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纲考点](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主干排查]一、梭伦改革1.背景: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激化;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2.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3)实行财产等级制度。(4)国家机构: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设立新的政府机关。3.特点(1)改革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2)性质:奴隶制性质的改革。4.影响: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史论归纳】梭伦改革的实质是在雅典社会文明体制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对雅典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根本改造的革新运动,是雅典平民反对奴隶主旧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二、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2(2)春秋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3)秦国落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2.措施(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2)经济: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和轻罪重罚。(4)思想: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3.性质:商鞅变法是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变法。4.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论归纳】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一次成功的改革,从领导阶级、目的、措施及结果等方面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2.措施(1)实行均田制,增加收入,缓和矛盾,促使游牧民族农耕化,对后代田制影响深远。(2)实行三长制,健全行政体制,国家控制编户农民,加强中央集权。(3)整顿吏治,为改革提供有利的政治局面,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4)迁都洛阳,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推动了改革的深入,促进了民族融合。(5)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3.性质: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4.评价: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民族的交3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史论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接受中原地区先进思想文化的一次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改革。其采取的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汉化措施,既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又促进了北方民族间的融合。四、王安石变法1.背景(1)“三冗”:分化事权形成“冗官”;“养兵”政策造成“冗兵”;“冗官”“冗兵”和岁币造成“冗费”。(2)“两积”:三冗造成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军队战斗力下降,对外战争连年失败,导致积弱。(3)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2.措施(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2)整顿军队:实行“省兵”措施,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3)改革科举:改试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3.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4.评价(1)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2)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加上用人不当导致的人民反对,导致变法失败。(3)新法的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史论归纳】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而进行的意在实现富国强兵的改革。其富国、强兵、取士之法的实施主要是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但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以根本的解决,最终失败。五、宗教改革1.背景4(1)中世纪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且威势一度超过世俗王权。(2)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教会的专制形成的尖锐矛盾成为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3)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也推动了宗教改革。2.过程: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随后加尔文在瑞士、亨利八世在英国也进行改革。3.内容(1)马丁·路德:核心思想“因信称义”。(2)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3)亨利八世: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4.实质和作用(1)实质: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2)宗教改革是继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3)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解放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4)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史论归纳】西欧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迫切要求没收罗马教会的财产和土地,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俭教会”的情况下,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促进了西欧近代化的发展。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背景(1)政局动荡:马木路克、帕夏和近卫军争权夺利,战乱频繁。(2)经济落后:盛行的包税制导致生产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3)外部危机:法、英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2.措施(1)经济上:创办近代工业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2)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使埃及出现了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3)军事上:发展步兵海军,军事实力增强,获得民族独立。53.性质:有利于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4.评价(1)积极性: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2)局限性:经济改革的困难和不断的对外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史论归纳】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埃及引进了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人才,发展了农业和近代工商业,客观上促进了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埃及落后的社会面貌,揭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七、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2)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4)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2.内容(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3.评价(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形式导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4)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史论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发展。八、日本的明治维新1.背景(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6(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3)独立改革派的形成;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新政府。2.措施(1)政治上: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确立新兴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3)文化教育: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思想解放;社会生活西化。(4)政治体制:建立近代天皇体制。3.评价(1)积极性: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史论归纳】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九、戊戌变法1.背景(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2)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4)康、梁的准备: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上书皇帝,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2.内容(1)政治:允许官民参政,打击旧官僚。(2)经济:采取措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3)军事:增强军事力量。(4)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3.结果(1)矛盾激化:旧势力强烈反对;慈禧太后控制大权并逐步着手镇压。(2)戊戌政变:变法失败。4.评价7(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3)思想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4)社会生活: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史论归纳】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由“器物”到“制度”层面发展的表现,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但其失败的结果则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难以行通。考向一古代中外重要的社会改革视角1考查某一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典例1】(2013·山东文综,35)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解析本题以宋人话本中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故事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理解史料价值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归纳概括回答即可。第(2)问,认识文学作品类的史料价值时,要理解两点:任何文学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状况,因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文学作品艺术加工的成分较多,因而其史料价值的大小与真伪,必须要结合其他的史料来相互印证。答案(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8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深化提升】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改革特点(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孝文帝改革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从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