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二讲春秋战国和秦朝的法律制度学习重点:春秋时期法的公布战国时期的变法秦朝统一秩序的构建一、春秋时期法的公布(一)立法活动(见教材P61)(二)公布成文法的意义1、法的公布成为历史潮流;2、刑依法定的局面逐渐打开;3、“法治”、“礼治”之争拉开了序幕;4、中国法学萌芽,私家法律教育兴起。二、战国时期的变法(一)《法经》1、《法经》的制定背景(1)魏国魏文侯改革;(2)李悝制定《法经》。2、《法经》篇目及主要内容(见教材P72)2/4(1)篇目:盗、贼、网、捕、杂、具六篇;(2)主要内容:规定侵犯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各种主要罪名及刑罚;(3)篇目及内容的逻辑联系。3、《法经》的特点及影响《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二)商鞅定秦律(见教材P74)1、秦律的制定背景2、秦律的主要内容(1)社会治理:改法为律,轻罪重罚(连坐)(2)社会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分户令》)(3)行政建制:置县迁都,实行农战(4)思想文化:焚毁诗书,禁止游宦3、商鞅变法的意义三、秦朝的法律制度(一)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继续以韩非的法、术、势为核心的法学思想为立法指导思想。1、缘法而治2、法令由一统3、适用重刑主义。(二)从《云梦秦简》看秦朝的立法概况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发掘中,出土了大量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称之为“云梦秦简”。“云梦秦简”共一千一百多枚,绝大部分是秦的法律令文书。(见教材P80)1、律:国家正式制定、颁布的成文法典。2、令:政府针对一时之事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单项法规。3、式:朝廷统一颁布的规定官吏审理案件的准则以及审讯笔录、现场勘验笔录、查封笔录等法律文书程式的法律文件。《封诊式》。(见教材P81)3/44、法律答问:国家公布的由专门司法官吏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秦律作出的权威解释。(见教材P81)5、廷行事:中央一级司法机构的“行事”成例,具有“判例”之意。(见教材P81)6、其它:程、课等。(三)秦朝法律的主要内容1、刑事法制(1)秦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见教材P85-P87)①责任年龄的确定:以身高确定责任年龄。②区分故意与过失:故意称“端”,或“端为”;过失称“失”,或“失刑”。③从重与从轻原则:对特定犯罪从重,对“自出”、“自告”(即自首)从轻。④连坐原则:秦律中有同居连坐、什伍连坐、军伍连坐及职务连坐。⑤诬告反坐: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刑罚1)死刑:弃市、具五刑(见教材P91)2)徒刑(作刑):①城旦和舂②鬼薪和白粲③隶臣和隶妾④司寇和舂司寇3)羞辱刑:耐剃胡子,髡剃发。(3)罪名1)危害皇权罪:投书罪(见教材P82)2)职务犯罪:“犯令”:令曰勿为而为之;(见教材P83)“废令”:令曰为之而弗为。2、行政法制(统一秩序的构建)(1)皇帝制度(2)三公九卿制(中央)(3)郡县制(地方)(4)官吏选拔制度:4/4①选任官吏的标准与限制:②选任的方式:察(荐)举、征召、任子③官吏的考课与监察:上制度计;良吏(四)秦朝的司法制度1、司法机关(1)中央司法机关:廷尉、御史大夫(见教材P100)(2)地方司法机关:郡守、县令2、诉讼审判制度(1)起诉:公诉和自诉(2)诉讼权:公室告和非公室告(见教材P101)(3)审判:读鞫和乞鞫(见教材P103)3、司法官员的责任(见教材P103)(1)失刑:过失轻罪重判或重罪轻判。(2)不直:故意轻罪重判或重罪轻判。(3)纵囚:故意减轻情节,使罪犯达不到判罪标准,逍遥法外。(五)秦朝法制的发展结果法律很多,“繁如秋荼,密如凝脂”;刑罚残酷,“劓鼻盈萦,断足盈车”;成为秦二世而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