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解决方案第三阶段.中考技巧提升.讲义版Page1of15中考技巧提升类型一动点与函数图象常用技巧(排除法、动点趋势法、特殊值法、解析式计算法)☞判断选项的不同之处,使用排除法。选项中给出的特殊点、特殊坐标和数字、给出的不一样的地方,用比较法排除即可;或取图象上的点带入计算;注意看动点横坐标或纵坐标的的取值范围☞根据动点的运动轨迹去判断,可以取起始点、终点、中点的特殊情况判断或取值计算☞若实在判断不了函数图象,则可求出函数的关系式;☞注意出现动点时,要标出动点走过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再去找关系,常用勾股定理和相似来求动点解析式☞区分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要看变量的个数,若变量个数为一个则常为一次函数,若变量个数为两个则常为曲线。若两个变量的增减性是一样的,则为开口向上的曲线,若不一样则为开口向下的曲线。若不含变量的就是常数即为平行坐标轴的直线。【例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60°,AB=DC=2,AD=1,R、P分别是BC、CD边上的动点(点R、B不重合,点P、C不重合),E、F分别是AP、RP的中点,设BR=x,EF=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yx321OO123xyyx321OO123xyABCD第一部分选择FERPBCDA中考解决方案第三阶段.中考技巧提升.讲义版Page2of15类型二展开图、折盒子问题☞考试时备一个正方体橡皮,以便解决这类问题☞考试时也可以用排除法进行解题类型一数列规律探究题(待定系数法、推算规律法)常见数字规律:☞数字成等差数列:差为a则定为an,然后匹配第一个数常用公式:第n项为11naand或nmaanmd,项数11naand前n项和公式为12nnaanS或112nnnSnad例:如2、5、8、11、14……(3n-1)(当n为1时,3-1=2,故为3n-1)☞数字成等比数列:商为a则定为na,然后匹配第一个数常用公式:第n项为11nnaaq或nmnmaaq前n项和公式为111nnaqSq1q或11nnaaqSq1q例:如2、6、18、54、162.……123n(当n为1时,11232,故为123n)☞常见数列:正方形数(2n):它所对的项数的平方,如1、4、9、16、25.……类正方形数(2na):它所对的项数的平方±某个数,如2、5、10、17、26.……三角形数(12nn):它所对的项数乘以项数数加1的一半,如1、3、6、10……兔子数:前两个数字之和,如1、3、4、7、11、18、29、47.……燕子数:前两个数字之积再除以2,如2、4、4、8、16、64.……1、0、1、0、1、0、……的规律:第n项=(1)[(1)1]2n-1、1、-1、1、-1、1.……的规律:第n项=(1)n填空中考解决方案第三阶段.中考技巧提升.讲义版Page3of15类型二周期规律探究题:☞周期规律:n周期=组数…余数余数为0,则为该组中最后一个,余数为1,则为后面一组中的第一个,余数为2,则为后面一组中的第二个……☞余数小于周期数,余数为k,k小于周期,则为后面一组中的第k个.☞在进行计算时,不可将被除数与除数进行约分,否则会改变余数!☞算完之后,一定要验算类型三几何变换☞常考的是几何的旋转、对称、与折叠(勾股),常用相似解决题型一四边形(备注:常见类型是梯形或四边形计算类型题)☞四边形常用辅助线:①作高→常作三角形高、四边形高,构造特殊三角形②连线→构造特殊三角形☞梯形常用辅助线:①作高→求长、求面积、看见特殊角②平移对角线→已知或求对角线长、对角线互相垂直、上下底之和③平移腰→边的范围、上下底之差、构造△☞注意事项:本题难度不大,注意书写不要跳步,答案要计算正确,用时不要超过5分钟题型二一次函数(备注:常见于16或17题)☞注意事项:第一问切忌答非所问,第二问常需要分类讨论①求点坐标时,先设点坐标,再根据实际情况列方程求出即可②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时,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此时要注意未知数自身的取值范围122mm>时,m的取值范围,可以看作是一次函数22ym大于反比例函数1ym时的m的取值范围③一条直线将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分成3:2的情况时,记得分类讨论解答中考解决方案第三阶段.中考技巧提升.讲义版Page4of15题型三圆(备注:常见于18或19题)☞常用辅助线1.连直径: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2.