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埃及-西亚-希腊(16):战后的希腊世界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后,希腊与波斯之间基本再未发生冲突,两个世界也进入了各自的安定发展时期。早在战争尚未结束之际,雅典便开始夺取对希腊世界的领导权。由于整个战争的局势是由雅典海军扭转的,所以雅典人在战后不久便开始逐步控制希腊各邦的内政外交。公元前478年底至前477年初,雅典联合了希腊半岛、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沿岸的众多城邦,成立了一个新的同盟,因其金库设于提洛岛上,故名提洛同盟,又名海上同盟。协议之初,参与同盟之国家仅须承担共建一支海军的义务,而在当时,雅典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所以它一个邦便承担了300艘三列桨战舰中的150艘,而由于不少邦国在造船技术等方面均不甚发达,所以便改为了出钱给雅典,然后委托它直接建造。建造军舰本是为防范波斯人再次入侵只用,而随着加盟国的增多,雅典逐渐将提洛同盟转变为了其勒索控制各邦的工具,所有加盟国均必须在军事外交上听从雅典指挥,到最后,入盟的国家达到了近250个,而它们在实际上都成为了雅典的附属国,提洛同盟也随之转化为了一个松散而强大的雅典帝国。在这个帝国里,自行退邦的国家将遭到镇压,全部同盟的资金尽由盟主雅典分配,它甚至在整个同盟内划分了5个纳税区并向各国派驻代表担任要职,严重干涉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雅典的巅峰时期正式来临。正是凭借着凌驾于几乎所有希腊世界之上的地位,雅典几乎全体的公民都成为了希腊的统治阶级,其内部成员的政治地位已经达到了几乎没有高低贵贱的地步。公元前487年,雅典规定执政官直接抽签产生;公元前457年,公民大会规定改革梭伦确定的只需一、二等级担任执政官的决议,逐步将执政官扩大到4个等级公民均可担任的地步,同时一律以抽签产生。到这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再次达到了古代奴隶制度条件下的最顶峰——尽管上一个记录也是他所保持的。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后,古典文明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伯里克利登上了雅典执政的大位,他于公元前443至前429年之间年年连选连任雅典最高实权职位——首席将军,自此完全控制了雅典政权,成为了民主城邦中的实际独裁者,于是人们将其管理下的雅典历史称为“伯里克利时代”。伯里克利出身名门望族,为人廉洁奉公、刚正不阿,既具备作为军事统帅的战略眼光,亦拥有一个政治家所必备的文治能力,是古代世界完美的国家领袖,雅典在其治理下达到了历史的最强水平。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制度又进一步取得了发展,城邦内的各级官职全部向所有公民开放并抽签产生,公民大会完全掌握实权,贵族会议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礼仪象征机构,城邦甚至还给参与政治活动和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于是雅典在一次打破了自己所保持的记录,将奴隶制民主政治推向了又一个“世界最高峰”。然而,如果诸位认为雅典的制度是绝对完美的话就大错特错了。首先,雅典的民主制度只适用于本国内,对于外邦成员,即便是提洛同盟国的公民同样无权享有;其次,雅典的民主政治只使用于全国的男性自由民,这就意味着这些人的妻女们以及人口占更大多数的奴隶是无权享有政治权利的;最后,雅典规定统兵的将帅始终保持内部选举,同时不发放薪俸,这就注定了其国内的军权始终会掌握在富有的贵族手上,而贵族相互之间的选举又会选择贵族继续任职,所以说伯里克利连续15年被选为首席将军绝不仅仅是能力突出,其背后更有制度的保证。综上所述,雅典民主制之本质,实为雅典男性公民对其本身以及其它提洛同盟邦国及其殖民地中所有女性公民、奴隶的专政,同时其军事机构尚始终掌握于富有者之手。不过我们也没什么好指摘的了:能在2000多年前做到这些,雅典足以名垂千古了。雅典的壮大引起了其战时盟友斯巴达的极度不安。斯巴达本身以军事专制制度而闻名于世,与雅典的民主制大相径庭,双方在文化上存在极大差异;同时二者的各自发展必然导致相互间出现竞争现象,若非波斯入侵,二者的火并则早已开始。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的海上同盟势力已经从爱琴海扩张到了黑海和意大利沿岸,这使得斯巴达领导下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部分商业邦国利益大为受损。