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专题三:生物与环境第一讲认识生物与环境考点1:生物的特征1.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珊瑚C.钟乳石D.石头上的青苔2.下列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繁殖后代3.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A.大肠杆菌B.变形虫C.酵母菌D.绿脓杆菌噬菌体4.“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考点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5.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6.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7.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依赖环境C.环境改变生物D.生物改变环境考点3: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8.在我省生长着外来物种薇甘菊,它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的关系是()A.竞争B.捕食C.寄生D.共生9.“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揭示的生物间关系是()A.合作B.捕食C.竞争D.共生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由细胞构成C.生物都能繁殖后代D.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2.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惊弓之鸟B.蜻蜓点水C.杯弓蛇影D.望梅止渴3.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不断长高的钟乳石B.会踢球的机器人C.焰火绽放的礼花D.生石花4.“植物受阳光照射,制造有机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现象说明了()A.生物的生活需要光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D.生物的生活需要空间5.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B.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生活的环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6.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7.在沙漠地区,生存的生物种类非常少,影响生物在此生存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D.土壤8.每年夏季,为了使鲍鱼更好地生长,莆田市水产养殖户会把鲍鱼运送到北方海域避暑。采取这种措施考虑到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空气B.温度C.水分D.阳光9.在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茎长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土壤中的含氧量D.水第2页(共8页)10.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11.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13.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A.所有的环境因素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C.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D.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一切因素1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B.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C.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D.干旱会使植物萎蔫15.藏羚羊群居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荒漠、冻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每年的冬末春初是藏羚羊的发情期,在此期间,雄性藏羚羊之间会有激烈的争雌现象。这说明同种生物之间()A.既有互助又有斗争B.既无互助又无斗争C.只互助不斗争D.只斗争不互助16.成语、俗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的词组或短句,其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大树底下好乘凉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鱼儿离不开水17.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18.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20.下列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法国梧桐的叶在冬天纷纷凋落B.松树在冬天生机勃勃C.蚯蚓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D.白化苗的叶变为白色21.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22.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地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3.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A.互生B.寄生C.共生D.腐生24.(2014年福建泉州)“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豆田里杂草丛生影响豆的产量,草与豆苗之间的关系属于()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二、非选择题27.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该诗句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该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________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________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________。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讲生态系统考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1.具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并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第3页(共8页)2.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因素3.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走,这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中()A.生产者过多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D.很少分解者考点2: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牛→虎B.草→兔→鹰C.蛇→青蛙→昆虫→草D.鼠→蛇→鹰5.请你数一数下图食物网中共有几条食物链()A.3条B.4条C.5条D.6条6.在食物链a→b→c→d→e中,消费者是指()A.abcdeB.abcdC.bcdeD.e7.学校生物小组对某池塘进行科学研究,发现池塘中的一些鱼类能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三者的数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所有完整的食物链(用题干中的名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代表浮游植物的曲线是______(填序号)。(3)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8.下面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树、草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__________,兔为消费者,[C]为__________。(2)树、草、兔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C]把它们分解为二氧化碳、[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3)在光照下,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____。考点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9.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B.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D.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嫩江中所有的鱼B.龙沙公园里的所有植物C.一片草原D.森林里所有的蘑菇2.巢湖享有“鱼米之乡”的盛誉。下列叙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湖中的水B.湖中的大闸蟹C.湖中的芦苇D.湿地风景区3.校园中绿地生态系统中的蚯蚓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枯枝败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A.非生物的物质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4.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将国宝“汗血宝马”作为友谊的使者赠送给我国。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捕食者5.被称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6.韶关的北江河里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鲫鱼B.浮游动物C.水藻D.淤泥7.在地球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之中,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8.沼泽属于下列哪一类生态系统()第4页(共8页)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9.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国目前有2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海阳市小孩儿口湿地公园是其中之一。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D.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10.在寒温带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叶,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并不感到缺氧,原因是()A.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B.其他地区的植物释放的氧气可以流动到这里C.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下降D.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氧气,储存到冬季用11.在食物链“小麦→蚜虫→瓢虫→食虫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食虫鸟B.瓢虫C.蚜虫D.小麦12.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B.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就越多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能自动调节恢复D.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13.“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事实可以说明微生物能()A.参与蒸腾作用B.促进物质循环C.阻止能量流动D.进行光合作用1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A.非生物成分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15.在某一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BCD16.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μL·L-1)0.0570.51680.3917.下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