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检测第2课时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无限精彩在大家组对点练对点提示:1~3君主专制;4~5中央集权;6~8选官制度1.(2014·济南检测)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解析本题考查对三省六部制影响的理解能力。隋唐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答案C2.(2014·青岛一中模拟)关于明朝的内阁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由明成祖设立,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B.入阁官员最初是从身份低微的士人破格选用的人才C.由于担心威胁皇权,明朝皇帝曾以司礼监加以牵制D.它的设立,说明专制时代晚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成员一般是皇帝的亲信大臣,而非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的人才。故答案为B项。答案B3.(2014·菏泽一中模拟)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加强了内阁的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军机处设置的作用。军机处的设置使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无限精彩在大家人裁决,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结合材料可知军机处设置强化了皇权,也有力的防止了大臣专权。答案A4.(2014·河南洛阳模拟)《汉书·诸侯王表》载,武帝时作“左官之律”。注曰:“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为左迁。仕于诸侯为左官也。”官吏违反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左官犯罪,加重处罪。这一规定实质上反映了()。A.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汉代存在严格的尊君抑臣等级思想C.武帝意在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D.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依据材料可知:A、B、C三项均和材料有关,但是只反映了表面现象,此律的制定主要服务于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实质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5.(2014·聊城模拟)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形成区域性管理中“山河形便”的惯例。自元代始,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确定行省区划。元朝这样做的目的是()。A.犬牙交错,便于中央集权B.打破传统,创新政治制度C.管辖边疆,提高行政效率D.州县合并,减少财政开支解析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治南的局面。从而使地方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由此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项。答案A6.(2014·广东百校联考)“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无限精彩在大家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察举制D.科举制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主观性太强”可以排除A、D两项,由“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可以排除B项。汉代察举制下,由地方郡国官员推举人才,选官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容易任人唯亲,故选C。答案C7.(2014·潍坊模拟)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这一制度的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下列制度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科举制解析钱穆在这段文字中论述了中国古代政治上规定着哪种人才可参加政府,一国的政权,究竟该交付与哪些人。他认为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是中国政治制度很重要的问题。据此本题应选D项科举制。答案D8.(2014·江苏南京调研)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D.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解析据材料中“平民社会,穷苦子弟,……也可跃登上第”分析,说明平民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后也可以提高社会、政治地位。答案BB组提升练无限精彩在大家.(2014·临沂质检)(某朝)“在祖宗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这样做的结果是()。A.兵将分离,将不专兵B.以文制武,增强军力B.大将兵权,削弱殆尽D.强干弱枝,内外相维解析宋太祖改革,吸取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教训,“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分割统兵将领的兵权,使得兵将分离,将不专兵,加强中央集权。答案A10.(2014·山东莱芜一中月考)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解析从材料“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以看出,行省的权力相当大,负责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权力。答案B11.(2014·潍坊模拟)《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不能说明清初()。A.皇权空前强化B.皇权受到牵制C.部分制度承袭前朝D.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解析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军国大事交议政王大臣会议裁决,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牵制。清雍正时,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达到顶峰。答案A12.(2014·滨州模拟)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明清的科举制度,就无限精彩在大家其制度的严密性、规范性来说,堪称完备。八股取士,实际上是古代科举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技术手段上,达到了古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然而,随着封建政治的僵化,八股取士也同思想禁锢结合为一体……”据此,你认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最值得肯定的时期是明清时期B.八股取士因其规范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C.八股取士同思想禁锢结合为一体,应彻底批判D.八股取士有很大的弊端,但也有合理的因素值得借鉴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同思想禁锢结合为一体”体现了八股取士的弊端;“就其制度的严密性、规范性来说,堪称完备”体现了八股取士的可取之处。故答案选D项。答案D13.(2014·泰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宋朝的发展轨迹上,承载着晚唐五代以来太过沉重的历史教训。“祖宗之法”立意于防范“意外仓促之变”,以制度的平缓调适保证政治的稳定。这一方针,有效地杜绝了内部的重大变局,使得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无限精彩在大家有出现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而成功者,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创新与守旧,从“祖宗之法”看宋代的政治基调》材料三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1)材料一中,从图一、图二到图三表明我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是如何贯彻“防范意外仓促之变”方针的?并简要评价实施这一方针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的主要特点。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问,分析三幅图片可知,图一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图二是秦朝的郡县制,图三是汉初的郡国并行制;第(2)问,第一小问,实际考查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第二小问,主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从地方机构、权力、义务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加强中央集权,奠定地方制度基础方面回答。答案(1)变化:由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秦朝的郡县制,再到汉初的郡国并行制。(2)贯彻方针:采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削弱地方权力。(若答出相对应的具体措施亦可得分)评价: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但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统治危机。(3)特点:行省是元朝地方常设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权力受中央节制;权力较大;行省聚集境内财富供中央需要。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元朝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正式名称对后世影响深远。14.(2014·潍坊调研)科举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无限精彩在大家题。材料一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及爱国、正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材料二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明史》卷七十《选举二》材料三(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1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1)有学者认为:“历史地看,科举制的出现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根据材料一,你如何理解这一“合理性”?(2)根据材料二,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这种变化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变革科举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及爱国、正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无限精彩在大家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概括总结。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从考试内容和文体方面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在政治上有利于加强皇权。第(3)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清末变革科举的措施首先从考试内容上变化,直至废除科举考试。“影响”主要从教育近代化、培养近代人才方面谈。答案(1)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