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案例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案例设计【教材分析】1.本节课“有理数的乘方”它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相同因数的有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乘法法则的延续与补充;也是为后面即将学习的有理数混合运算打基础的。2.教材首先创设了丰富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并解释应用与拓展有理数乘方的知识,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能力,但仍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现实背景知道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知道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培养学生互相讨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情感目标: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热爱生活;感悟数学符号的简洁美;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与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教学难点】1、建立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的区别与nnaa【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个学生一根长约2米的细线,一张报纸。【教法分析】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以“探究式”体验教学法为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同学的合作帮助下,通过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学生的探索发现贯穿始中,整个过程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情感的成功体验。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学法分析】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在各个环节中进行观察、猜想、类比、分析、归纳,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为主,学会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自己由“学会”变“会学”和“乐学”。【学情分析】(1)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已学习了正整数的平方、立方运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2)初一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初步具有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3)义务教育使得学生个体差异非常明显,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使任何学生掉队,实现真正的大众数学。2【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方式、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方式课标理念与设计意图【问题1】、多媒体展示制作过程如下图(多媒体展示)教者结合多媒体解释扣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探究下列问题:1、这样经过几扣可拉出64根?128根?2、能否用算式表示这种关系?【数学实验】将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报纸不得撕裂)直到无法对折为止。猜猜看,这时报纸有几层?多媒体展示(要求每个学生都实验一下)将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报纸不得撕裂),无法对折为止。猜猜看,这时报纸有几层?把实验的结果填入下表。对折次数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报纸层数至于对折20次,100次有多少层?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出2×2×2……×2等于多少?显然这样的书写和计算都很麻烦,人们在社会和科学的实践中,通常都是寻找一种既简洁又美观的表达形式和方法,如何用既简洁又美观的形式表示出层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有理数的乘方。(板书课题)1、观察“拉面”图。猜一猜共有多少根。让学生用带来的线做“拉面”的活动。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搞清楚3扣相当于几个2相乘,假如是6扣、10扣呢?分别是几个2相乘?3、小组讨论拉扣n次,相当于几个2相乘,并全班交流。4、学生进行折纸活动。把每次折叠后,所产生报纸层数填写在表格里。并把活动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5、学生思考对折20次,100次有多少层,并试图求出或力图表示,在困难中急切想知道结果,激发探究热情。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基于此,特创设了两个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真正体验从实际情境中建立数学建模,并发展数学的过程、获得“再创造”数学的极好机会。1、通过厨师制作拉面的场景,力图通过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本质。2、通过折纸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3、在一开始就为本节课延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3(二)交流体验,概括归纳,建立数学模型。教师活动方式、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方式课标理念与设计意图【议一议】让学生列举实例,打开思路,看还能举出类似的问题,【概括归纳】教师可以其中的一个实例,引导探索出乘方的运算的定义、符号及读法并板书。例如:222…n2221、学生举例:(1)正方体的棱长是5cm,它的体积是多少?(2)有一杯可乐,第一次喝去一半,第二次又喝去余下的一半,如此方法喝下去,第五次后剩余的饮料是原来的几分之几?2、学习乘方的有关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乘方的意义。1、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社会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主动从现实生活中找出类似的实例,才能为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其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三)、探索数学,初步应用,进一步巩固知识,并发展主角能力。教师活动方式、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方式课标理念与设计意图【看谁填得对】1、在52中,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它读作____或读作____,幂为2、在(-4)2中,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读作____或读作____,幂为3、在-42中,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读作____或读作____,幂为4、a,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看谁判断准】(1)(-3)2=-32()(2)352=523()(3)9413212()(4)6226()【典型活动探究】活动一:在横线上填“”或“”(1)22___0,23___0,25____01、学生思考后抢答。2、学生自主分组辨析(-4)2与-42的意义。3、掌握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4、学生根据乘方的意义仔细辨析,深入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小组评价,小结解法。5、根据乘方的意义填1、课程标准虽然强调三维目标及其整合,但并没有削弱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地位,因此教学中仍安排了相关内容,旨在使学生弄清有理数乘方的含义,及某些相似幂的区别。2、大胆把例题改为数学活动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突出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活动一是旨在强化训练以讨论为主的一种an幂底数指数4(2)(-2)2__0,(-2)4__0,(-2)6__0(3)(-2)1__0(-2)3___0(-2)5____0你能发现正数幂与负数幂的符号特点吗?活动二:填空(1)的平方得16(2)的立方得—125(3)的平方等于它本身【拓展提高】1、观察图示,求阴影部分面积543221212121212、已知_____,0122abba则空,并纠错。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出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6、逆用有理数的乘方填空,并注意思考问题的全面性。7、合作交流、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二旨在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也为了学生全面而深入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拓展提高”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四)、赋予学生总结评价权利,丰富“主角”意识教师活动方式、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方式课标理念与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自己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何体会?(自己回顾本节课中学习了哪些内容,还存在哪些不懂的问题,也可从方法与习惯、情感上进行总结,教师可作适当补充。)2、教师赠言:祝愿我们的学生,都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1、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发言。2、读赠言,感悟。1、我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还提供必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从事反思活动,其实人的一般认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刻的反思活动。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5(五)、分层作业,发展深化教师活动方式、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方式课标理念与设计意图必做题:教材P61第1题(1)(3)(5)(7)第3题选做题:1、0322yx,则yx2、(1)比较下列各数大小:与由第一小题猜想2005453423122004)2(5__4,4__3,3__2,2__1的大小关系20042005学生标记,并抄写题目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分层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有所收获。(六)板书设计,整体感知。§2.6有理数的乘方创设情境活动一:建立模型乘方意义:解释符号法则:活动二注意事项:应用与拓展学生练习栏:教学反思:立足新课改,努力创建有效课堂———谈本节课的设计在当前神州大地推行新课改之际,仍有大批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仍成为低效课堂或无效课堂,严重摧残了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创建有效课堂,结合本节课,我谈谈自己的设想。一、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任何一种强迫、施压,都会适得其反,会让学生越发讨厌数学,讨厌老师,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会内化为自已的知识。因此我在教学开始,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了两个情境:兰州拉面的制造和折纸,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在学生感到无从表示相同因数的积的困惑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归纳、概括,培养了合情推理能力。二、关注评价的本质,进行有效评价。课堂评价已经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原先是乱批评,现在是学生说错也不能说错,长此以往,放纵了学生的错误,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改评价的本质。其实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评价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6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一定要真诚,多鼓励,激励要有度。三、注重教师角色、学习方法的转变,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以前的数学教学,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首席宣判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现,因此学习方法往往是题海战。现在有新课改理念作支撑,教师仅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已经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有自信,有成功的喜悦。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