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案续页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第三章护理相关理论与模式重点、难点:系统理论和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应用。第一节系统论一、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定义涵盖了双重含义:一是组成系统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二是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而这些要素集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功能,大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二、系统的分类(一)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分类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和人为系统。自然系统是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系统,如:人体系统、生态系统。人为系统是为某特定目标而建立的系统。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系统为自然系统和人为系统的综合,称复活系统,如:医疗系统。(二)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和闭合系统。开放系统是指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和环境的交往是通过输入、输出和反馈来完成的。闭合系统是指不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绝对的闭合系统是不存在的,只是相对的、暂时的。1、输入物质、能量或信息由环境进入系统的过程。2、转换系统对输入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处理和转换过程。3、输出系统转换的结果进入环境的过程。4、反馈系统的输出部分再返回系统并影响系统的过程。(三)按系统的运动状态分类系统可分为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动态系统是指系统的状态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系统。静态系统是指系统状态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系统。绝对的静态系统也是不存在的。三、系统的基本属性(一)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要素功能之和,具有独立要素不具备的影响功能。要增强系统的整体功效,就要提高每个要素的素质,充分发挥每个要素的作用。(二)相关性系统各要素之间是相应联系的、相互制约的,任何要素发生了功能或作用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各要素,甚至整体功能或作用的变化。例如,一个人的循环系统的改变,就会影响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三)动态性系统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具体反映在系统的应用、发展与变化的过程。系统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总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并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提出重点、难点,概述与护理相关的理论举临床实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教案续页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教学过程(四)层次性任何系统都是有层次的,较简单、低层次的系统称为次系统。较复杂、高层次的系统称为超系统。对于单一系统来说,它既是由一些次系统(要素)组成,同时,它自身又是更大系统(超系统)的次系统。四、一般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一)以系统的观点看人护理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由生理、社会、精神、文化等要素组成的系统。人体系统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又是一个开放系统,总是在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二)以系统的观点看护理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护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护理要适应变化主动发展;护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决策与反馈功能的系统,护士和患者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护士在基本要素中起支配、调控作用。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基本框架,护理程序是一种建立在开放系统中的工作方法,包含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一、需要的基本概念需要是人脑对生理与社会需求的反应。人类为了自身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产生一定的需求,如食物、睡眠、交往等。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就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健康状态,反之则陷入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中,导致机体失去平衡而产生疾病。二、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成五个层次,并用“金字塔”形状来加以描述,形成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一)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空气、水、食物、睡眠、排泄、休息等。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应首先给予考虑,又称最低层次的需要。(二)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指安全感、避免危险、生活稳定、有保障。生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安全的需要便愈发强烈。安全需要涉及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包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等。安全需要普通存在于各个年龄期,尤以婴儿期更易察觉。(三)爱与归属的需要是指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和支持的需要,包括得到和给予两个方面。当人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就会产生爱、被爱和有所归属的需要,若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孤独、空虚、被遗弃。(四)尊重的需要包括尊重、被尊重和尊重他人。尊重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产生自信,有价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讲解情境教学3教案续页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教学过程值和有能力的感受,从而产生更大的动力,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反之,则会使人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出现自卑、软弱、无能等感受。(五)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与满足程度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最难满足的需要。三、需要层次的基本观念1、这些需要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从低到高有一定层次,但不是绝对固定的。2、生理需要是最重要的,只有它得到满足之后,人才得以生存,然后再考虑其他的需要。3、有些需要需立即和持续予以满足(如空气),而有些需要可以暂缓(如食物,睡眠),但必须得到满足。4、需要的满足程度是逐级上升的,当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之后,就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通常是在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更高一层的需要才出现,并逐渐明显,层次越高越难满足,满足的方式也有差异。5、各层次需要可相互影响,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后,低层次的需要并未消失,只是对人行为的影响降低。6、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同一时期内,个体可存在多种层次的需求,但只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个体的优势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7、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健康密切相关,生理需要的满足是生存和健康的必要条件,有些高层次的需要虽然并非生存所必需,但能使生理机能更加旺盛。四、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应用在护理实践中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指导护理工作,有助于护士识别服务对象未满足的需要,找出护理问题;充分理解整体护理的意义,满足服务对象不同层次的需要;按照需要层次排列护理问题,根据轻、重、缓、急安排护理措施。(一)生理的需要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各种生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了解患者的生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满足,是护理工作的特点。1、氧气缺氧、呼吸道阻塞2、水脱水、水肿、电解质絮乱、酸碱失衡。3、营养营养不良、肥胖、消瘦、不同疾病的特殊饮食需要。4、体温过高、过低或失调。5、排泄腹泻、便秘,大小便失禁。。6、避免疼痛各种急、慢性疼痛。7、休息和睡眠疲劳,睡眠形态变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举例临床实例,重点讲述4教案续页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二)安全的需要患病时的安全感会降低,包括寂寞和无助感;对各种检查和治疗产生恐惧和疑虑;对医护人员的技术不信任以及担心经济负担;怕被人遗忘和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等。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入院介绍和健康教育,避免各种损伤因素,提高治疗护理水平,增强患者自信心和安全感。(三)爱与归属的需要患病时,此需要表现得更加强烈,患者希望得到亲人,朋友和周围人的关怀、理解和支持,也为自己不能像健康时那样施爱于人而痛苦。护理人员要使患者感受到关怀与爱心,同时,要加强同家属、亲友的沟通,满足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四)尊重的需要疾病可导致个体某些方面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影响自尊需要的满足。护理人员应注意帮助患者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是被他人接受的,如对患者礼貌的称呼,尊重患者的隐私,理解和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五)自我实现的需要疾病造成的个体暂时甚至是长期的丧失某些能力,会严重影响自我实现的需要。护理人员应让患者参与到护理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个性追求,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战胜疾病,为达到自我实现而努力。总结内容,理顺思路,复习重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