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7讲,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知识梳理一、辛亥革命1.历史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认识到应该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2)清政府打着“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3)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4)革命组织的建立: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①兴中会成立,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905年,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②中国同盟会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机关报《民报》。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由黄兴领导,后失败;保路风潮——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2.主要进程(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地区发动起义成功,并成立了湖北军政府。(2)中华民国的建立: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④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帝制的终结:1912年2月,⑤宣统帝下诏退位。(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3.历史意义:是一次伟大的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⑦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⑧资产阶级共和国;使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社会生活移风易俗。【易错扫描】(1)辛亥革命结束的是中国的封建帝制,而非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2)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中,“鞑虏”指满清贵族而非帝国主义。(3)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两大革命任务,二者关系不能颠倒,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富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专制,近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推敲细节】中华民国与清政府的区别: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归纳总结】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原因:(1)同盟会的成立,有了公认的领袖孙中山。(2)有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革命活动不再分散。(3)有了统一的革命纲领、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三民主义。【轻巧识记】三个词语概括《临时约法》的内容:(1)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2)主权在民即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自由平等包括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国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三权分立包括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体制和责任内阁制。核心突围技能聚合一、关于辛亥革命的结局,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对此,你的认识如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制度“有名无实”短暂的“春天”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史料链接材料一民国初国歌歌词: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学习探究材料一歌词的意境体现了向西方学习、建立民主共和新国家的时代精神,以及为新生民国荣耀,为世界和平祈祷的情怀。说明中华民国应时而生,虽然缔造艰难,但明显体现了辛亥革命破旧立新的历史功绩。材料二主要说明民主共和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失败了,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归纳总结】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的原因:(1)君主专制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主要特征是君主专制、独裁。自秦以来形成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到明清时期得到高度发展,其结束的标志是辛亥革命后清宣统帝退位,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共和制(旧中国也没能真正实现)。(2)封建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还包括经济制度、土地制度、思想意识、文化体系等。自战国以来,封建制度逐渐确立,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辛亥革命只是改变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其结束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从经济上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了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二、五四运动1.背景:一战期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独霸中国;⑩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主要过程(1)前期:北京的学生进行罢课。后期:上海出现“三罢”斗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结果:(1)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2)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影响:(1)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先锋是青年学生,主力军是工人阶级。(2)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3)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易错扫描】(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领导者是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中国共产党,因为当时中共尚未成立,其主力是工人,所以它具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特点。(2)不能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应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知能拓展】五四运动爆发的深刻社会根源:(1)从国内来看: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继续为维护共和而斗争,群众性的局部斗争也不断发生;以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广泛开展,各种进步报刊应运而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壮大,工人阶级的觉悟不断提高,自发的经济斗争不断发生。(2)从国际上看: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略中国,中国人民“抵制日货”“爱用国货”“不忘国耻”等民族意识觉醒;俄国十月革命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给被压迫的劳工指明了斗争的方向;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迅速点燃了国内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烈火。二、五四运动有哪些重要历史功绩?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功绩:(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五四运动使广大知识青年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阶级和组织准备。(3)五四精神影响深远。五四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精神是中国民主革命精神的源头,也是今天应该继承和弘扬的革命精神之一。(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运动中无产阶级充当主力军且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2.原因:(1)从领导阶级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2)从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他们指导五四运动的武器,已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3)从革命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4)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史料链接:材料一夫和议正开山东问题,由我与日本直接交涉。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奴隶我、牛马我,而不作一声之呼救乎。——《北京学生界宣言》材料二据顾会长云:已经教育会长黄纫之代表请护军使代电中央,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准曹、陆、章辞职,并恳从宽免拘学生。军使未允。遂用商会,教育会名义,自行分电政府要求一切。至劝商开市一节,须俟北京复电再议云云。本日各工厂相继罢工,电车已停,地方尚静。——徐国梁报告上海工人相继罢工代电材料三曹总长、章公使、陆总裁均经奉令免职,京校风潮已平,秩序渐见恢复。部中正在与各校筹商,收束整理之法。惟此次学界,播荡累月,各校校务停顿已久,教授管理,不无旷弛。亟应妥筹善后,设法整理,以斯回复原状。——江苏教育厅为曹章陆免职转饬复课代电(1919年6月12日)学习探究材料一主要记述了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北平学生率先进行抗争;材料二记述了学生的爱国运动、商人罢市和工人罢工;材料三记述了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这三个卖国贼的职务被罢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第三单元第8讲的反帝爱国运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三罢斗争涉及全国,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辨析提高】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点领导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目标前途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前途是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群众基础广泛的群众基础缺乏群众基础革命范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基础练习:1.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四万万人效忠”和所学史实可知,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孙中山先生强调的“忠”并不是对君王的愚忠,而是号召中国民众要忠于祖国,爱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的是要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强的民族意识。D2.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大地上都发生了大规模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D.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解析]依据题干时间信息“1851年”“1911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场运动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受到了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辛亥革命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影响。本题选C项。C3.梁启超认为,中国人“国民自觉”应包括“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这两层含义。以下事件中,最能体现这种“国民自觉”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国民自觉”应该包含群众广泛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主义、反外来侵略革命;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帝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五四运动是最具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习题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06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的演说中说:“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孙中山主张建立()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议会君主制D.君主专制政体[解析]材料意思很明显,孙中山认为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民主政治的道路,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A2.“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