悠久悠久悠久短欠发达为主。传统水田农业生产地域;世界主要工业地带。欠发达。传统水田农业生产地域工商业和交通发达。工业集中地区。世界生产力水平最高地区。练习册:三/1/⑴读图思考:在图上找出世界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1人的地区,填写练习册P6表格(2)。并说出人口分布特点。西伯利亚加拿大亚马孙河大自流盆地3、世界人口稀少地区撒哈拉沙漠青藏高原稀疏区国家或地区自然条件①②③④⑤⑥亚寒带。气候寒冷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热带沙漠、大陆内陆。气候干旱高原、高山。气候寒冷读P.16《世界人口分布图》练习册:三/1/⑵西伯利亚加拿大亚马孙平原撒哈拉沙漠大自流盆地青藏高原等(阿拉斯加等高纬地区)(刚果河等)(我国西北、西亚、中亚等)4、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有三种趋势:向平原集中向沿海集中向城市集中为什么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地形地势水资源、海陆位置气候生产力水平开发历史交通二、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原密集;山区稀少。②气侯---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和半湿润人口密集;过冷过热过干过湿人口稀少。③水资源---沿河沿湖沿海及绿洲密集;干旱地区稀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城市,沿海)人口密集。历史因素:人口增长有惯性,开发早的地区,长期的繁衍,人口密集。如渭河平原、四川盆地。•思考:1、人口地理分界线2、分布特点3、原因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藏北高原为无人区)三、我国人口分布1、人口地理分界线2、分布特点——极不平衡黑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东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1、地势低平,多平原;2、沿海,季风气候区,暖湿3、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西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1、多高山、高原,地势高;2、内陆,气候干旱或高寒。3、经济落后,交通条件差;1、劳务迁移菲佣:基本大学毕业,英语流利民工潮四、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表现:(有长期和短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发达国家转移探讨农民工进城务工对流入地、流出地的影响。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积极意义(1)激发和提高移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能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满足沿海地区和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消费市场。(3)改善迁入地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老龄化问题。(4)提高素质,带回资金,办厂开店,促进迁出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负面影响(1)使迁出地人口和劳动力过疏化、高龄化以及文化素质弱化,影响社会经济发展。(2)不利于西部开发和贫困地区迅速脱贫。(3)不利于实行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4)对流入地的交通、环境以及社会治安造成压力,加重“城市病”。荒漠化与移民(生态移民)2、难民迁移原因:由于战争或自然灾害等迫使人口向安全地域的迁移。大批阿富汗难民涌入巴基斯坦非洲难民3、智力迁移国内智力迁移——“孔雀东南飞”(“头脑外流”,“人才迁移”)讨论智力迁移给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正负影响。人才匮乏,差距拉大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生活水平的差异移民安置(外迁安置)其他形式迁移全国对口支援三峡移民图移出最多的国家:中国、墨西哥、印度、和菲律宾移入最多的国家和地区:美国、德国、加拿大和西欧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美洲大洋洲(新大陆的发现和产业革命)4、世界移民状况欧洲目前: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5、我国移民状况流动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组织国内移民,支援内地和边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1、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2、从农村流向城市;3、内陆地区流向沿海地区五、人口容量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2、影响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因素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越多,能够供养的人数也越多。其中:水资源影响最明显☆科技发展水平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人类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并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思考:在清朝康乾时期的中国能否养活现在的13亿的人口?不能。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比现在低得多,现在开采和利用的许多资源在当时是不可能发现和利用的,环境人口容量比现在低☆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一个地区越开放,对外交往越频繁,贸易越发展,人口容量就越大。☆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什么样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环境人口容量。通常而言,消费水平和人口容量呈负相关。3、重要意义:它可以用来警示人们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要量力而行,重视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1、为什么我国解放前测算的人口容量比当前的测算值要小?2、美国与我国的面积相近,经济也更发达,为什么美国的人口容量反而比中国小?3、为什么我国西部2/3的土地的人口容量反而比东部小?思考: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乐观者认为地球能够养活500亿人口,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不应超过10亿,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因为目前的科技发展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的许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三种估计无所谓正确或错误,之所以会有多种估计结果是因为,他们各自在估计时确定的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悲观者的估计要求我们不能否认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会对资源和环境带来持久的压力。乐观者的估计则要求我们相信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来协调人地关系。谈谈对三种观点的看法?根据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估计,应控制在16亿左右。目前(13亿)还没达到这个规模,但这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现有的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到位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况且我国如今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已经相当突出: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平均的1/3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4,出现过度开采地下水的情况。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26.读下列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更严重;分析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有: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的增加。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制度等(2分)增强社会的活力外来流动人口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的经济秩序会造成一些压力;对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一些新问题等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及赡养照顾众多孤寡老人等(2分)学生自查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稀疏区及原因世界人口分布趋势阐明某人口稠密区或稀疏区的形成原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及两侧分布特征、原因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与影响因素人口容量涵义、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差异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稠密区热量带海陆位置地形开发历史经济水平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亚热带、温带季风温带气候温带气候热带季风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大西洋东岸大西洋西岸平原丘陵平原高原平原平原丘陵悠久悠久悠久短欠发达为主。传统水田农业生产地域;世界主要工业地带。欠发达。传统水田农业生产地域工商业和交通发达。工业集中地区。世界生产力水平最高地区。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稀疏区及原因稀疏区国家或地区自然条件①②③④⑤⑥亚寒带。气候寒冷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热带沙漠、大陆内陆。气候干旱高原、高山。气候寒冷西伯利亚加拿大亚马孙平原撒哈拉沙漠大自流盆地青藏高原等(阿拉斯加等高纬地区)(刚果河等)(我国西北、西亚、中亚等)世界人口分布趋势主要有三种趋势:向平原集中向沿海集中向城市集中阐明某人口稠密区或稀疏区的形成原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原密集;山区稀少。②气侯---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和半湿润人口密集;过冷过热过干过湿人口稀少。③水资源---沿河沿湖沿海及绿洲密集;干旱地区稀少。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城市,沿海)人口密集。历史因素:人口增长有惯性,开发早的地区,长期的繁衍,人口密集。如渭河平原、四川盆地。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及两侧分布特征、原因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原因:1、地势低平,多平原;2、沿海,季风气候区,暖湿3、经济较发达,交通便利。原因:1、多高山、高原,地势高;2、内陆,气候干旱或高寒。3、经济落后,交通条件差。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与影响因素劳务迁移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难民迁移原因:由于战争或自然灾害等迫使人口向安全地域的迁移。智力迁移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生活水平的差异人口容量涵义、影响因素涵义: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影响因素: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因素(水资源影响最明显)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分析不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差异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1、为什么我国解放前测算的人口容量比当前的测算值要小?2、美国与我国的面积相近,经济也更发达,为什么美国的人口容量反而比中国小?3、为什么我国西部2/3的土地的人口容量反而比东部小?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