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Ⅰ第1页(共10页)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元行钦,幽州人。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参考译文】元行钦,幽州人。庄宗李存勖与梁军作战,战败而溃逃,被数百梁兵追上,被重重兵器包围。元行钦单马驰来,夺剑砍断敌军长矛两支,斩首一级,包围的梁兵退去。李存勖抱着行钦哭道:“富贵和你共享!”从此,元行钦在诸将中最受宠信。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行钦以.诏书招在礼。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曰:“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参考译文】赵在礼谋反。唐庄宗于是任命元行钦为邺都行营招抚使,率领二千兵马前去讨伐。元行钦用诏书劝降赵在礼。赵在礼登城对行钦道:“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意就奔逃回家,后悔哪里来得及呢?!倘若您在皇帝面前说说好话,我们怎敢不改过自新。”元行钦道:“天子将你们视为对国家有功之人,一定会赦免你们的小过错。”赵在礼拜了两次,把诏书给士兵们看。皇甫晖从一旁夺过诏书,将之撕毁,军士都吵闹不止。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从璟,明宗子也。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参考译文】元行钦久攻邺城不下,而庄宗想亲自帅兵前往,群臣都进谏阻止,于是唐庄宗只得派明宗李嗣源前去平叛。李嗣源驻扎在城西,而元行钦则驻军城南。不久,李嗣源兵变,与赵在礼汇合。元行钦听闻此事,率军撤退屯驻卫州,上奏皇帝李嗣源已经谋反。庄宗排遣李从璟快速赶到李嗣源处核实事情真伪。李从璟,李嗣源的儿子。到了卫州,当时明宗已经反叛,行钦于是拘禁从璟,将杀他。从璟请求回到京师,行钦于是同意了。不久,李嗣源率军南下,元行钦便返回京师。后来,元行钦又随唐庄宗前往汴州(今河南开封),行至荥泽时,闻听李嗣源已经到达黎阳(今河南浚县)。庄宗便欲派李从璟去召见劝降李嗣源,但元行钦认为不可,并将李从璟杀死。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庄宗谓行钦曰:“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行钦泣而对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高三语文Ⅰ第2页(共10页)【参考译文】这时,李嗣源进入汴州,唐庄宗不得前进。唐庄宗对元行钦道:“你跟随我这么久,荣华富贵险急患难共同经历,如今情势危急,你们默默无言,坐视成败。我到荥泽,要单枪匹马自己去求见李嗣源,你们各自陈说利害关系,如今让我到了这样的境地,你们怎么办呢?”元行钦哭着回答道:“臣原本只是一个卑贱之人,幸亏遇到陛下抚养,才坐到将相之位。如今危难之时,却不能报国,即使死了也无法推脱自己的责任。”于是和众将一百多人,都解开发髻,剪断头发,放在地上,发誓用死报主,君臣相拥痛哭。庄宗崩。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明宗见之,骂曰:“我儿何负于尔!”行钦瞋目直视曰:“先皇帝何负于尔!”乃斩于洛阳市。【参考译文】唐庄宗遇害。元行钦出逃,被村民捉拿,虢州刺史石潭打断元行钦的双脚,用囚车将他送到洛阳。李嗣源见到元行钦后,大骂道:“我儿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元行钦怒目直视道:“那先帝又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于是李嗣源将元行钦斩于洛阳闹市。呜呼!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参考译文】呜呼!死亡可贵的原因,是因为能为道义(而死)而不苟且偷生。在李嗣源发动兵变之时,诸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只有行钦把谋反的消息及时上报,至于断发自誓,他的节义实在值得嘉奖。等到唐庄宗驾崩后,他不能自我决断,反而逃跑来苟且偷生,最终被抓而被处死。他的言辞虽然慷慨不屈,但是他的死并不是他自愿的,哪里有什么可贵之处呢?(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节)6.下列“以”字的用法、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行钦以.诏书招在礼B.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C.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D.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1.B(动词,“认为”;其它三项是介词,“用”。)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1)小过必当赦宥.(宽容、饶恕)(2)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报告、使……闻)(3)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捉拿)【解析·苏州十中艾燕蕾老师撰文】均分2.1正确答案:“宥”,宽容、饶恕、宽宥、赦免“闻”,报告、上报、使……闻、使……知道“执”,捉拿、抓住、逮捕、俘获错误翻译:“宥”,保佑、免除、释放“闻”,听见、消息、被听到、使……出名高三语文Ⅰ第3页(共10页)“执”,执行、捆绑、挟持、擎拿教学建议:夯实基础,加强文言实词对译的准确性灵活运用,学会在语境中辨析和猜测词语意义严谨答题,避免写错别字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4分)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意就奔逃回家,后悔哪里来得及呢?(“经年离去”,离开多年1分;“奔归”,奔逃回家1分;“追悔何及”1分;句意通顺,1分。)【解析·苏大附中张富玉老师撰文】均分:2.03主要问题:1.“经年离去”部分同学翻译为“经过几年离去”。2.