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城市景观概论自然人城市于我们的生存环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第一大战略: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任何一个城市,或依山或傍水或兼得山水为其整体环境的依托。城市是区域山水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因此,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肌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在藏民族的信仰中,整个青藏高原是大地女神的躯体,所有寺庙都是有其特定的穴位的,因而有了神圣的意义)。破坏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了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大地之胎发育不良,直至失去生命。事实上,历史上许多文明的衰落和消失也被归因于此。中国古代的城市地理家们甚至把整个华夏大地的山水格局,作为有机的连续体来认知和保护,明皇朝曾明令禁止北京西山上的任何开山、填河工程,以保障京都山水龙脉不受断损。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与文学艺术大家的成长,无不与其家乡健全完美的山川有着密切的关系。孙中山的翠亨村,毛泽东、刘少奇的韶山,鲁迅的绍兴,沈从文的凤凰城,茅盾的乌镇,艾青的金华等等,无不以山川秀美而著称。断山、断水被堪舆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景观。第二大战略: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道路修筑、水利工程以及农田开垦过程中,我们毁掉了太多太多独具特色而弥足珍贵却被视为荒滩荒地的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栖息地,在此同时我们却忘记了大地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哪怕是一种无名小草,其对人类未来以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也可能不亚于熊猫和红树林。而城市中即使是30%甚至50%的城市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使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很强。与之相反,在未被城市建设吞没之前的土地上,存在着一系列年代久远、多样的生物与环境已形成良好关系的乡土栖息地。其中包括:(1)将被城市吞没的古老村落中的一方“龙山”或一丛风水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都得到良好的保护,对当地人来说,它们是神圣的,但对大城市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来说,它们却往往不足珍惜。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这些神圣的龙山或风水林是大地景观系统的关键性节点,是自然栖息地残遗斑块,是生物在克服空间阻力的运动过程中,联系两个自然地之间的跳板。在大地景观日益被高速公路网和城市土地扩张分隔的今天,这种生物栖息地跳板的存在对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候鸟的迁徙,远足动物的暂时停留,都有赖于这些残遗的栖息地斑块。(2)坟地,大肆圈地造坟的现象当然应该受到谴责和制止,但是那些已经存在,并且只占用田缘地角和那些本来就不宜耕作的有限祖坟用地,完全可以保留。由于它们的神圣性,生物得以长期保留,乡土群落成熟而繁茂。在均质的农田景观之上,它们往往是黄鼠狼等多种兽类和鸟类的最后的栖息地。(3)被遗弃的村落残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城郊的“空壳村”将会越来越多,这些地方由于长期免受农业开垦,加之断墙残壁及古村的水塘构成的避护环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境条件,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在可能的情况下,村落遗址应尽量结合在城市未来的绿地系统中加以保留。在保留其作为生物栖息地的同时,使其成为未来森林童话的载体,向后来的人们讲述过去村庄的故事。(4)曾经是不宜农耕或建房的荒滩、乱石山沟或低洼湿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在推土机未开入之前,这些免于农耕刀锄和农药的自然地是农业景观中难得的异质斑块,而保留这种景观的异质性,对维护城市及国土的生态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大战略: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系统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本来自然的河道被裁弯取直、截断、盖掉或是被钢筋水泥护衬。耗巨资进行河道整治,而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大地生命遭受严重损害。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主要有以下几大意义:第一,生态意义。一条自然的河道和滨水带,必然有凹岸、凸岸、深潭、浅滩和沙洲,它们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丰富多样的河岸和水际边缘效应是任何其他生境所无法替代的。而连续的自然水际景观又是各种生物的迁徙廊道。第二,美学意义。生机勃勃的水际尽显自然形态之美,在这里动物与植物相依偎,动与静相映衬,自然而不凌乱,变化而不失秩序。许多审美统计实验都表明,植被丰富的自然景观比人工景观有更高的美学价值,而且,研究表明,随着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也会相应地提高,只有丰富的、“粗糙”的自然形态的植被和水际景观才有画意和诗意,才能为人类提供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第三,蓄洪涵水意义。蜿蜒曲折的河道形态、植被茂密的河岸、起伏多变的河床,都有利于减低河水流速,消减洪水的破坏能量。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之灾害。然而,我们的水利部门,用百年一遇甚至五百年一遇的标准,高筑防洪堤,裁弯取直,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洪水的破坏力被强化。原因在于没有利用自然做功。第四大战略: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湿地是地球奉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最重要生存环境之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同时,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这些生态服务包括:(1)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湿地由于其生态环境独特,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2)调节局部小气候:湿地碳的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它还可以调节局部地域的小气候。湿地是多水的自然体,湿地土壤积水或经常处于过湿状态,水的热容量大,地表增温困难,而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大消耗热量就越多,导致湿地地区气温降低,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湿地的蒸腾作用可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3)减缓旱涝灾害:湿地对防止洪涝灾害有很大的作用。