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教师职业资格考试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心理学(彩色应用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什么是心理发展?高校学生心理发展有何特点?P10传统的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的成熟是发展的终点,它通常在成年期达到;现代心理学提倡必胜发展观,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在时间和顺序等方面不相同的各种变化范型的体系,毕生都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发展是指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一)心理发展的过渡性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处于从个体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转变。他们的心理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的结合组成。由于每个大学生的遗传素质、生活经验、教育环境不尽相同,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发展进度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并不完全相同。(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一般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素质、生活经验、教育环境不尽相同,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发展进度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并不完全相同。(三)心理发展的矛盾性:1、心理的闭锁性和渴望交往的矛盾。2、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3、强烈的求知欲和鉴别力不够之间的矛盾4、情绪性和理智的矛盾5、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定向的矛盾(四)心理发展的可塑性:可塑性指的是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按照教育者所需要的方向,变化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二、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发展因素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P12影响因素主要有一下四种:1遗传影响因素;2、家庭影响因素;3、学校影响因素;4、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其各自的作用如下:(一)遗传影响因素:遗传是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其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1)影响个体的智力发展及情绪;(2)影响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同心理发展;(3)影响个体的气质特征(二)家庭影响因素:家庭是以夫妻为主体,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家庭中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例如,家庭结构、家庭心理气氛、亲子关系等,其中最为重要和主要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分为以下四种:1、溺爱型;2、专制型;3、放任型;4、民主型。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子女不同的性格和心理品质。(三)学校影响因素:学校是由专职人员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以影响学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机构。其影响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开发大学生的智能;二是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四)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社会化是其必然经历的过程。首先是现阶段的政治制度、针对教育出台的相关政策,能够积极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其次是文化,任何文化一经形成和巩固,就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最后是现代社会下的大众传播媒介也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斯金纳学习理论的要点是什么?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强化原理?P321、斯金纳学习理论要点(1)学习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2)强化是提高反应概率的手段,一种中性手段。强化物是能增加操作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的一种刺激。正强化指刺激(喜欢、向往)出现会提高反应。负强化指刺激(讨厌、回避)退出会提高反应。2、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强化原理:教育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学中使用强化原理即程序教学,这是一种教与学的体系。将学习材料分成逻辑联系的学习单元,学生对每个单元的问题作出反应,立即强化,确定反应正确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累积达到学习目标。(2)有效强化的基本原则:1)一致性原则教师首先得消除没有目的性的随心所欲的评价行为,克服不良情绪对强化的干扰其次教师要保证标准和方向上的统一。2)客观性原则首先提高教师的评价水平已达到强化的准确与恰当其次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成见效应,以发展的观点来指导强化学生最后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3)及时性原则及时的强化有利于学生行为与强化之间建立直接联系,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效能原则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要点是什么?对高校搞好教育榜样有何作用?P34(1)观察学习的要点观察学习被班杜拉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及间接经验的学习。也称替代学习,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观察学习分为有三种类型: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2)高校搞好榜样教育启示由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榜样行为的示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真人真事现身说法的示范,也可以借助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三、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有哪些类型?P53-55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发挥作用的时间,分为近景性学习动机和远景性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作用对象的范围,分为普遍性学习动机和特殊性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性质,分为正确的学习动机和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有何关系?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具有激活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虽然学习动机有促进学习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佳,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式非常复杂。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的强度适中,学习效率高;动机水平过弱或过强,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中等强度的动机。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着学习动机水平提高而增强,直到达到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而上顶峰,之后则随学习动机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同时,学习动机水平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还要因为学习材料的性质、难以程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提出培养他们积极归因的策略。归因(attribution)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1、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对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训练(意识化、体验化、澄清化、练习与迁移)2、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要做科学归因3、发展学生平衡的控制结构4、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讨论法、观察法、强化矫正法)5、替代性的选择积极的归因有利于学习,消极的归因有碍于学习。策略:1、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让学生对自己的成功进行归因2、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经验3、采用直接指导、强化矫正、团体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十一、你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有哪些?谈谈你的理由。P1801.1.积极的自我观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2.环境适应良好: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对环境正确认知,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能够主动顺应、改造现实3.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愿意融入集体4.情绪调控能力较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真实感受自己的情绪,能较好的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5.行为较合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行为方式与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相一致,他们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和独立的思考判断力,珍惜生命,珍爱生活,积极投身学习和生活6.人格较完整: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能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学习比较不同取向学习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意义。五、试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目前部分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厌学现像的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动机。大学生厌学的内在心里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排斥心理,高中的理想与现实的大学存在巨大差异,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自己的理想,学习动机遭遇挫折,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二,放松心理,学生所面对的都是应式教育,他们为了高考而读书,压力无处释放,而大学时间自由,学生不知所措;三,逃避心理,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不主动,课后也不学;四,补偿心理,高中学习紧张,大学学习时间相对宽松,让学生有被释放的感觉,缺乏学习动机的同学,自控能力差,经不住外界诱惑,将慌费学习,想要把高中的损失补偿回来,从而厌学;五,自卑心理,刚进校园的大学生不能准确定位,盲目与人攀比,自尊心受到伤害,优越感被挫败,产生自卑心理,滋生厌学情绪。结合高等教育实际说明应该如何激发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分析大学生的这些需要是否合理,是否得到满足,如是否得到家庭应有的温暖、是否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学业、是否得到同学的友谊、是否他们的需要出现了偏差而把学习精力用于玩电脑游戏、不务正业等等;2.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动机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它的主要成分是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极为敏感,教师应利用这种敏感性,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科学的解疑,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提倡学生开展建构性学习: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知识意义的理解过程,让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充分展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体现,内在的学习动机不断被强化;4.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通过为他们选择难度适合的任务,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5.训练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及相关研究,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倾向对于学习动机的影响极为明显;6.提供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心理学家发现反馈可作为一种诱因而具有动机激发的功能;7.合理运用强化手段:表扬与批评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强化手段,但是教师在运用表扬和批评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考虑时间、地点、时机的把握;8.适度开展学习竞赛:竞赛活动历来被当做激发成就的动机的手段之一。十二、衡量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P178(1)统计学方法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资料,比较客观,便于比较,操作简便易行,受很多人欢迎,也有明显缺陷,如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个体在人群中虽是极少数,但很少被认为是病态的。(2)社会适判判定法虽然此方法有些时候是正确的,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毕竟违反社会行为规范与心理异常不能视为一回事,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原有是多种多样的,由心理不健康而导致的违规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并且社会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发生改变。严格的说,这种方法是一种社会学标准而不是心理学的方法。(3)生活适应评定法这一标准具体运用时易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操作缺乏客观性,但如果评价者接受过专业教育以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累积,仍可以进行比较准确的衡量。(4)主观病痛法这种衡量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用,但由于他没有外在的统一标准,随意性大,很难座位一个独立的正式衡量标准来使用。(5)症状判定法此方法临床应用较多,但效果取决于判定者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异常的多种症状的熟悉程度和进行多方面身心检查的判断程度。综上,几种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方法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对象、问题级具备的条件选用一种或几种方法,也可将这些方法综合使用,相互参照。十三、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P187(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差异化,一年级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学习与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大学生则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与事业问题、情感与恋爱问题;三年级学生主要为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大学生主要为择业与就业问题、兼有恋爱问题及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生活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自我意识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就业心理问题、上网成瘾问题、神经症(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①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在本阶段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狂风骤雨”时期,为“第二次断乳期”,正经历着人生发展的“多事之秋”,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自我抱负水平,自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