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1个农业劳动力养活的人口数量:德国:140美国:98中国:52010年,农业补贴占农业产值的比例:美国:48%;欧盟、巴西:24%;中国:20%农业补贴占农民收入的比例:美国:40%;中国:不到4%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英国:1811年33%;1831年25%;1851年20%目前为1.55%美国:1806年58.9%;1900年35.9%;目前2%中国:1991年59.7%;2001年50%;2011年34.8%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进行计算,截至2008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韩国差36年。农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出-中间投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约为美国和日本的1%。中国在2030年前后有可能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达到上世纪60年代农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收入情况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954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2012年日本农民年收入约合人民币49万元,其年收入甚至超过了国家公务员。2011年法国农民年收入人民币24.8万元一、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五、农业部开展的工作和相关政策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经验介绍一、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一)农民——身份,户籍为农业户口的人——职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工作的人——农民始终是一种身份与职业的混合体,即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人——7.30《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统一为居民户口一、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传统农民相对应一、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职业农民——以农业为职业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与兼业农民相对应一、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四)新型职业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强调职业属性,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强调行业属性,从事农业;——强调技术要求,不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而是文化水平、技能素质、经营能力相对较高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一、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韩长赋: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显著特征:——必须是市场主体:为市场提供农产品,追求利益最大化;——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终身职业等;——具有较高素质,能够承担重要的社会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环境负责,对后代负责,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依据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社会化分工,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等。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较为稳定的农业岗位工作,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劳动力。——主要包括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在经营性服务组织中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应职业素质和服务能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包括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跨区作业农机手、机防手、村级动物防疫员等。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产农业和城镇转移;——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业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2002—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36640万人—2577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000万人。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民兼业化越来越普遍,农业副业化越来越明显兼业农户已达90%,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占42.6%,工资性收入占45.3%,财产性收入占3.3%,转移性收入占8.8%。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务农劳动力年龄偏大,女性偏多平均年龄接近50岁,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5岁以上;妇女约占63%左右,日常在田间劳作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总体素质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近83%;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为7.3年;接受过农业技术教育的仅占5.6%;接受过农业培训的也只有12.0%。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继乏人问题严重。农业生产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占总数的75.9%,30岁以下只占总数的11.0%;70后不爱种地、80后不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社会广泛关注,现代农业发展躲不过、绕不开、回避不了——习近平:“谁来种地”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韩长赋:“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是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加快培育一大批爱农、懂农、务农的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农业农村工作中最具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和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任务。——2012: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2014: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重大意义——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关键在人;生产力三要素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农业。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重大意义——促进农民职业属性回归,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加快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与农民的素质紧密相关;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有直接关系;农民素质越高,精神追求的境界也就越高。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重大意义——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走上职业化路子;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重大意义——有利于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重大意义——有利于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形成保供增收长效机制。三、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靠我们在座各位)——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制度;——开展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社会服务“三类协同”培养;——实现初、中、高“三级贯通”提升。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三位一体”制度——教育培训作用:提高素质、技能、文化水平;必要性:全局和长远决定性作用?局部和短期促进作用!对象:务农农民、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农业后继者等;(18-60岁)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三位一体”制度——教育培训类型:留地农民、农业后继者、新型职业农民层次:职业教育(中、高),职业培训;内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技能、发展理念、职业操守等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三位一体”制度——教育培训形式:送教下乡、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全程、分段、参与、互动体系:一主多元、1+N+X条件:四个课堂师资:专兼职、农技人员、院校教师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三位一体”制度——认定管理必要性:找准对象、支持、服务原则:政府统筹、农民自愿、动态管理条件:地域、学历、技能、年限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三位一体”制度——认定管理标准:产业、规模(效益倒推)、效益、示范带动管理:主体、程序、退出机制、档案和信息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三位一体”制度——政策扶持必要性:引导、保障土地流转:前提、优先、租金补贴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倾斜金融信贷:信用、担保、贴息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三位一体”制度——政策扶持农业保险:专门险种、保险补贴社会保障:医疗、养老、工伤等教育培训:免费、按需技术服务:优先、优惠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三类协调”培养重点:生产经营型兼顾: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不同类型:不同培养模式、培养路径、培养方式模式:生产经营型-产业专业技能型-工种社会服务型-岗位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三类协调”培养目标: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作用显著规模:1亿生产经营型-3000万专业技能型-6000万社会服务型-1000万四、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三级贯通”提升新型绿色证书制度评价要素:能力素质、规模、效益、从业年限等级:初、中、高贯通:初级→中级→高级五、农业部开展的工作和相关政策——开展试点试点目标:2012年,101个县,2-3个产业,500-1000人形成培育制度体系试点任务:探索构建“三位一体”制度培养认定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着手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五、农业部开展的工作和相关政策——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4年,中央投入11亿元任务:探索建立培育制度-“三个三”开展示范性培训-2省、14市、300县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重点:生产经营型,70%资金对象:60岁以下五、农业部开展的工作和相关政策——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补助标准:生产经营型2000-3000元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800-1000元培育时间:生产经营型15天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7天资金用途: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聘请教师、信息化手段等五、农业部开展的工作和相关政策——编制规划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2014-2020)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条件能力建设规划(2014-2020):四个课堂一体化建设空中课堂:中央和省农广校(中心)固定课堂:基础广校、职业院校流动课堂:基层农广校田间课堂:产业链五、农业部开展的工作和相关政策——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条件能力建设项目流动课堂:2014年,配置300多个县农广校3年时间基覆盖2/3空中课堂:2015年启动,中央和省固定课堂和流动课堂将陆续启动——印发《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一主多元五、农业部开展的工作和相关政策——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培养对象——在岗务农农民招生年龄——一般50岁以下基本学制——实行弹性学制教学模式——送教下乡、农学结合改革创新——服务产业、课程开放、注重实践、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