(4)净化环境:湿地植被减缓地表水流的速度,流速减慢和植物枝叶的阻挡,使水中泥沙得以沉降,同时经过植物和土壤的生物代谢过程和物理化学作用,水中各种有机和无机的溶解物和悬浮物被截流下来,许多有毒有害的复合物被分解转化为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这就使得水体澄清,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5)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湿地丰富的水体空间、水边朴野的浮水和挺水植物以及鸟类和鱼类,都充满大自然的灵韵,使人心静神宁。(6)教育场所: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多样化的物种,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第五大战略: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防护林带作为重要的线形、连续的自然景观要素,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是连接两个动物栖息地的廊道,或者是重要落脚点,对动物的繁衍和自然界物质能量交换,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只关注于防护,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关系。事实上,只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稍加注意,原有防护林网保留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是完全可能的,具体的规划途径包括:(1)沿河林带的保护和利用;(2)沿路林带的保护和利用;(3)改造原有防护林带的结构;第六大战略: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在世界城市与交通发展史上,对人行交通的安全与便捷和环境体验的关注由来已久。在意大利古城庞培,任何狭窄道路都设有人行道以确保行人的步行安全。人行道比马车道高,马车道在下雨天还起排水的作用。同时,依据人行横道石,明确区分下车道线。当汽车尚未横行,步行和马车还是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时,1865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就在伯克利的加州学院与奥克兰之间规划了一条穿梭于山林的休闲公园道,这一公园道包括了一个沿河谷的带状公园,其最初的功能之一是在乘马车的休闲者到达一个大公园之前,营造一个进入公园的气氛,并把公园的景观尽量向城市延伸。之后,公园路的概念也被奥姆斯特德等人广泛应用于城市街道甚至快速车行道的设计。它不但为步行和行车者带来愉悦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其社会经济效益:公园可以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世纪中叶之后,汽车在北美普及,并成为道路的主宰,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饱受尾气、噪声和安全的威胁。所以,早在20世纪60年代,威廉H.怀特就提出了绿道的概念,主张在城市中建立无机动车绿道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在丹佛实施了北美第一个较大范围内的绿色道路系统工程。21世纪的中国城市居民必然将遭受同样的折磨。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一个追求理想。生活的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生活与工作场所,以及与休闲娱乐场所之间的步行或非机动车联系,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一个追求。然而,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效仿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做法,“快速城市”的理念占据了城市大规模改造规划的核心。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汽车所排挤。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对人们的身心伤害才是问题的关键。据统计,自行车仍然是当前我国大城市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在许多城市,自行车担负着50%以上的居民的出行,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公共交通和小汽车交通方式。因此,城市中的大部分人每天都在忍受着这非人行尺度的交通空间,每天都饱受汽车尾气、噪声和安全的威胁。我们的规划和建设应该建立在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上,为他们的通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更何况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是通向未来生态城市的道路;也是未来城市居民的交通时尚。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道及非机动车道网络。这一绿色通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便捷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在实施的过程中,尽量利用社区内部道路、河流、绿地、广场、步行街等现有的绿色空间,辅以部分专门新开辟的绿色通道,将现有的和规划的绿地如公园、环城绿带、游园、大型居住区中心绿地以及组团绿地、单位专用绿地等相连接,通过现有绿色空间的挖掘利用,增加可操作性,进行分阶段和分区域实施。第七大战略: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绿色文化遗产廊道是集生态与环境、休闲与教育及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线性景观元素,包括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沿线。它们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运动路线并将人类驻停与活动的中心和节点联系起来,体现着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在大地上的烙印。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开放空间的丧失、城市的持续扩张以及交通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现代高速路网的快速发展,这些线性历史景观被无情地切割、毁弃。即便许多节点被列为地方、国家甚至世界级的保护文物,但它们早已成为一些与原有环境和脉络相脱离的零落的散珠,失去了其应有的美丽与含义。将这些散落的明珠重新串联起来,与同样重要的线性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一起,通过绿地联系起来,可以构成城市与区域尺度上价值无限的宝石项链。这同时又是无机动车穿行的漫步道和自行车走廊,它将是未来市民的生态休闲与文化教育及环境教育的最佳场所。开放专用绿地应作为城市开放空间建设的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来对待,这不但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位领地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新扩建的每一个地块中落实这一战略。具体的措施包括:(1)新建地块应留有足够的建筑红线退让,统一进行地块设计,以形成连续的公共开放系统。(2)对连续的景观元素,如水系廊道、遗产廊道,应打破单位用地红线的限制,维护景观的连续性。(3)维护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在穿越用地单元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建立便捷的非机动车出入口。(4)维护自然景观元素对城市居民的可达性,特别是水体、林地、山地和农田等未来重要的休闲资源与城市的连通性。连续的绿色应成为未来中国城市的一个基底,是每个市民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