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2016年福建省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大家写来源:泉州晚报(2016-6-9)阅读上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编者按昨日“全民吐槽”的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被众多网友总结为“耳光与亲吻”。如果您是考生,会如何演绎这篇看图作文?本期“校园风”特别策划推出高考作文试水专版,本地作家、资深媒体人与知名网络写手,2014年中、高考语文单科状元,这样的跨界试水、同台PK,再加上教育界大咖的解读指点,这道高考作文大餐邀您一同品评。唇印与掌印郑剑文(作者系泉州市丰泽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丰泽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唇印与掌印,是人们向对方表达情感最直接了当的方式了。赞许你,便赏你一个唇印,让你美得云里雾里;诋毁你,就罚你一个掌印,让你不知今夕为何夕。是啊,人们大多活得不易,根源在于太在意别人的评判了,因而过得苦累,无可适从,甚至一辈子活在别人言语的阴影中。当然,这些唇印与掌印,并不乏爱意与善意,但如此泛滥开来,轻者误人一时,重者毁人一生。很多人为了赢取别人的赞誉,委曲求全,顾此失彼,失去了自我,最终一事无成。记得我参加高考的那年,老师这样动员我们:“最后一搏了,这决定你今后是穿皮鞋或是穿草鞋的命!”道理很明了,考上了便赏你唇印,你就穿上皮鞋上阳光道吧;否则便给你掌印,你就穿着草鞋走独木桥了。如今回头一看,我很不以为然,那些落榜的并不乏成功人士,很多人的风头甚至比当年的高材生有过之而无不及。始知,皮鞋与草鞋的好坏,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凡事适合便好。所以我想,无论是赏唇印,还是打掌印,都不要轻易而为之,尤其是老师与家长,不要以分数论英雄,不必为一时定输赢,否则不言不慎,一举失妥,虽打在脸上,却印在心上,甚至烙下一生的伤痕。应知,人生多变,一株野草如有适宜的阳光雨水与土壤,照样能绽放出艳丽芬芳的花朵,所谓野百合也有春天。前天,看到网上疯传两份名单,第一份:傅以渐、王式丹、毕沅、王云锦、刘子壮……第二份:曹雪芹、胡雪岩、顾炎武、金圣叹、蒲松龄……或许,第一份名单你一个都不认识,可他们都是清朝金榜题名风光一时的科举状元;或许,第二份名单你全都认得,第2页共4页因为他们都是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但他们全是当时的落第秀才,许多人曾被贬得狗屎不如。所以,人生路漫漫,不能以一时论成败,真正的输赢其实从来就不在考场上!去年高考之后,马云曾给那些失意的考生写信,题目叫《我们的运气在其他地方》,他鼓励学子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如果你考进了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考进或考不进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你一定有自己的机会的。”是的,马云的成功之处在于:能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能给自己创造机会!1982年,马云18岁,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考1分,他没有放弃,继续复读。第三次高考之后,才勉强进了杭州师范大学。想必,马云连续的两次高考惨败,肯定没少挨巴掌,不论是来自老师的还是家长的,无论是打在面上的或是心上的。但他挺住了,他坚信自己:我能行!最终取得让世人瞩目艳羡的成功。为人师长者,请珍惜你的唇印与掌印;为人子弟者,当受得起别人的毁誉与评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套用马云的一句话作结尾:“人生变化无常,今天的顺利未必未来就一定会成功。今天不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就没有机会。”亲们,擦掉所有的唇印与掌印,请轻松上路吧。少年学霸之烦恼颜鹏(作者系资深媒体人)大家好,我是学霸。正如你们看到的,我刚挨了一巴掌。原因嘛,我还在作深入分析。从数学角度来看,我的学习成绩同比下滑了两个百分点。