与此同时,提洛同盟的不断扩大使伯罗奔尼撒半岛几乎陷入了被完全包围的境地,这对斯巴达等国本身的正常发展便构成了巨大威胁。公元前457年,在并肩作战结束不到20年后,提洛同盟和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爆发了冲突,双方在前445年签订了暂时的和约,但矛盾并未消弭。前432年,伯罗奔尼撒同盟故意要求雅典驱逐其最高领袖伯里克利而遭到拒绝,于是借机升级了双方的矛盾。次年,双方阵营内的两个邦国发生了战争,斯巴达和雅典作为领导国而正式宣布对对方开战。公元前431年6月,斯巴达进攻雅典,从此拉开了断断续续持续了20余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序幕。伯罗奔尼撒战争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自公元前431年至前421年,斯巴达精锐陆军长驱直入雅典领土,伯里克利命令将所有农村居民迁入雅典卫城并以之固守。在此之前伯里克利已充分预想到将与斯巴达爆发战争,所以战争打响前他便制定好了部署,修固了雅典卫城直通海洋的城墙,然后以绝对优势的海军支援陆地,以逸待劳,最后再伺机出城反击。就计划而言伯里克利的打算是精彩绝伦的,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大量农民涌入雅典城时,恶劣的卫生条件使雅典城内爆发了大规模瘟疫,结果伯里克利本人也死于其中。随后,提洛同盟中的主和派压倒了原本以伯里克利为领导的主战派而同斯巴达媾和,双方遂缔结和约,归还领土与俘虏,宣誓维持50年和平,战争暂告一段落。然而别说50年,5年的承诺都未能实现。在昔日敌人波斯的支持下,斯巴达也建立了一支一定规模的海军;相反,雅典海军却在一次对西西里岛上的亲斯巴达邦国的征服运动全军覆没,形势瞬间逆转。斯巴达年年进攻雅典,同时诱使雅典的奴隶大量出逃,公元前405年,残余的雅典海军被全歼,雅典失去了所有的战争资本,只好在次年屈膝向斯巴达求和。根据和约,雅典被迫解散了提洛同盟,同时拆除了所有城墙等防御工事,海军也只被允许保留12艘警卫船只。为了控制雅典,斯巴达在雅典扶植了一个寡头政府上台执政,史称“三十僭主时代”,自此雅典国运陷入了低谷,其在希腊世界中也沦为了二流国家的角色。雅典的失败,表明上看似是因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分裂所致,但究其根本原因则是整个希腊世界内部爆发了深刻的奴隶制危机。不论是雅典的民主制还是斯巴达的“平等人公社”在一开始都是为了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而诞生的,而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又必然要求能够集合更多的社会资源与力量来进一步壮大,这就要求一个更大、更集权的国家机器出现,而城邦政治恰恰是反对这一倾向的。于是,随着奴隶数量的越来越增加,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不需要如此多的劳动力;而由于剩余的劳动力无法得到合理使用,社会的再生产能力就得不到提高,社会消费就超过了生产,最后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所不允许的。雅典之所以要出兵西西里,就是期望以开拓新领地以挽救城邦奴隶制;斯巴达之所以要攻击雅典,为的也是压缩雅典而为自己获得土地与资源。然而,挽救历史之根本手段当是顺应历史潮流,简单地通过再循环式的战争史于事无补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奴隶制仍然在继续发展,贫富分化也日趋严重,小奴隶制向大奴隶制的转变也已变得愈加不可逆转。正是在此情形下,希腊各邦之间再次爆发了大规模内战,首先是希腊诸邦在波斯的挑拨下联合反对独大的斯巴达,双方在公元前395年至前387年间爆发了科林斯战争,结果疲于奔命的斯巴达被迫请波斯出面而议和,战争最后以斯巴达被削弱、雅典重振旗鼓和波斯再次获得小亚细亚的希腊领土而告终。随后不久,希腊老牌城邦底比斯崛起,组建了其曾经领导的彼奥提亚同盟并于公元前370年迫使斯巴达解散了伯罗奔尼撒同盟,代之成为了希腊的霸主。然而底比斯的霸权也没维持多久,惧怕其强大的雅典在底斯之战后又与斯巴达联合起来在公元前362年打败了底比斯,再次成为希腊之尊,组建了第二次海上同盟。而雅典的专横又遭致各邦反对,从而引发了公元前357年至前355年的“同盟战争”。不久后,希腊世界即将全体沦陷。本章完。【附】图24.1伯里克利图24.2提洛同盟与伯罗奔尼撒同盟图24.3伯罗奔尼撒战争形势图①图24.4伯罗奔尼撒战争形势图②图24.5雅典城地图(地势险要,可见一斑)《一口气读完世界史》及时更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