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与验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目录开幕辞张世煌闭幕辞张世煌代闭幕辞—加入WTO以后玉米育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政策性变化张世煌1.玉米的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张世煌2.玉米的轮回选择与群体改良法张世煌3.利用外来种质的技术和方法张世煌4.利用配合力和SSR标记对热带和温带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番兴明谭静5.玉米杂交种和亲本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吴渝生郑用琏杨文鹏6.优质蛋白玉米(QPM)选育方法和发展策略李明顺,张世煌,李新海,田清震,白丽2开幕辞张世煌(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AMBIOENT-中国实验室北京100081)我代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诚挚地欢迎各位专家来到北京,参加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与CIMMYT联合举办、由AMBIONET中国实验室和四川实验室共同承办的玉米生物技术和育种技术高级研讨班。为什么要举办这次培训研讨班?有两条基本原因:一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自1998年4月以来承担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亚洲玉米生物技术协作网(AMBIONET)中国项目,建立了AMBIONET-中国实验室。2000年,四川农业大学也参加中国项目,建立了四川实验室。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要求,每个国家的课题组应举办一次技术培训班。原定在2001年11月举办,但由于国际局势的影响不得不改变计划,推迟到现在举办。根据修改后的计划,我们没有安排国外专家前来授课,而是针对各省的玉米育种专家或学科带头人进行培训,目的是在调整研究课题时,正确地把握方向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换句话说,正确地把握改革方向。二是提高玉米育种界的理论水平。通过对国内外的大量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我们注意到我国育种家培育了一大批优良杂交种。杂种优势的应用水平在世界上是比较先进的;但是这些品种的技术含量还比不过发达国家,比不过西方跨国公司的育种水平,尤其是通过自主力量应变环境逆境,大量培育突破性品种的能力还很低,种子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很微弱。在国内横向比较,玉米的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落后于水稻、小麦和大豆。在育种研究方面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个地区一直是我国玉米育种技术创新的策源地,而另一个地区是产品创新基地,商业育种的条件比较好,这两者至今尚未统一起来。这些需要通过提高科技人员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来逐渐予以改变。在李竞雄院士的领导下,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界的专家学者长期刻苦攀登和协作攻关,在利用杂种优势的育种实践和学术研究方面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成功地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最近若干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玉米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继续向前推进,在杂种优势的遗传原理、基因作用、玉米生物技术、品质改良技术、抗逆性育种和种质资源的评价与改良技术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获得了不少新知识。但是我国玉米育种界的理论研究和指导思想却未能与时俱进,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推广和利用杂种优势技术,玉米生产发展得非常迅速。他们已经成功地缩短了与中国的技术差距。在玉米抗病育种、抗逆性育种、种质资源、品质改良和生物技术领域发展得很快,而我们却发生理论滑坡。这可能是在经济转型的初期阶段发生的必然现象,但作为科学家不应该熟视无睹,要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及时推动public(政府行为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结构的调整,要继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带动种子产业发展,提高我国种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2000年举行的全国玉米杂种优势利用与种质扩增、改良、创新技术研讨会期间,有专家提出,新时期我国玉米育种的技术思路是每年把先锋公司的杂交种拿过来,然后选二环系。作为商业育种的技术策略之一本无可厚非,但作为玉米第二大国的育种技术路线和创新方向,则是缺乏理智的。这反映出,我国玉米育种界确实发生了理论、技术和思维方式的严重滑坡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作物育种研究方向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1)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与创新。2)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这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3)重点发展应用生物技术,这是调整种子产业结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诱导因素。种质资源的扩增是基础,改良是关键,创新应用是目标。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技术路线。材料创新是种质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不应该片面地渲染某一点,而忽视其他方面。3农产品贸易和流通所面临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商品质量、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卫生品质(即食物安全性)。某些农产品还有耐贮藏、耐运输的特殊品质要求。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开发与应用,再次诱导了种子产业的大规模结构调整。我国种子产业尚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初期,面对西方跨国公司的强大技术优势,我们的竞争实力还很弱。为了提高明天的技术竞争力,今天就必须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在生物技术领域,我国做了大量前期研究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在不利的外部因素逐渐排除以后,现代生物技术必将迅速地大规模用于商业化生产。当今作物育种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是种质资源和抗逆性。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条件普遍较差,土壤贫瘠,施肥量不足,缺少灌溉条件,经常遭遇干旱威胁,而且生产成本较高,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当前,作物育种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耐旱性和耐低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属于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与创新范畴,也包含技术创新和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玉米育种的商业化技术转移和种子产业的商业化运作是目前阶段种子产业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种子产业结构调整的诱导因素就是技术进步和成熟技术的商业化转移。