作垂线:出现等腰三角形做垂线、作垂直证半径3.连半径:连半径证垂直或☞思考方向4.圆中倒角,先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或圆心角间的转换,再考虑外角5.圆中求长,先考虑垂径定理,再考虑构造相似三角形或设未知量利用勾股列方程、射影定理或用等角替换三角函数值、比例方法。6.圆中计算:相似、勾股、三角函数题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类型题(备注:常见于23题)☞注意事项:7.“方程……有实数根”考虑分类讨论,是一元一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0),还是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8.“方程2(1)2(21)20mxm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注意除了△>0之外,还要考虑二次项系数≠0☞一元二次方程根(只要是一元二次方程,考虑二次项系数≠0)1.相反根:一次项系数为0,即0b2.有理数根:abc、、为有理数,且△为完全平方数(式),3.(负、非正、非负)整数根:(1)能用十字相乘或公式法求出两个根(分离常数法),分子部分不能有字母,再讨论整数根,并考虑根为正(负、非正、非负)数;(2)△为一次代数式时,如394=aaxa,要利用换元法,设94ak,得出294ka,将x中的根号和a替换,得出两个不含根号的解,再讨论整数根问题,方法同④;(3)若2=49a△且a为整数,则设2249ak,可得平方差公式展开,然后进行分类讨论出所有满足情况的整数即可,注意k≥04.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根大于2小于5,求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压轴中考解决方案第三阶段.中考技巧提升.讲义版Page5of15用十字相乘或公式法解出两根,有一根是常数不在大于2小于5范围内,另一根含有字母,即判断这根在大于2小于5范围内,解不等式,并考虑二次项系数≠0,得出结论即可5.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公共解,联立方程,得出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让新方程的△=0即可题型二函数压轴题(备注:常见于24题)☞求解析式:1.若已知顶点坐标,和抛物线上一点,可用顶点式求2.若已知两个交点坐标,和其他抛物线上其他一点,可用交点式求3.若已知三点坐标,可用一般式求即可4.若已知抛物线经过某点(原点),则可以带入直接未知量5.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成比例,则可以求对称轴☞含参数的二次函数几何意义1.a(二次项系数)决定着开口大小和方向,若二次项系数是用字母表示,则说明开口大小和方向都不确定。2.b(一次项系数)决定着对称轴的位置,及与x轴交点的位置,若一次项系数是用字母表示,则对称轴不确定,b为0时,对称轴为y轴,若与a成比例,对称轴也是确定的。3.c(常数项)决定着与y轴交点的位置,若常数项是用字母表示,则与y轴的交点位置是不确定的,c=0时,抛物线过原点。4.若给的抛物线解析式,a确定,bc、都不确定,则可以先画抛物线,然后画坐标系。因为开口大小确定,但是对称轴位置和y轴交点不确定。☞求长:用相似三角形(A字形和8字形及一线三等角模型)或勾股(两点间距离公式)来求线段长度☞求线段最值:设出点坐标,利用相似或勾股写出线段的代数表达式(见2013年西城一模),利用配方求最值(注意有范围式,要考虑范围)☞求周长最值:一类题是利用轴对称模型,一类题是转换成线段最值,方法同线段最值☞求面积最值:一类是利用割补法(1、切成两个部分求,2、补成大减小)表示出,再配方即可;一类是直接利用底乘高除以2求面积,转换成线段最值,求法同线段最值;一类是利用平行线转化面积,利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相切来求交点。☞动点问题:写出走过和剩下的路程,及思考动点运动的时间中考解决方案第三阶段.中考技巧提升.讲义版Page6of151.二次函数等腰三角形(注意:分类讨论!两条边分别相等)☞常见方法:①两点距离公式法(勾股):设出点坐标之后,然后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出线段长度,然后列方程分别相等。注意解方程很容易出错,一定要细心。②构造相似: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构造垂线,然后找相似三角形2.