而我同桌艾学习,这回竟然及格了,而且成绩同比增长接近10%,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他的成绩将在接下来的第四场考试中实现赶超。从物理角度来看,我与艾学习正在做一个相对运动。我就是那个即将被甩开的铁球。如果我不能产生作用力及时逆转,惯性还将使我们的相对速度越来越大。从生物角度来看,艾学习同学有着在同一学习环境中进化的迹象。根据物竞天择理论,如果我不能条件反射般的警觉,迅速适应学习生态的变化,必将输掉这场种内斗争,在高考的优胜劣汰中处于不利地位。从政治角度来看,必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明确事物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和地位,学霸和学渣,作为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随时可能在运动中产生转换。主观题分析完毕,但愿能踩中各个得分点。如有遗漏,请不要扣超过两分,谢谢!这里想说的是,如果人生还有另一个考场,叫作自我价值,我希望能写一些不同的答案。我脸上的巴掌印还没消退,倒是上次考试鼓励的唇印已经化作PM2.5了。学霸就是这么一门高危行业,连未成年人保护法都不保护的。每天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同学、老师、爹妈……这还没完,长辈们总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在考卷纸另一端的物种,叫学渣,我很羡慕他们,他们最好的朋友,大概也是自己吧。君不见故事书里说的,哪天被老师叫起来,说你有种找出比这个更差的作品。于是学渣的好朋友出场帮他解围了,只见学渣从自家抽屉里,掏出第二个,第三个,然后富含哲理的说,我以前的作品更差……更打击人的是,故事书上还说,那个少年学渣,长大后叫爱因斯坦。当我被称为学霸那一刻起,我的人生就被数字绑架。无论自己多么努力,总会有一个100分的我成为永远的敌人。如果一日的优异,为将来的自己制造着阴影,那优异的价值在哪里?我叫学霸,我希望能上一门自我价值的课程,能跟以前的每一个自己做朋友。无论100分,98分,甚至61分,55分,我都在积累中成长,向着下一个自己,奔跑前行。第3页共4页用功与成功老七(作者系知名网络写手)世有用功者,然后有成功者;用功者常有,而成功者不常有。尝有诸生二人,共居一里,同就一庠,相劝以为学,嬉游以为好。然天赋禀受有所不同,艺之造就深浅亦大有别焉。生某甲学冠诸侪,每占其魁;生某乙虽同游同学,然乏善可陈,屡居人后。故某甲蒙青睐,而某乙被拳脚。忽一日,复课其艺,某甲不若旧时,而某乙有进于学。斯则宠辱异矣,生某甲被拳脚而某乙蒙青睐。其堂上亲族如此者,乃望其成功也。欲望其成功,必促其用功;欲促其用功,故宠辱以鞭策之,宠之以香吻,辱之则巴掌加身,至矣极矣,肤受之矣。然则独占鳌头者可谓成功乎?连中三元者可谓成功乎?非也。君不见,数千年制科举材,状元而名垂不朽者,几希!故知用功者常有,而成功者不常有;成一时之功者常有,成久远之功者则罕矣。试看今日之友邻韩国,举国上下,焚膏继晷,培训学校之灯火,过三更而不熄;三尺童子之日课,每一睹而喟叹。其执政之君子,三令而五申之,欲禁绝晚十时后之培训,然举国若狂,莫之能行。然则其用功如此,成何功耶?然举其荦荦大者,曰明星、曰整容、曰韩剧韩妆。皆一时眩目之华饰尔。诸生者,幼苗也,他日国之栋梁也。“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我辈鉴往而知来,审邻而知己,当自省欲成就栋梁者,非徒逞一时之奋力、无情之鞭策而可得焉。美芹未献,当与众君子深思之。最是高处难行张靖宇(作者系2014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单科状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2008年,全国的观众从电视上看到了令人扼腕的一幕:刘翔在110米栏的第一个栏前倒下,痛苦离场,留给观众一个充满失望和落寞的背影。无缘再现12秒88,人民英雄转瞬变成了“罪人”,反而要为自己的“滔天大罪”“忏悔”,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长久以来,人们就以更严苛的标准对待那些站在高处的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已经成为一句理所应当的真理。你有在考试中考100分的能力,稍有不慎只得到98分都不能让人满意;你只有考55分的水平,那么只要有一点点进步,也就能达到别人的期许了。然而,只因与预期水准不符,就能抹杀接近完美的成绩么?