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点评版【考查能力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到探究。知识点覆盖面广,能力点考查面宽。试题全面考查了考生的知识结构、语文素养和能力状况。但整体看,中规中矩,难度适中,创新较少,沉稳有余。】一、语言文字运用五道选择题(与去年题型基本一致,延续稳定过渡趋势。)选词填空,病句辨析,修辞判断(比拟),句子衔接,图文理解【中国文化遗产图形的含义】标志说明:(1)太阳神鸟图案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其造型精练、简洁,具有较好的徽识特征。(2)太阳神鸟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3)太阳神鸟金饰2001年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是21世纪我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体现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太阳神鸟图案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4)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考点从词语辨析、语病、修辞、衔接连贯到图标理解,选择题也有个别题目涉及时事,例如有一道是中国文化遗产图形,请考生选择图形表达了什么内涵,还有一题考到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均属常规考点,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修辞手法判别难度稍大,语料均为古诗句,孤立理解有难度;“比拟”含拟人与拟物,部分学生可能会与“比喻”混淆。】二、文言文阅读张耒《欧阳伯和墓志铭》(回归叙事式文本,肯定比去年容易。)【“文言文阅读”语料为宋人张耒的《欧阳伯和墓志铭》,选文延续江苏历年考查的唐宋文传统,回归往年常考的墓志铭,由去年的论述类文本回到写人叙事类文本,降低了阅读难度,符合江苏考试说明“浅易文言文”要求。题型较去年稍有变化,去掉了虚词选择题,换成文意理解选择题(对欧阳修长子品格的分析判别),翻译和简答保持不变。强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的考查。】《欧阳伯和墓志铭》记叙了欧阳修长子的为人、为学、生平、事迹、著录、家谱,层次井然,感慨良多,突现了欧阳伯和耿介、博学而又怀才不遇的君子形象。【张耒(1054-1114),北宋诗人。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人,生长于楚州淮阴(今属江苏省清江)。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自幼聪慧,13岁即能文,从学于苏轼,颇受苏轼的爱重。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进士,历任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著作郎、史馆检诗等职。哲宗·结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徽宗·元祐初占试馆阁,授秘书省正字,官至起居舍人。绍圣中被指为元祐党人,谪监黄州酒税,徙复州,数遭贬谪。徽宗继位,始立黄州通判,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不久出知颍、汝二州。在颍州得到苏轼死讯,举哀行服。自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相继去世,张耒独存,士人均向他问学。张耒文风,源于三苏,主张文理并重,平易舒坦。对南宋诗人学习唐调,开了风气。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之酣意。其佳句“漱井消午醉,扫花坐晚凉”,“川坞半夜雨,卧冷五更秋”,“翠浪有声黄帽动,春风无力彩旗垂”等,很受人们称赏。创作以诗歌成就最高,集中有乐府诗、古律诗30余卷,近1700首,除个人抒情遣怀之作外,多以田野风光、稼穑艰难和民生疾苦居多,颇有白居易、张籍、王建之风,不尚雕琢。如《田家》、《海州道中》等。他的写景抒怀诗,真醇自然,清新圆润,而人寻味。如咏乡土风物和农夫忧乐,反映出卖苦力者艰辛的《劳歌》,描绘农人劳动“半归仓廪半输王”痛苦的《输麦行》,写迫于饥寒农民操戈为盗的《和晁应之悯农》等,在题材和思想的开拓上颇具新意。张耒诗风以平易、流丽、晓畅见长,很少硬语僻典,晁补之曾在《题文潜诗册后》赞称说:“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开百花。”。苏轼则在《答张文潜书》中称其文甚似苏辙:“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不过,张耒写诗,长于锻造佳句,短于谋篇布局,有时琢炼不够,部分作品不免流于草率粗疏。张耒写词甚少,《能改斋漫录》卷十七录其《少年游》、《秋蕊香》词,谓:“元祐诸公皆有乐府,唯张仅见此二词。”可知其词当时却不多见。今人辑得《柯山词》仅6首,其中《秋蕊香》、《风流子》写得深婉多情,风调略与秦观祠相近。张耒有《柯山集》50卷,《拾遗》12卷,《续拾遗》1卷,存武英殿聚珍藏版福建本、广雅书局本。《张右史文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宛丘集》76卷,有《四库全书》本。见于《宛丘集》而不见于《柯山集》的诗文,已辑入《拾遗》中。】三、古诗词鉴赏诗歌文本浅易好懂,题目中规中矩,问题指向明确。)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1,联系全诗,概括“开颜”的原因。2,分析颔联和颈联写景的手法。3,尾联蕴含的情感。【“古诗鉴赏”为刘禹锡所作《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题目分别涉及诗句理解、写景艺术分析、情感概括,均属常规题型,难度适中。】【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四、名句默写:总体简单,一句课外的,偏难。【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默写”比例稍有变化,高中4句,初中3句,课外1句。