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附件: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情况简表拟推荐奖种:科技进步特等奖拟推荐评审组: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专业组项目名称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前三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主要完成人(前三名):袁隆平,石明松,邓华凤,等项目简介、立项背景:在国家“863”计划、总理基金等项目支持下,针对三系法杂交水稻存在的配组不自由等问题,利用光温敏不育水稻新材料,组织全国多单位多学科协作攻关,创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选育并推广了一大批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首创的重大科技成果。1、创立了两系法应用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战略,完善了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模式,阐明了不育性表达不稳定的遗传机制,探明了育性转换的光温敏感时期和敏感部位,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体系,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研制了实用光温敏不育系选育与育性鉴定、两系法超级杂交水稻育种、长江流域两系法杂交早籼稻育种、两系法杂交粳稻育种、光温敏不育系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两系法杂交水稻安全高产制种等关键技术体系,为实现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2、解决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三大难题利用两系法育种不受细胞质和恢保关系制约、配组自由、能广泛利用遗传资源聚合优良性状的技术优势,解决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三大难题:①建立了超级杂交水稻理想株型模式,采用形态改良和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等育种技术,选育出一批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率先实现了我国亩产700公斤、800公斤的第一、第二期超级稻育种目标,并取得亩产900公斤第三期目标的重大突破,解决了三系法选育超级杂交水稻周期长、效率低的难题;②充分利用各类优质稻种资源,选育出一批达到国家优质稻标准的两系高产组合,较好地解决了杂交水稻高产与优质难协调的难题;③利用各类早熟、高产稻种资源选育出一批超级杂交早稻组合,解决了长江中下游稻区杂交早稻长期存在的产量与生育期“早而不优、优而不早”难题。3、开辟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领域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理论与技术的创立和应用,带动和促进了我国油菜、高粱、棉花、玉米、小麦等作物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开创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领域,特别是为难以实现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作物提供了新途径。本项目研究共获省部级奖31项、专利9项、品种权42项、软件版权1项,制订技术标准5项、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549篇。在两系杂交水稻理论与技术体系指导下,除已获国家奖励的成果外,全国育成实用不育系168个、组合527个。截止2012年,两系杂交水稻已累计种植3.85亿亩以上,总产1885.8亿公斤以上(按平均490公斤/亩计),增产稻谷84.98亿公斤;总产值4827.6亿元、增收217.55亿元(按稻谷2.56元/公斤计)。目前,全国杂交水稻年度推广面积前3名的品种均为两系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为实现我国2020年年增粮食1000亿斤目标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两系法杂交水稻是继我国三系法杂交水稻后又一世界领先的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为保障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项目主要科学技术创新内容:主要科技创新创新点1建立和完善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理论体系①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战略。1987年,根据国内外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战略:从育种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的三个发展阶段,朝着程序由繁到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提高杂种优势水平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朝着优势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育种上的一次突破,从而会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该战略为杂交水稻研究由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向两系法为主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推动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进程,发表的相关论文《杂交水稻育种战略设想》被引用502次(见附件34)。②完善了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模式。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育成适合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两用核不育系。在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前期研究中,由于受到材料和条件局限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特别是对光、温条件导致育性转换的规律认识不全面,因而在实际选育不育系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以致所育成的两用核不育系绝大多数没有实用价值。根据光、温对育性转换所起作用的主次,袁隆平等将两用核不育水稻分为光敏型和温敏型两大类,统称为光温敏不育系,并分别综合和提出了光敏核不育水稻(图1)和温敏核不育水稻(图2)的育性转换模式。该模式理顺了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与光、温变化的关系,是对已有水稻光敏不育系育性转换模式(已获国家自然科技奖)的完善,为选育实用的光温敏不育系指明了方向。图1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模式图2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模式③阐明了光温敏不育水稻不育性表达不稳定的遗传机制。在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和生产实践中,遇到最突出的问题是光温敏不育系普遍存在不育性表达的不稳定性。袁隆平最早明确了光温敏不育系的不育临界温度(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的遗传漂变现象,并指出,如不加以有效防止,将导致实用的不育系很快丧失应用价值。通过对光温敏不育系育性的遗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光温敏不育系育性遗传由两种不同类型基因控制的假说,即育性转换特性受一、两对隐性基因控制,属质量性状,而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则受多基因控制,属数量性状。首次证明了导致光温敏不育系不育的起点温度属数量性状,不仅圆满解释了不育性表达不稳定的原因,而且阐明了起点温度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是光温敏不育系不育性表达不稳定的遗传机制。同时,还为根除起点温度漂变指明了选育对策。