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师文档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考纲考点](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①洛克;②卢梭。(2)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①大抗议书;②内战。(3)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①《独立宣言》;②《人权宣言》;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①法国大革命;②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5)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①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②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③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6)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①宪章运动;②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主干排查]一、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一)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天赋人权论(1)提出的背景:1688年的“光荣革命”,资本主义政权建立。(2)洛克的主要思想:洛克《政府论》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强调自由、法治;提出分权的政治原则。2.人民主权论(1)人物:卢梭。(2)著作:《社会契约论》。(3)思想:追求平等,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二)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的发表(1)发表背景:①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北美殖2民地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③和解幻想彻底破灭。(2)内容:①平等与天赋人权不可侵犯;②主权在民;③人民革命权利。(3)意义:①宣告美国诞生;②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③推动了欧美、亚洲、拉丁美洲人民的独立运动;④但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没有谴责奴隶制的内容;有政治参与权的公民约占美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等。2.《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人权宣言》的颁布是君主立宪派最大的贡献,也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1)核心内容——资产阶级对人权的要求和依法治国的主张。(2)进步性:彻底否定并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3)局限性:维护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属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三)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1.开始的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2.内战时期:1642年国王挑起内战,1649年处死国王。3.共和国时期:1649年宣布英国为共和国,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4.“护国主”统治时期:1653年护国政体建立,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四)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2)直接原因——尖锐的阶级对立。(3)革命条件——财政危机的加剧。(4)理论准备——启蒙思想的宣传。2.法国大革命的过程(1)革命爆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成为法国的国庆日。(2)《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3)《1791年宪法》——制宪会议颁布。规定法国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4)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22日)和处死国王路易十六(1793年初)。3(5)雅各宾派的分裂和“热月政变”(1794年7月)——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3.拿破仑帝国(1)建立背景:热月政变后,政局动荡不安;反法联军大兵压境;人们企盼一个强人政权。(2)巩固措施:颁布新宪法,建立独裁政权;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外侵略欧洲各国;颁布自由主义宪法,帝制改成君主立宪制;重建军队,反击反法联军。4.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5.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确立路易·波拿巴的独裁统治。6.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年宪法的通过,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制。(五)无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1.宪章运动(1)过程:①1837年,英国“伦敦工人协会”起草了《人民宪章》,宪章运动由此开始。②1840年,宪章派成立“全国宪章协会”,宪章运动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③1848年,宪章派组织第三次请愿,19世纪50年代末,宪章运动结束。(2)历史意义:①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英国议会改革运动兴起,逐步取消了对选举权的种种限制。到20世纪初,基本上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英国的代议制政治逐步完善。②宪章运动对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③欧洲早期无产阶级在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中,锻炼了自己的队伍,日益走向成熟。2.第一国际的建立(1)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运动不断高涨。(2)活动:领导工人运动,指导工人斗争。(3)影响: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3.第二国际成立(1)成立:1889年在法国巴黎成立。(2)活动:倡导通过合法议会斗争争取权利。(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4【史论归纳】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提出,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也因此诞生了多样性的民主政治体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在其影响下,世界其他国家也都为民主政治而进行了不懈努力,谱写了一曲民主与专制不断斗争的光荣史诗。二、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1)资产阶级维新派: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政体。(2)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2.反对专制的斗争(1)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3)护国运动:袁世凯众叛亲离,宣布取消帝制。(4)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政府,由于西南军阀的排挤而失败。3.抗战胜利前后争取民主的斗争(1)“三三制”原则的实行①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性质: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②实行“三三制”原则的目的:增强抗日根据地的力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③意义: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争取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认同,加强了根据地内部各阶层的抗日团结性,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①背景国际: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美国扶蒋反共。国内:和平、民主、团结是人民的强烈愿望;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②意义: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国统区和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局面,是人民民主力量的胜利。(3)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1月),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4)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运动,形成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军事5战场,对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史论归纳】近代中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曲折性说明反动势力的强大,也更加说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民主斗争的历程,证明了资产阶级民主救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才是中国实现民族强盛的唯一途径。考向一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典例1】(2014·福建文综,41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爱尔兰和印度的被压迫地区受到欢迎……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材料二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印度和法国受欢迎的不同原因。(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解析第(1)问,结合当时印度和法国的革命斗争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的“人民对权利的热情”等关键信息,《独立宣言》中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围绕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析美国《独立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6答案(1)印度:增强了印度人民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法国:成为反对英国的宣传工具;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认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张)。(2)说明: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主权。分析:法国启蒙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进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颁布《权利法案》(宪法十条修正案)。(答三点即可)【深化提升】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文献背景内容影响《独立宣言》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北美人民的反抗提出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等理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提出“自然权利”说;认为“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进程考向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理论与实践【典例2】(2014·课标全国Ⅰ,46)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7——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1908年“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到1910年“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等信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0年的中国形势发展,从革命派、立宪派、清政府等当时政治力量的不同诉求归纳其原因。第(2)问,结合材料“皇族内阁”体现出的预备立宪的欺骗性及形势发展得出结论。答案(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深化提升】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1)康有为与梁启超①相同:主张君主立宪制。②不同:梁启超的思想比康有为更为激进,民权思想更突出,后来更进一步接受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学说。(2)康有为与孙中山①相同: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②不同:康有为主张保留君主,通过改良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国家;孙中山主张推翻君主,通过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3)梁启超与孙中山①相同:吸收启蒙思想的学说,民权思想比较突出。②不同:梁启超没有突破君主立宪的思想;孙中山明确提出了民主共和的主张。考向三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斗争【典例3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