只因预期不高,就能忽视整体水平欠佳的事实么?这种高期望严要求的评判标准是否已经成为一种大众的思维定式,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看到苹果新产品推出时总要承担退步的骂名,李娜在法网失利后遭受铺天盖地的非议;在更不起眼的地方,有着勤学苦读的孩子,醉心学术的学者,企业内部一致向前的团队,一旦有所成就,必要承担来自家长老师、学界、企业高管的“只可前进、不可后退”的巨大压力。是否成功就意味着必须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强大心理?是否只有最严苛的期望和要求,才能推动成功者继续在成功路上创造奇迹?第4页共4页于是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些压力的来源。体育赛事的观众大多不了解竞技体育的训练模式,也没有足够良好的身体素质,但却可以自如地坐在电视前评头论足;电子产品的使用者并不了解产品内精密元件的匠心所在,却可以只因使用体验而吹毛求疵;企业管理层并不了解业务创新的艰难险阻,却能因为创新带来的利益对员工施以高压。王小波说:“我这辈子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评论家和批评家们未必一无所能,但却显然达不到被批评者的满分水准。苏轼有名句:“高处不胜寒”,现在反而是高处最热闹:当你曾推开过成功之门,身后便会出现无数双挑剔的眼睛,注视着你前行,使你如芒在背。低开高走的人生最为轻松,因为一路上行,得到的全是鲜花;高开低走却也不应受到刻薄的非议,因为有绝对的资本,就不怕相对的下行。倒是批评者在言说之余,是否应该反思自己严于律人的处世态度,是否是揣着及格线的水平,在对那些高处的成功者指手画脚呢?顺势而为,方能成就优秀邵韵兮(作者系2014年泉州中考语文单科状元,泉州一中高二年学生)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如此,教育亦然。人的一生也便是在无数价值判断中成长而绽放光芒。一个孩子考100分受奖励,另一位考55分被批评,而当这个孩子考98分却受批评,另一位考61分却受到表扬。揆诸现实,在中国“分数教育”的大背景下,此两类教育方式实是屡见不鲜。“100分”孩子受到的“高标准教育”是现实生活中个别人大力推崇的。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虎妈”“狼爸”打出高材生等新闻也常在社会中引起争论。诚然,高标准将使有能力的孩子更加夺目,但也可能让接受能力较慢的孩子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显著,但这是否意味着在这些“100分”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便会一直做“常胜将军”?倘若今后他们遭遇了比“98分”更大的挫折,他们又该以何等心态面对?反观“55分”孩子截然不同的待遇,首先,他与另一位孩子在起点上便有较大差距。而若此时再用“100分”的教育标准衡量,显然是有失妥当的。适当给予鼓励教育是促使孩子进步的一大动力,但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55分”孩子如若考了62、63分仍受奖励,那么容易满足的心理不断滋生,使这类孩子误认为“60分以上就是成功”——而要获得成功,只需要自己付出一点点的努力,他们的未来或许就更容易受到“骄傲心理”、“暴发户心理”的侵袭,试想这些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还会得到如此大的包容吗?在当今舆论下,“严厉教育”似乎成了“优秀”的风向标。但试问对于“优秀”的标准又是什么?当今中国的“优秀”就等于世界的“优秀”抑或是从古至今的“优秀”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不论考100分或是55分,都不应以恒定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但标准一定是随着个人乃至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提升的。孔子言“因材施教”,孙子也说“兵无常势”,无一不阐明变化标准的重要性。不论是何等分数,都需适度鼓励孩子,也应适当提高标准。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我们都应顺势而为,方能成就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