这种发展潮流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种子产业制度创新需要三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即:较活跃的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及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大量非政府资金投入农业技术领域。在我国,这三个条件已经具备,因此产业制度创新就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几年前,我们把上述三个技术创新方向与产业制度创新概括为3+1的发展战略。这次研讨班包括以下内容:先用两天的时间安排玉米生物技术讲座,再用一天时间安排玉米杂种优势与种质扩增、改良、创新技术讲座,最后用一天半时间举行生物技术研讨会,种质扩增、改良研讨会和优质蛋白玉米协作会议。内容涉及转基因操作技术原理和基础知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技术原理、植物品种保护和种子质量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设、抗逆性育种、面向商业化的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技术、α-Lattice试验设计(不完全区组设计)等。我们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培训研讨班,经验不足。请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和改进工作,更好地为大家服务。通过这一系列研讨,创造一次交流机会,包括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新经验,玉米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成绩、存在的障碍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石德权先生不久前在山西考察商业育种时讲了一段话,很有启发,即:育种研究首先要有好的思路,才有正确的设计,然后才有好的产品。通过好的产品来验证你原来的思路。思路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玉米育种水平,就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我建议,育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专家有针对性地到国外去学习、考察。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习考察团,赴美国和CIMMYT参观学习,开阔视野。通过考察、学习、比较,寻找差距,增强危机感,增强竞争意识,认清玉米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方向,提高科技意识,树立科技体制改革的信心。在这次培训研讨班结束之前,还将举行QPM协作会议,交流育种知识和发放育种新材料。育种工作者要尊重知识产权,合理使用这些育种材料。在过去4年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玉米研究室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调整研究方向和改革内部机制等方面有明显的变化,在基础性研究和基础性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归纳起来,我们的经验可概括为四条,一是来自农业部、农科院和作物所领导的强有力支持,使我们坚定了改革方向,二是搞好内部团结,三是理论先行,带动技术、材料和方法研究,四是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体系。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与中央科研单位、大专院校、CIMMYT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种质创新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公司企业在产品创新和产业化领域的合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向全国玉米科技界提供理论、技术、种质资源、信息、国际合作和人员培训方面的服务与支援。4在本次研讨班召开之际,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应用生物技术中心主任Hoisington博士、AMBIOENT项目总协调人Luz博士、玉米项目主任Pandy博士,玉米首席科学家Vasal博士都以各种不同方式对研讨班给予热情支持,并提供了部分经费,在此对CIMMYT的支持表示忠心感谢。在过去几年里,全国各地的省农科院和农业大学的玉米遗传育种和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及行政领导机关的同志们给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提供了许多诚恳的帮助和支援,在此表示忠心的感谢。希望我们继续加强合作,为我国玉米科学的发展,为种子产业的兴旺发达贡献力量。2002年12月2日于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5闭幕辞张世煌(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AMBIOENT-中国实验室北京100081)各位专家,2002年全国玉米生物技术和育种高级研讨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即将结束,总的来说进展很顺利,圆满地完成预定的任务。我们听取了生物技术专家、学者的报告,对植物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有了初步了解,又进一步研讨了玉米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在参观实验室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介绍了不同层次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人员培训计划。我们还讨论了玉米杂种优势和种质扩增、改良、创新的内在联系及其在育种方面的应用。玉米的品质改良和抗逆性育种是今后作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这牵涉到种质研究、生物技术和其他现代育种技术的紧密结合。希望这次研讨班将促进我国玉米生物技术研究、品质改良和抗逆性育种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提升我国玉米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商业育种的迅速发展。科学家要以天下为己任,有一点历史责任感和荣辱感,关心农民的疾苦,关心国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提倡育种家要学习理论知识,指导育种实践和技术创新研究。我国的育种科学研究,不但要在实践方面继续保持较先进的水平,还要在基础性研究方面追赶世界先进。我们所开展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推动玉米育种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研究水平服务。同样,举办培训班或任何会议,是要讨论实际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不讲究排场,不搞空洞无物的大场面,更不搞两手空空,欺世盗名。要提倡优良风气,反对不正之风;尊重知识产权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坚决抵制盗窃、抄袭和剽窃行为;要加强合作与沟通,反对恶性竞争。要让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如过街老鼠,在科学家的队伍里无处藏身。这次培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