二次函数与等腰直角三角形(注意:分类讨论!三个角分别为直角)☞常用方法:①一线三等角模型(全等):过直角顶点过一条直线,过两个锐角作该直线的垂线作全等模型。一般做的这条直线为坐标轴的平行线②相似法或勾股法:表示出两腰,利用两腰相等求出未知数③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底边一半3.二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注意:分类讨论!三个角分别为直角)☞常用方法:①垂直斜率公式:两条直线若垂直,则斜率相乘等于1,补充斜率公式(11()Axy,,22()Bxy,):1212AByykxx(注意:减的时候顺序要一致)②一线三等角模型(相似):过直角顶点过一条直线,过两个锐角作该直线的垂线作相似模型。一般做的这条直线为坐标轴的平行线③勾股法:表示两点间距离公式出三边,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注意解方程很容易出错,一定要细心。4.二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注意:分类讨论!一般为两种情况:对应角不同)☞常用方法:①相似比例:设出点坐标,表示长度,然后根据相似比例列方程已知一组对应角相等,其他两组角分别互换对应相等5.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注意:字母的顺序中考解决方案第三阶段.中考技巧提升.讲义版Page7of15如果是以ABCD、、、这种是没有顺序如果是平行四边形ABCD,那么字母的顺序一定是ABCD有的注明的顺序是顺时针,那么逆时针就是错的!类型:三固一动、两固两动、一固三动、四动☞常用方法:①平行四边形公式(中点公式法):未知点的坐标为123123()xxxyyy,,注意(33xy,)为对角线顶点。三固一动可以用该方法,若是两固两动,则先设较为简单的动点,然后根据平四公式推出最后一个点的坐标(变量表示的),然后代入该动点的特征函数。②作垂线:过平四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作过对称中心的直线的垂线),构造全等6.二次函数与梯形☞注意:字母的顺序如果是以ABCD、、、这种是没有顺序可以是ABCDACBD、如果是梯形ABCD,那么字母的顺序一定是ABCD有的注明的顺序是顺时针,那么逆时针就是错的!☞常用方法:①联立法:因为梯形上下底平行,故根据平行算出直线解析式之后,然后和二次函数联立②等腰梯形时:利用两腰相等(两点间距公式求长),或作双高利用边相等,或两底脚相等利用三角函数,或利用对角线相等(两点间距公式求长)。③直角梯形时:常用作高7.二次函数与轴对称轴对称经典模型:☞①()PAPB最大/小值解读:对称轴为线段时,在两个端点处取到最大值对称,然后连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最小值时的情况中考解决方案第三阶段.中考技巧提升.讲义版Page8of15最大值PBAA'ABP最小值☞②PAPB最大/小值(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AB)解读:取线段的中垂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最小的情况线段连线的延长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最大的情况ABP最小值最大值PBA☞③PAB△的周长最小值解读:若一个动点,则对称一次若两个动点,则对称两次一个动点,最小值PBAA'BAP''P'P两个动点,最小值中考解决方案第三阶段.中考技巧提升.讲义版Page9of15☞④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小值解读:情况一、两固定点两动点,对称两次,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情况二、两固定点,定长度动线段,利用平移,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四边形周长最小值B'A'DCBA四边形周长最小值A''A'ABDC四边形周长最小A''A'DCBA☞⑤修桥问题:解读:两条动线段加平行线距离之和最短问题,利用平移,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BMNA'l1l2AM+MN+NB线段之和最短AM+MN+NB线段之和最短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