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危险化学品——学会防护和应急处理新安路小学四年级三班一、认识危险化学品,学习防护1、氩气泄漏迅速撤离至上风处氩气在普通大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会使氧分压降低而令人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可引起人的严重症状;当浓度达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人会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然后出现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甚至死亡。防护及应急处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如果吸入氩气,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呼吸困难应立即吸氧,若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果遭遇氩气泄漏,要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应急处理人员应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尽可能切断泄漏源。2、易燃液体燃烧不能用水扑灭易燃液体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实验室常见的易燃液体有乙醛、乙醚、苯、乙醇、乙酸乙酯等。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或麻醉性,而且很多毒性还比较大,吸入后能引起急性中毒。如乙醚具有麻醉性,深度麻醉会引起死亡。另外,由于易燃液体的电阻率都很大,很容易积聚静电而产生火花,引起火灾。防护及应急处理在使用和储存这类化学物品时应注意通风,并使它们远离明火、热源和氧化剂。易燃液体的密度一般比水小,只能浮在水面上,所以易燃液体一旦燃烧,用水扑救不但无效还会起反作用,建议用泡沫、干粉灭火器或消防沙来扑救。3、电石燃烧要用沙子盖灭电石(碳化钙)遇水可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乙炔,并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可能引燃乙炔,并发生爆炸。因此,在危险货物分类中,电石属于一级遇湿易燃物品,如果现场存放了钾或者钠,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更高,而且威力更大。防护及应急处理电石必须与其他物品严格分开存放,否则有极大危险。根据《电石生产安全技术规定》,室内贮存电石,必须装在桶(贮槽)内。应尽量避免露天储存电石,如实属必需,应存放在高于地面二百毫米以上无积水的平台或架子上,码放牢固,并遮盖好。露天贮藏应有防雨措施,严防进水。此类物质一旦发生燃烧,应迅速用沙子将其盖灭,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以免火灾面积进一步扩大。4、氧化性物质要远离烟火和热源氧化性物质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释放出氧和热量。这类物质通常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硝酸钾、硝酸钠等。有机过氧化物是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通常易燃、易爆、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防护及应急处理此类物质应保存于阴凉的地方,并要远离烟火和热源。如果这类物质引起火灾,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切勿用水流直接喷射,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由碱金属过氧化物引起着火时,不能用水,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沙子灭火。5、有毒品戴好防毒面具清除毒性物质是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损害健康的物质,如氰化钠、甲苯二异氰酸酯等。人在含高质量浓度(0.3mg/L)氰化氢的空气中会立即死亡;接触较高浓度甲苯二异氰酸酯时,可产生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咽喉干燥、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防护及应急处理如发生氰化钠泄漏或掉入水中,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检查,隔绝事故泄漏部位,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甲苯二异氰酸酯应在内充氮气的铁桶内盛装,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中,防止容器受损和受潮,远离热源和火源,与胺类、醇、碱类和含水物品隔离储运。若发生泄漏应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四倍量的消灰中和后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掩埋或焚烧掉。对污染的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链接危险化学品事故应对办法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有关部门应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伤人员,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消毒等措施。公众一旦闻到刺激难闻的气味,或者发现有毒气体发生泄漏,就要马上采取措施:及时撤离现场,并马上通知其他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报警。堵截一切火源,不开灯,不要动电器,以免产生导致爆炸的火花,熄灭火种,关阀断气,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有关单位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员进行。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到医院救治,不要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