④探明了光温敏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光、温敏感时期和敏感部位。发现并证明了育性转换对温度的敏感部位是幼穗,敏感期为花粉母细胞形成至减数分裂期;对光照敏感的部位是叶片,敏感期为二次枝梗至减数分裂期。为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鉴定、高产繁殖和安全高产制种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⑤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的理论体系。超级稻的选育是世界水稻育种的热点和难点。日本最早于1981年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其后,国际水稻研究所于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新株型)育种项目,但迄今都未能成功。袁隆平针对超级稻研究中的难点,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指出有效增源是实现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关键,并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的选育目标和以有效增源为关键的超高产稻株形态模式。该株型模式被作为超级杂交稻理想株型登载于《Science》杂志(见附件30),发表的相关论文《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被国内外引用531次(附件34)。同时,还提出了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利用有利基因、利用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等育种技术路线,为超级杂交稻的选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创新点2创立了实用光温敏不育系选育理论与鉴定技术针对早期选育的光温敏不育系因不育临界温度高难以应用的弊端,开展了多年多点不同生态条件下和人工光温条件下的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研究,阐明了光温敏不育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育性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我国不同稻区的历史气候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创立了实用光温敏不育系选育理论与鉴定技术,包括实用型不育系选育技术指标、技术路线、育性鉴定标准与方法等(表1)。该理论与鉴定技术是两系法育种的核心,具有指标全面、选育技术路线明确、育性鉴定更科学和更准确等特点,指导育成了132个不育系应用于生产,其中“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的选育与应用”获得了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就是在这技术体系指导下完成的。实用光温敏不育系选育与鉴定技术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表1实用光温敏不育系选育与鉴定技术项目技术内容选育指标①不育临界温度低(长江中下游23.5℃以下,华南24.0℃以下);②光敏温度范围宽(23℃~29℃);③临界光长短;④长光对低温和短光对高温的补偿作用强。鉴定标准①不育临界温度在23.5℃以下(华南24.0℃以下);②人工光温条件下,敏感期连续6天进行23.5℃处理,不育性稳定;③田间1000株群体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隔离自交结实率为0;④繁殖自交结实率≥40%,制种异交结实率≥30%。鉴定方法①2年多点生态条件鉴定;②人工光温条件育性鉴定(精确度±0.1℃);③田间现场评议。选育方法①低世代双向选择:一个世代两次选择,长日低温筛选不育株,短日低温鉴定可育性;②高世代人工光温条件下定向选择与鉴定。创新点3建立了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技术针对光温敏不育系在种子生产中群体不育临界温度不一致的问题,通过遗传特性研究,揭示了光温敏不育系随着繁殖世代增加、群体不育临界温度逐渐升高的“遗传漂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育系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技术:①不育系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程序:单株选择→低温或低温长日处理→育性鉴定筛选核心株→再生短日低温处理留种(核心种子)→原原种→原种→制种用种(图3);②制订了《不育系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技术规范》(DB43/T283.2-2006);③发明了“克服水稻光温敏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升高的选育方法”。应用该技术保证了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群体不育临界温度的稳定性,提高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的安全性。在该技术提出之前或没有按照该技术操作,发生了多起因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升高,导致制种失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事例;严格按照该技术操作生产的不育系种子,没有发生过制种的种子纯度问题。光温敏核不育系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技术的创立,保障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稳步快速发展。创新点4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选育技术:①形态改良:高冠层矮穗层:冠层高120cm,成熟稻穗顶部离地面60~70cm;上三叶叶片长、直、窄、凹、厚;中大穗:每穗谷重5-6g、250-300穗/m2;高度抗倒(图4)。通过形态改良,把高生物学产量、高收获指数与高度抗倒伏三者之间的矛盾较好地协调起来,从而实现超高产。②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利用广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之间的不亲和性,或用具有籼粳混合亲缘的中间型优质材料作亲本选育亚种间杂交组合;③利用野生稻有利基因选育超高产杂交组合。在该技术指导下,分别于2000、2004年实现了我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的育种目标,并于2011-2012年又取得了亩产900公斤第三期目标的重大突破。指导选育的两优培九、准两优527、准两优1141、培两优3076等15个两系杂交水稻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主推品种,其中“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育成与应用技术体系”还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创新点5研创了光温敏不育系规模化繁殖技术,建立了以不育系不育性安全表达为核心的高产制种技术体系针对光温敏不育系规模化繁殖困难、不能满足生产应用需求的问题,研创了低纬度海南图3光温敏不育系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程序冬繁、高海拔自然低温夏繁、常温加冷水灌溉夏秋两季繁殖等技术,实现不育系周年规模化繁殖。该技术具有高效、简便、实用、成本低的优点,满足了两系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对不育系的需求,解决了光温敏不育系的规模化高产繁殖难题,为两系杂交水稻规模化种子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和多年气候资料,建立了安全高产制种技术体系:①建立了两系杂交稻的制种气象分析决策系统,为确定不同不育系适宜制种的生态区域和制种季节提供了决策依据;②提炼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母本育性安全期、抽穗扬花安全期和成熟安全期的“三个安全期”技术指标,即在保证母本育性安全的前提下,协调安排抽穗扬花和成熟期;建立了两系制种母本“育性安全系数”的技术指标和计算公式;③建立了两系制种母本育性监控和种子纯度估算方法,即通过对不育系育性温度敏感期的环境温度的观测、抽穗期花粉镜检、完全隔离栽培自交结实率、制种异交结实率、田间含杂率等分析计算杂交种子纯度;④集成了母本整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