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学案地理(必修一)使用层次AB12.3大气环境1学习目标考纲要求:大气的受热过程1.了解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2.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3.掌握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4.能够用语言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能够初步应用热力原理解释气温变化与分布。情景导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高处不胜寒”又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当南方已是春暖花开时,我国北方还是冰雪覆盖春寒料峭是什么原因?学习任务(一)知识梳理(列出该部分提纲)(二)思考问题普通班:1.读图2-23描述随高度的变化气温的变化特点。2.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3.什么叫做大气逆辐射,其产生的结果是什么。4.读书中图2-25理解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5.说明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实验班1.画出气温的垂直分布图,说明成因。2.画图并说明“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的含义。(能量的传递过程)3.课本45页活动3题4.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5.从能量的传递过程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三)自我检测普通班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______和反射。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1)地面辐射:________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南中学案地理(必修一)使用层次AB2(2)大气辐射{部分射向和宇宙空间大气逆辐射使地面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地面辐射从低纬向高纬______。(2)下垫面因素:影响吸收和______的太阳辐射比例。(3)其他因素:其中__________的影响最大。实验班1.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的气温曲线是。(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2.读“大气的保温效应模式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辐射名称:ADEF(2)参与B作用的主要物质是、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光。(3)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通过(字母)实现的,其最强的时候出现在天气,最弱的时候出现在天气。(4)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是。在图示各项内容中,由于_____、_____(填写代表的英文字母)的存在,使大气具有“温室效应”(保温效应)。(5)据图说出三个可以降低地面气温,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重点提示与难点讲解1.大气保温作用可以归纳为: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大气逆辐射。2.受热过程南中学案地理(必修一)使用层次AB3由上图可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过程具体过程热量来源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3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3.大气的保温效应大气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很少,它主要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地面是大气主要的和直接的热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均能强烈地吸收长波辐射。近地面空气吸收了地面辐射以后,又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层层向上传递。地面辐射的方向是向上的,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和地面辐射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得到一定程度补偿,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拓展阅读1.知识应用(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含量较大时,大气保温作用较强。如下面两例:①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原理: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②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2)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洁净的地区,太阳辐射强,如青藏高原、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2.一些常见的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朗的白天低——云层具有反射作用,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云的夜晚气温比晴朗的夜晚高——大气逆辐射强,可以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大——白天晴朗,获得太阳辐射多,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损失大。南中学案地理(必修一)使用层次AB4交通信号中“红灯停”——红光的波长较长,难被散射,穿透力强,以红灯为停止的信号灯更为醒目。有经验的农民利用人造烟雾——在深秋、初冬为防止蔬菜、作物被霜冻冻坏,有经验的农民往往在晚上燃烧一些柴草,制造人造烟雾,它相当于在夜晚增强了云量,增大了大气逆辐射,从而达到保温作用。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呈红色——日落、日出前后,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辐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都被散射了,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透射下来。因此旭日忽然夕阳呈红色,投射到云朵上也使其被染成了红色,因此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均呈红色。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日出前和日落后天空明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树荫下、房间中无阳光处仍然明亮——散射作用。3.逆温正常情况下,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特殊的气象、地形等因素影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对流层温度变化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小于0.6℃或者大于0.6℃,如图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在②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稳定;在①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2).逆温现象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类型发生的条件出现的地区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最强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中纬度沿海地区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冷的空气抬挤上升盆地和谷地中夜间锋面逆温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温度差异显著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问题反馈:南中学案地理(必修一)使用层次A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