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复习纲要美学概览1)、“美学”学科的历史一般认为:Aesthetica,德国--鲍姆加通(AlexanderGottliebBaumgarten,1714—1762/亚历山大·哥特利市·鲍姆加通)--博士论文《关于诗的若干前提的哲学默想录》(1735)--法兰克福大学开设《美学》(1742)--出版《美学》第一卷(1750),被认为是美学学科概念建立的时间—“美学之父”。不同意见:A/塔塔科维奇认为:无论在东方和西方,美学思想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学科名称的历史和学科本身的历史是两个问题,应该加以区分。(《古代美学》第6页)塔塔科维奇:《古代美学》、《中世纪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B/克罗齐认为:在鲍姆加通的美学里,除了标题和最初的定义之外,其余的都是陈旧的和一般的东西,它虽然提出了“美学”这新名称,但是这个新名称并没有真正的新内容,美学仍然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科学,美学还尚待建立,并非已经建立起来,鲍姆加通的代表观点:关于“诗和艺术的真正本性”问题,是18世纪意大利人维科首先提出的,如果从这一方面来讲,发现美学学科的应该是维科。(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中国社科出版社、62—64页)2)、西方美学的研究始于柏拉图在柏拉图之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开始了美学的讨论,但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杜夫海纳、塔塔科维奇)决不能把美学史限定在美学一词出现之后,因为美学问题很早就以其他名称讨论了,即使出现以后,也不是所有人在使用这一词,如康德的美学巨著《批判力批判》。3)、西方美学史的阶段划分希腊(源前6:毕达哥拉斯学派、盛前5-4: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17-18世纪、德国古典、19世纪和20世纪、现当代美学。美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洛丁、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维柯、康德、谢林、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尼采、克罗齐、胡塞尔、海德格尔、茵加登、杜夫海纳、福柯、伽达默尔。4)、“美学”进入中国“美学”一词最早始于西方传教士和日本学者,德国来华传教士花之安(ErnstFaber)1873年著中文版《大德国学校略论》介绍了西方美学史的内容,分别论述了山海、各国宫室、雕琢、绘事、乐奏、辞赋、曲文之美。日本学者江肇民1883、1884年翻译出版法国人维隆的《维氏美学》上下册,使用汉语“美学”一词。(《文史知识》2000年1期,黄兴涛)2、美学的研究对象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的几种观点:什么是审美活动?美学学科特点1)、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的几种观点:艺术;美和艺术;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问题:一、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但审美活动又不限于艺术,审美活动除了艺术美,还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技术美,每一领域都很大。因此如果将美学限于艺术过窄;二、艺术包含许多层面,如审美层面、知识层面、以及经济层面、技术层面等,如果只限于研究它的审美层面,又显得宽泛。三、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可以纳入审美活动范畴,审美关系脱离审美活动—即成为抽象的、无内容的概念。审美经验侧重—主体心理的角度表述审美活动(即“美感”)--成为心理学范畴。结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2)、什么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误读之一:将审美活动等同于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A审美活动是人的精神活动,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不可以等同,是对物质生产活动之上的超越、对实用功利活动的超越、对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超越。“人诗意地栖居着”(海德格尔)——陶渊明——世俗的、功利的世纪遮蔽了原初的充满诗意的世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B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真善美”得到了统一。真——本源存在;善——人生的境界;美——意象世界C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历史性、社会性。总结: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其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在此体验的过程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从而证实了自己的存在。3)、美学学科特点美学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密切关系。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两千年发展史——没有一个成熟的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美学的东西方之分——隶属文化范畴——现代形态的美学特征——融合:纵向历史/横向地域。3、中国美学概要一、中国古典美学老子、庄子、孔子、《周易》、《乐记》、《淮南子》、《论衡》二、中国近现代美学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分述:1)老子美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很大,后人提出的“艺即是道,道即是艺”,绘画存在要“含道映物”、“遇道同机”、“澄怀观道”、“道法自然”、“心师造化”、“道”成为中国画的核心。命题:A/老子的“道”B/“涤除玄览”(老子/十章)(洗涤垢尘,除去各种主观观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叶朗)“玄览”即“玄鉴”即“观道”,是一种最高的境界。C/“大音希声”和“大智若愚”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导致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道、气、象、有、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老子开创了道家美学的传统,中国古典美学的元气论、意象说、意境说、及审美心胸的理论等都源自老子的哲学和美学。