阅卷时我们发现错误较多的是“追悔何及”的语气把握不准,可以翻译为“后悔哪里来的急呢”“怎么来得及后悔呢”“哪里来的及后悔呢”(2)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2分)如今让我到了这样的境地,你们怎么办呢?(“俾”使、让,1分;“何如”怎么样,1分。)均分:0.8主要问题:主要是“俾”这个得分点漏掉或误译很严重。(3)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3分)死亡可贵的原因,是因为能为道义(而死)而不苟且偷生。(“以”,因为1分;“苟生”,苟且偷生1分;句意通顺1分。)均分:2.2主要问题:阅卷时明确“所以”翻译为“……的原因”,另外这个句子是一个表示原因的判断句。阅卷时还发现一些同学“以其义”翻译不够准确。9.欧阳修认为元行钦“乌足贵”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答:言词上对庄宗信誓旦旦“誓以死报”;行动上却贪生怕死,“出奔”而逃。(每点2分)【解析·苏大附中张富玉老师撰文】均分:1.8主要问题:1.很多同学不理解“乌足贵”是什么意思,因而错误的理解是在称赞元行钦。如答成“他宁愿选择被杀死言语上也不屈服”“他的死并非自己的志向”等。2.还有很多同学答非所为,答成元行钦的性格特点。如答成“爱国、谦卑、宁死不屈、忧国忧民、忠诚、深明大义、志杰高尚、处变不惊、有军事才能、不苟且偷生、知恩图报、赤胆忠心”3.这个答案包含两部分,一是庄宗活着的时候元行钦的表现,这一部分同学基本能回答出来,但第二部分的答案很多同学打错了。4.还有少数同学没有概括而是采用原文当中的语句来回答。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①高三语文Ⅰ第4页(共10页)秦观千里潇湘挼蓝②浦,兰桡③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④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注】①此词是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②一蓝:形容江水的清澈。③兰桡:兰舟。④妃: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相关链接】《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北宋秦观词作。这首词约写于宋哲宗绍圣三年,作者贬官郴州时,回忆昔日曾经潇湘的感受。词人从驻舟湘水之浦生发想像,把自己遭贬的愁苦与屈原、湘灵的不幸遭遇联系起来,感情凄苦而不卑弱。在艺术上写景如画,很好地传达了湘江之上的夜色,那寂寥幽清的场景如在目前,搬用前人成句也宛如自创。全词清空骚雅,意境幽深,充满感伤的情调,渗透着楚辞的情韵,在秦观词中别具一格。(1)“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3分)答:清寒(冷)、幽静。孤独、悲凉的心情。(3分)【解析·苏州十中唐岚老师撰文】本题均分2.6.评分标准:四个关键词,任意3个(近义词亦可)给3分。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将“氛围”和“心情”的措辞用反,如孤独的氛围,静谧的心情;“幽静”没有答到。少数人将悲景看成喜景,曲解为归隐、解脱之乐。(2)“遥闻妃瑟泠泠”句中的“遥闻”该如何理解?(3分)答:远远地听到(1分);确有闻其声,通过想象把它幻化为娥皇、女英在鼓瑟(或理解为特定情境中的历史联想产生的错觉或幻觉)。(2分)【解析·苏州十中唐岚老师撰文】本题均分1.4左右。评分标准:远远听到;想象(联想、虚写、虚实结合);娥皇、女英在鼓瑟(或理解为特定情境中的历史联想产生的错觉或幻觉)存在问题:学生答题习惯僵化,直接上来就翻译整个句子,而不是针对问题有的放矢;断章取义,不能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不能真正理解写作手法的运用,答题时机械套用。(3)请简要赏析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4分)答:以景语作结(1分),言有尽而意无穷(1分)(或化用前人诗句1分,自然、贴切,1分);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曲终之后词人更深一层的寂寥和怅惘(1分),体现了他刚毅不屈(高洁)的性格(1分)。【解析·苏州十中唐岚老师撰文】本题均分1.7左右。评分标准:基本按答题要求,回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皆可。存在问题:高三语文Ⅰ第5页(共10页)1.第四点“刚毅不屈(高洁)的性格”基本无人问津。2.以景语作结的表达效果,答出者也不多。3.套用各类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视听觉、远近……不一而足。4.整句翻译,无意义。5.关键要读懂诗句。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2)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7)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解析·苏大附中张富玉老师撰文】默写均分:5.7主要问题:1.将“晏”写成“宴”的较多。2.能够默写出来的同学很少。部分同学写出来了但将“相悖”误写成“相背”3.将“省”写成“醒”的较多。4.漏掉虚词的同学比较多。5.“庇”“士”“俱”“颜”均有同学写错。将“俱”误写成“具”的最多。6.能写出来的错别字较少。7.部分同学将“月明中”误写成“明月中”。8.将“亵”写错的头同学非常多,多数是下面写成“衣”。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不是时候[俄罗斯]叶夫根尼·格里什卡韦茨①好像开关被打开一样,我醒来了。没有打激灵,没有伸懒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我只不过睁开了眼睛。准确地说是一只眼睛,另外一只紧紧地贴在枕头上。我还看见枕头的边沿,枕套的布料,它们离我睁开的那只眼睛很近很近。枕头被有点发蓝的微光笼罩。时间还早,又是冬天。本来天还是全黑的,只是在窗户上洒落有一缕平常的城市微蓝的晨光——它由白色的街灯和对面房屋以及我们这栋楼房的窗户里散发出昏黄的灯火混合而成。黄昏时它是令人愉快的,而清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