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性思考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专家和教育实践者不断推陈出新,课堂教学由形式上的模仿发展到本质上的创新。与此同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又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欣喜之余,我们只有理性思考,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日臻完善。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良现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没有实实在在地落实于教育教学行为之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不尽人意的方面:1、颠倒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有些教师不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合适的学习方式,而是让教学内容去迎合既定的学习方式。2、教学中,数学目标意识淡化、弱化,有意无意的强化了非数学目标。3、数学课堂上的“情境”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有情境之“形”,无情境之“实”。4、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缺乏教师的有效引领,教学效率低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问教育对象、不管知识内容,盲目探究,过度探究,重探究的形式却无视探究的成效。有的地区在课堂评价时硬性规定讲解不得超过多少分钟,以至于教师不敢讲解。5、教学活动形式化、浅层化和倾向化。有的课堂,表面上看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思维的深度不够,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教学任务难以完成。6、过分依赖多媒体,让多媒体代替一切。如代替实物操作、代替教材、代替板书等。7、表扬和奖励不讲方式。过繁、过于夸张的言不由衷的随口表扬使学生变得无足轻重。……这些行为就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崔峦教授所说的:“新课程所倡导的许多新理念、新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有被片面化、放大化,甚至绝对化的倾向,我们把过去不重视的问题放大了,在思想上绝对化了,在行动上走了极端。”如何将先进的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是亟待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二、基于有效教学的有效思考1、建立联系,找准新知“生长点”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教学内容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发展,而且是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引入新课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设计与新知有关的针对性较强、具有承上启下的知识,也就是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好知识的正迁移,为学生构建新知做好孕伏。这一环节是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应做到“三要”:(1)要简捷明了。多而杂难以抓住引出新知识的要点,会影响学生学习新知。(2)要抓住重点。知识迁移是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再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面面俱到会反分散师生精力,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情绪准备。(3)要控制时间。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时间过长,学生容易松懈,容易乏味,思维容易进入消极状态。2、研究教材,激活认知“原生点”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基于经验的建构过程,数学教学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索,“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显然,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在其认识和理解新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验既是学生知识构建的基础,又是知识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利用好学生的已有经验,首先教师要有“发现”的眼光,关注学生的经验起点。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遵循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动驾驭教材,合理调整教材,对教材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其次教师要有“联系”的眼光,善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附于广阔的现实生活背景当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乃至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架构起经验数学与书本知识之间的桥梁。如果说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条明线的话,那么蕴含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一条暗线。教师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抓住教学内容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另外教师还要有“应用”的眼光,善于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竖成线,横成块,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3、重视建模,开启思维“发展点”回顾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历程,数学教学要“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养育品行”的要求始终没有变;倡导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致力于学生“长知识、长智慧、长才干、长情感”的育人功能始终没有变。集中到一点,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要重视数学建模和思维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能力,增长情感。这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真谛和传统优势所在,又是研究和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的永恒主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人,遇到问题时不只是从正面沿着一个方向分析研究,可贵的是能根据客观事物的变化,灵活思考,以期寻求合理的途径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要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经历由“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模型——应用拓展”的数学建模过程。这一建模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经历怎样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想让学生达到这有意义的构建标准,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培养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多思考,让学生多提问,让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打破常规、独辟蹊径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先从一个学生熟知的问题情境入手:有两家商店冰红茶的标价分别是2.5元和2.50元,请你说一说,哪家商店卖得贵一些?哪家卖得便宜些?使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再根据等式0.1m=0.10m=0.100m建立起数学模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接着,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验证上述模型,并联系已经学过的“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知识,解释上述模型;最后,在应用拓展的过程中,体现这一模型的价值,进而回归到课首的问题情境。在上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起始于“是什么”,提升于“为什么”,落脚于“有何用”,在经历“是什么——为什么——有何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训练,在数学化的历程中,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严谨性,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本质。三、基于有效教学的理性反思1、教学活动与数学思考的相融,防止形式至上如今,当我们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教学手段,是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模式。感受到的是惊叹,是激动,惊叹于学生精彩纷呈的表现,激动着教育原来如此神奇。于是带着这份激动,这种感受,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于是乎,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展示几乎成了教学必备,课前学生“学”得认认真真,课堂合作热热闹闹,班级展示形式多样,学生的积极性似乎一下子调动起来了。然而,当我们沉浸在这种“新型”课堂氛围之中时,却发现,学生的嘴上功夫进步很快,手下功夫却经不起检验。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把新的课改理念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只拿来了一些教育形式,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的内涵。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学习者,更是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当我们接触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时,首先是采用“拿来主义”,但不能“邯郸学步”。因为,数学、数学教学的本原在于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与思维、兴趣、情感、审美的完美结合。设计数学活动,除了让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养成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要充分展示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思维过程,在思考、实践活动中,在数学化的历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本质。因此,我们只有用理念去指导教学,在教学中践行理念,才能发挥理念的作用,才能防止形式主义,课堂才能有效。2、学生探究与教师引导的并重,拒绝主体异位根据不同的课型内容,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走向极端,一味的让学生自主探索,把自己作为旁观者。在一次数学研讨课中,一位教师执教《通分》时,为了突出学生的探究,在导入新课引出例题后,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几分钟后,指几名不同想法的学生板书(通分子、通分母、画图等,书写格式没有一个规范的)。演板结束,教师针对不同方法逐一问其他学生,你们看明白了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看明白了。于是,老师就开始让学生进行练习。练习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只不过依葫芦画瓢罢了。如此忽视教师引领的课堂,教师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如何突显?看似以学生为主,突出探究性学习,实则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看明白了吗”的询问下,学生只能不懂装懂。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将死水一潭,课堂看似有效实则低效甚至无效。为了避免这样的表面现象发生,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的机会,更应该使学生的探索有载体、有过程、有结果;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当学生对探索的问题一下子抓不住要害,思路比较模糊时,教师就不能袖手旁观,应审时度势,准确把握火候进行必要的点拨,充分体现“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有效点拨,相得益彰。3、知识教学与应用拓展的兼顾,预防学用脱节“学用结合”是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必须把握的主旋律。新知识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和“再创造”,才能成为有效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而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应用拓展的关系,教师既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组织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推理、验证、归纳、概括,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促使学生自己获取知识,从而有效进行知识教学。同时,又要根据学生学情,设计基础性、针对性、对比性、开放性、拓展性练习,才能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夯实四基,发展能力。4、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映衬,杜绝无序教学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课堂教学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而教学又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由于每位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学生中建构的结果也自然不同,全班几十名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生成状态。在现实的教学中,如果抛弃了“预设”,一味地追求动态生成,将其视为一种教学“时尚”,就会偏离生成性的本质,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与数学活动经验的培养就难以落实,更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必须摒弃随意性的生成现象,以预设为基础,让生成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来实现,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要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从而使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相辅相成,这样既能杜绝无序教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5、多元评价与激励发展的结合,克服无效评价《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不是孤立的,这些方面的发展综合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建立以激励学生发展为目的、从多种角度综合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不要让“你真棒”成为评价的专用语,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不要用“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阶段性评价等方式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发展。总之,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从课堂教学有效性出发,我们应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体验和感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学目标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