2)庄子美学: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蒙城人(商丘东北),晚孔子150年,风流人生,或“游于濠梁之上”,或“钓于濮水”,魏晋放浪形骸之士多习庄;妻亡,鼓盆而歌;游楚,看空骷髅成形,对言良久,并以为枕。A/“朴素而天下莫与之争美”(庄子/天道)B/“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无法之法、物我两忘、技与艺)C/“心斋、坐忘”与“坐驰”(虚静、行坐而心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而去,同于大通,此谓坐忘)D/“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德充符)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美学传统,庄子提出了一种超功利、超逻辑的“游”的境界,一种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3)孔子:孔子开创儒家美学传统。审美和艺术的社会功用,最高的人生境界乃是一种审美境界。A/“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任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B/“尽善尽美”?C/“文质彬彬”、“文以载道”D/“闻《韶》,三月不知肉味”4)《周易》《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为占卜书,儒家赋予形而上的意义,进而联系伦理,成《易传》(战国)。成书于西周,释八卦,阴—阳--两爻,以蓍草分为两份,所剩单为阳爻、双为阴爻记之。《周易》为儒家思想体系,同时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核心概念为“象”。周易的三组重要命题1、“观物取象”和“观象制器”“象”为天象、地理及人等一切动植物;“取”以“象”为基础,产生理解、认知、选择、提炼后,把所观之象表现出来。取象,以自然万物创作出来的抽象符号。“观象制器”为制作过程:观物—取象—制器,即“酝酿—设计—实施”。2、“立意以尽象”一、图像与词语。观点1:象尽意/言不尽意,图像词语,(形象、直观),《周易》观点2:图像词语,(8-9世纪拜占庭文化中的圣像崇拜者)问题:为什么会是不同结果?(象为卦象、西方指绘画)二、对“象”的思考,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书法和绘画当中,经历了有“卦象—万物”的变化。/东汉许慎(58年—147)《说文解字》从文字的起源阐述了中国书法的抽象象形意义。认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对万物的模仿,中国文字是在八卦符号的基础上形成的。/崔瑗(77—142)提出“法象”,书法取法于物象,“尚象”与“尚意”成为这个书法的两根支柱。/姚最(南朝)《续画品》:“立万象与胸怀”,胸纳万物形象,负载万象于笔端,即“心师造化”,主张治学要以自然为师,穷究现象和本质;/唐张璪“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五代荆浩“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涉“象”。三、“象”与“意”。“象”可“尽意”,“意”和“象”统一成“意象”。“意象”的重要命题,《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来自《易传》。《周易/系辞传上》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对立。相互转化,谓之道。能承继这种道的是天地间的善德,使这种道得以充分实现是事物的本性。3、“一阴一阳之谓道”命题:阳刚美与阴柔美。清代桐城派姚鼐的论述:“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此说法是对《周易》所区分的阳刚美和阴柔美的具体画和形象化。《周易》和《老子》为中国的道家美学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5)、《乐记》1、“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记-乐本)乐由音构成,本源在人心对外物的感受,音从人心产生,情感在心中荡漾,外现于声,声成文:指“声既变转,和合次序”,成为有规律、组织的艺术之声和审美之省,即“音”。问题联系:“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把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看做是模仿,直至18世纪末浪漫主义运动兴起,西方艺术批评才明确提出艺术是强烈的感情和流露。2、《乐记》“倡和有应,以类相动”“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助也。”(乐记-乐象)凡是奸声感人,人内心的逆气就应和它,逆气表现出来,就产生了淫乐。正声感染人,人内心的顺气就应和它,顺气表现出来,就产生了和乐。邪正各归其类,这就是“倡和有应”,“以类相助”。此说明了艺术与知觉者的关系,艺术之所以对知觉者发生作用,关键在于艺术作品的性质和知觉者内心的“气”的“倡和”。“气”为内心之气,包括兴趣、修养、情感等精神状态。6)、《淮南子》刘安/西汉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1、《淮南子》的美学思想A/“礼乐未始有常”采取艺术的历史进化论观点是其最有价值的理论,认为尧舜禹汤周时期的乐各不相同,且能流传下来,是他们根据“时编而制礼乐”的态度。B/“君形者”“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淮南子-说山训)说“传神”C/“师旷之耳”“三代之法不亡而世不治者,无三代之智也。六律具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故法虽在必待圣而后治,律虽具比待耳后听。”(淮南子-泰伯训)师旷名旷,晋国音乐家,当时地位最高的音乐家都冠以师字,他生而无目,所有自称盲臣。即是说明艺术知觉者的主体条件有了师旷之耳,但是没有艺术修养,再美妙的艺术也没有作用。7)、《论衡》王充/东汉“疾虚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数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论衡-佚文》)虚妄之汉代儒生的“浮妄虚伪”、“空言虚语”,以及主观臆造的东西。反映了当时思想界反对谶纬之学和迷信神秘的一种倾向,在艺术领域中,强调艺术作品的真实,艺术标准是“求实诚”,“实诚”是指艺术作品所记之事要真实可靠,要如实的反映出客观世界的规律。小结:道家、儒家、禅宗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三大思潮。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的发端,先前是我国奴隶社会象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作的时代。儒家与孔子为代表,核心思想是“仁”,以此出发,总结、概况、发展了前人言论,深刻解释了美与善的问题、艺术审美与社会作业的关系等问题。魏晋南北朝是又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道家思想深刻影响了魏晋风度的形成。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产生了如“气、妙、神、意象、风骨、神思、得意忘象、传神写照、气韵生动等命题。对五代影响深远。唐五代宋元知己在儒道美学两条路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