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潜在题型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题——表达是花,生活是土感知高考脉动[考点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2006·江苏)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①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②今天我为大家当导游,感到很荣幸。③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④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⑤苍松翠柏环抱着它,⑥霞光丽日辉映着它,⑦青山绿水依傍着它。⑧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⑨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⑩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⑪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⑫重温先生的教诲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处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⑦处与⑥处对调,或⑥处与⑤处对调。⑩处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解析注意用语得体、连贯,旅行团成员主要是台湾省的中学生。2.(2007·江苏)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而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要求:(1)切合原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不要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2)“○”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3)“○”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4)无家可归的“○”字,盼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解析要求运用生动形象的句子,可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切合原意。3.(2008·江苏)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赞成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质疑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超过30个字)答案赞成者的理由: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质疑者应针对赞成者的理由反驳,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准确审题,把握所写句子的语气和句式特点。4.(2010·江苏)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1)“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安徒生,《海的女儿》。(2)示例:愿上海世博会像我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愿中国小朋友像喜爱我一样喜爱上海世博会。我来到上海世博会,仍然生活在童话之中。上海世博会为我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解析(1)文学常识要准确记忆、正确书写。(2)内容要围绕“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紧扣“小美人鱼”(外国人、童话人物)的身份,不超过30个字。5.(2011·江苏)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1)姓名:________作品名:________(2)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夏瑜《药》(2)示例一:回首辛亥,让我们恭敬地拿起坟前的白花,敬献于烈士的墓前。示例二:继承先烈之遗志,光大志士之精神,为中华复兴而奋斗。解析(1)只要知道鲁迅的小说《药》,便可轻松作答;(2)可从两方面作答: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栏名为“辛亥英烈”,因此按语的着眼点应为“纪念”(可谈纪念的目的、意义、方式等);扣住鲁迅的《药》,可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比如小说结尾的白花)、作品主题(唤醒民众)等方面着手。6.(2013·天津)下面这封信有四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其中的三处。××学兄: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再三,激动不已。你的诗构思巧妙,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只是个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合韵律,我冒昧地作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3顺祝夏安!弟××2013年6月6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称谓“××学兄”没有顶格。②祝语“夏安”没有顶格。③“寄呈”不得体。④“雅正”不得体。解析本题考查应用类文体格式和语言得体等内容。本文属于书信,称谓和祝语都要顶格,用语要符合人物身份,语言要得体。“寄呈”“雅正”是敬辞,用于对别人。7.(2013·湖北)有媒体统计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作家郭敬明2012年度的作品总销量,发现前者的总销量远低于后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显示,2012年度小说类图书的销量冠军仍然是郭敬明的作品。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简要点评。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3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两位作家的读者群体不同,不能也不应在销量上简单比较。(示例二)销量与作品的文学价值不能画等号,这两位作家各有千秋。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该题不回避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回答时,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写出自己的观点,其次要注意题中的简明、得体和字数要求。8.(2013·重庆)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心头常亮红绿灯安全行驶伴人生(2)爱妻爱子爱家庭无视交规等于零(3)实线虚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该题针对社会热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将语文生活化,/题目也更加灵活。注意“简明生动,幽默警醒”的提示语及对字数的限制。语言表达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各语言表达考点的要求和解题方法(一)语言简明1.要求4(1)简洁:①不要在句中同时出现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②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词语,③尽量使用替代性词语。(2)明确:①避免晦涩,②避免歧义。2.解题方法(1)删除重复赘余,避免语言啰嗦。方法有:①分析句间关系,找出句子自身的主干和枝叶,删除赘余词语和语句;②把握文段主旨,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2)消除歧义,避免误解。这一点与“辨析并修改病句”内容、方法相同。(3)在综合性试题中常以字数限定来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故可用以下办法:①采用合称或缩略语,如“李杜”“WTO”“GDP”等。②用简称,如“京沪”“欧盟”“教科文”等。③用文言词语代替白话词语,如“到达”可用“抵”代替,“高兴”可用“悦”代替等。④运用数字缩略,如“三苏”“唐宋八大家”等。⑤正确使用代词,如“它”“其”等。示例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夏天到了,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的①食品,外出就餐的②频率也③高了,这④都将⑤给肠道传染病的⑥发生埋下了隐患。某市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9%的⑦痢疾患者有过⑧不洁饮食史,他们食用的⑨不洁物多为不干净的⑩熟食、冷荤或剩米饭等;从饮食地点看,51%的患者曾在外就餐,13%为⑪有野炊经历。(1)必须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①⑧可有可无;⑤“将”与后面“埋下了隐患”矛盾,应删去;⑪“为”后有动词“有”,“为”多余,应删去。答案(1)⑤⑪(2)②③④⑥⑦⑨⑩(二)语言连贯1.要求(1)保持话题的一致性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影响到语意的连贯。(2)保持结构、句式一致5结构、句式的一致性表现在:①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②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合说还是分说,也会涉及连贯问题;③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注意不到这一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3)保持前后照应前后照应包括内容上的前后照应和语序上的前后关联。(4)保持情景(境)一致这一点主要是指写景抒情的文字,语言带有情感,文字中所渗透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憎,或褒或贬,或激昂或沉郁;文字所描写的景象或繁盛或凄凉,或热烈或肃杀。这就要求上下文在整体上做到情感、意境保持一致。2.解题方法(1)通读文句,大体把握①大体把握说了什么,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话题有大体印象。②大体把握怎么说,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层次有大体印象。(2)根据印象,回头审视在通读文句获得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仔细审视文句,把能确定的东西确定下来,这里,关键的第一步是确定第一句的位置:哪个句子应排在第一位。如果是嵌入式、衔接式,确定首位,必须要“瞻前顾后”。(3)找过渡句,辨关联词这步工作做好了,全段的层次和句子的大致顺序就能定下来。(4)先易后难,先分后合把一眼能看出其联系紧密,无疑应按先后顺序放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先组合成一个一个的小块,再审视这几小块的逻辑条理,得出正确的排序。(5)进行检验,重新审视通读排好的语段,看看个别句子是否顺畅,进行检验。一般来说,排序题关键在一两句的顺序。若发现排好的语段个别语句不顺畅,则要重新审视。示例(2011·山东)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6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解析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全段依照总—分—总的思路展开。⑥②为总说(由“固然”到“不过”);①③⑤为分说(“有一些……可以”“有一些……却无法”“还有一些……完全不能”),由浅入深;④是总结性文字(“总之”)。答案⑥②①③⑤④(三)语言得体1.要求(1)用语要看对象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