课内难度不大,而课外较冷僻,出自《论语·泰伯》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估计全省写出者寥寥,这似乎与江苏考试说明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求不符,这样的试题没有区分度,形同虚设,也易产生不好导向,逼得师生对课外名句要么完全放弃,要么死抠冷僻,走火入魔。】五、文学类文本阅读王安忆《比邻而居》1,概括第一户一家人生活风格。2,理解第五段“孱弱”一词的含义。3,文章的线索?作用?4,探究末段内涵。【现代文阅读(一)选自王安忆散文《比邻而居》,从命题看,既有对文本局部内容的细究(“孱弱”一词的含义),又有整体构思的考查(本文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的作用),既有文本内容的分析(写一家人的草药味,体现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又有文本意蕴的探究(最后一段画线句的意蕴)。设问明确,切入点小,考生容易上手,就文本本身特点设题,既不刻意规避答题套路,又有一定新意,值得称道。】【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现代作家、文学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1972年,考入徐州文工团工作。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81年初与李章结婚。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可以说在王安忆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呈现出一种倾向,那就是捕捉蕴含丰富的主题意象,用以营造象征化的、隐喻性的叙述空间,更是通过在小说中编织一连串的意象,通过意象叠加和组合的方式来结构和拓展叙述空间,使小说文本的叙述空间更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主题意象在作品中构建起与文本世界相呼应的象征世界,由于象征意义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显示精确的语义值,这就使叙述的时空淡化了作品的情节线索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造成一种虚实交错、明暗掩映的模糊风格。而在王安忆的整个创作中,也存在着作品与作品间、作品风格间、人物之间甚至是表层结构之间的相互对应的形态,实际上这也是圆形思维在作品中的投射和表现方式,蕴含在圆形结构中对立的两极不断斗争又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并以此对立关系为逻辑动力推动一部小说乃至整个创作向前发展。例如,从文本的表层结构上来看,王安忆惯用双层对比结构,即两个或两组不相干、相对独立的故事平行发展或交错套置在一部小说文本中,呈现出多义的、不甚明晰的意旨。】六、论述类文本阅读熊秉明《罗丹的雕像》【现代文阅读(二)仍为论述类文本,选自《罗丹的雕刻》一文,选文由国外回归国内。题型分别为段内层次的分析、文本内容概括、关键句子内涵的解析,均属常规题型,着重考查学生的文本探究能力。论述类文本谈论的是罗丹的雕刻,有浓郁的美学味和文化气。难度不大。】【熊秉明(1922--2002年),云南人,生于南京,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中国数学家熊庆来之子。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中国数学家熊庆来之子。熊秉明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之修养于一身,旅居法国50年,无论对人生哲学的体悟还是对艺术创作的实践,都贯穿东西,融合了中国的人文精神。1983年,获法国教育部棕榈骑士勋章。参加“巴黎华裔艺术家展览”,出版《关于罗丹——日记择抄》(台北雄师美术)。】(两篇阅读题都避开了外国作家作品,这是拨乱反正之举吧?问题也都是常规问法。)七、作文“智慧是一种体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样子。”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总之,好好学语文,高考不会亏待有心人的。试卷整体结构平稳关注人生思索纵观今年的语文考卷,总体的印象为“关照自我,关照人生思索”。具体特点表现如下:一、试卷结构平稳从整体上看,今年的试卷结构平稳,题型没有出现意外。“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共5道选择题,分别是在语境中的词语辨析、病句、修辞、排序、徽标题的含义解读等,分值依然15分,能够考查学生的基础水平。文言文板块,分值为18分,两条选择题6分,分别是实词解释和文本内容的信息筛选题。翻译2题8分,文意的解读共4分。诗歌鉴赏题目依然3道,分值为11分。二、围绕考纲,出题严密1、“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词语的辨析,病句的寻查,修辞的判断,句子的衔接,徽标寓意的解读,考查了语文素养的根基。用词精当、句子通顺、表达形象、含义蕴藉等,从选择题角度第一层面考查能力素养,值得关注。2、古诗文中,文言文的选材为墓志铭,这在以前学生都练习过。联系已有的知识,从对实词的考查到对文意的筛选、翻译,全方位地考查了学生的文言文知识能力,属于中档题,学生做起来比较顺手。诗歌,从对诗人为什么“暂开颜”,到对颈联颔联的艺术特色的分析,以及对尾联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出题严密。3、现代文阅读王安忆的《比邻为居》,题目如“反映他家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孱弱”的含义、以什么为线索?有什么作用?探究文中一句话的意蕴。这些均为老题。而论述类文本中对第一段论述层次的分析、信息的筛选、句子的含义等,都在提醒考生慢慢地解读文本,慢慢地读透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出题不怪不偏、严密周全,体现了人文情怀。三、关注人生思索综观整份试卷,今年的试卷充满了对个体生命发展与立身处世哲学的思考。张耒的《欧阳伯和墓志铭》中阐述对人生治学的思考,王安忆《比邻而居》一文中折射对客观环境的人生思考,熊秉明先生《罗丹与雕刻》一文中展示的人将自己的生命思考、人生探索投射到艺术的创作中,将真理写在人的血肉躯体上等等。命题人将对生命的思考放在特定的语境下,从生活起居,到工作人生,展示了一系列的深层思索,引导学生活在当下,活出自我,活出精彩。在生活中进行观察与体悟,在生活中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