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练习有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试卷第1页,总8页3.2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题练习(有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题型注释)1.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了通过了中国申报的五台山项目,决定将其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各国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④各国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回答27—28题。27.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28.“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承担“落月”——我国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重任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这说明①推动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②推动文化发展,关键在于创新③创新是发挥文化作用的基础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多选题(题型注释)5.首届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点亮创意智慧,融入科技力量,焕发文化魅力,创造财富价值”为宗旨,以“创意、科技、文化”为主题。其宗旨和主题蕴涵的文化道理有()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B文化创新能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试卷第2页,总8页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并对政治有重大影响6.唐朝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从岑参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特点是()A.传统文化还没有渗透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C.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D.传统文化仅仅存在于历史中7.《人民日报》报道,为使西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及时修缮和有效保护,国家累计投入7亿多元,先后实施了布达拉宫一期维修、阿里文物保护抢救、西藏三大重点文物(布达拉宫二期、罗布林卡、萨迦寺)保护维修等一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同时新建了西藏博物馆,极大地改善了西藏重要文化遗产的保存状况及其环境。国家高度重视西藏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A.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C.它有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D.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恢宏的大手笔,为世界40亿电视观众,奉献了一场“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视听盛宴。以对中华5000年文化和奥运文化的独特诠释征服了世界。这表明A.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而且是世界的B.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C.奥运会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D.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又是文化盛会三、填空题(题型注释)9.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现代文化传播主要的手段是。文化交流能促进的发展。我们要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10.奥运圣火的传递受到了海外华人和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所到之处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奥运热”、“中国热”。人们普遍认为,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不只是中国人民的盛会,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奥运会火炬联结着所有相信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精神的人们,无论圣火传递到何方,都能够带给人们友谊与和平的信息,激发人们对未来的向往。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奥运圣火传递的意义。1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积淀而成的,不仅以经典文献、风俗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而且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五千年的艰难历程,决定了其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就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我们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否全盘吸收传统文化?12.(08宁夏卷38)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1)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五、探究题(题型注释)13.2010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5周年的日子。西藏自治区45年来,政府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尊重藏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出台了不少法规和规定,对藏族优试卷第3页,总8页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大力保护,使其重放光彩。今天,藏族文化的发展打破了封闭、停滞状态,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开放发展的态势,同时西藏文化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与封建农奴制相伴随的腐朽、落后的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逐步被抛弃,藏族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藏族传统优秀文化得到妥善保护和继承,并被赋予反映人民群众新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弘扬和发展。这一切有力地推动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进步。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14.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圆满闭幕,但仍是不少中学生热议的话题。请你就他们谈论的话题,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话题一在世博会的184天中,“中国文化元素”活动区全景展现了中国的文化基因。其中,大舞台展示各省份大型经典剧目片段,小舞台展示地方传统表演,传习区则请来一些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在现场教授来宾有趣、易学的技艺。(1)运用“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知识,请你回答上海世博会展现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何意义?(2分)在上海世博园随处可见风格各异的各国雕塑,堪称一曲多元文化的交响乐。试卷第4页,总8页(2)你怎样认识各国特色文化共处上海世博会的盛况?(4分)话题三世博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一些中国人的不良行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插队、装扮残疾人抢占绿色通道等等。在尴尬愤怒之余,同学们讨论如何提升国人文明素养。下面是他们提出的部分建议:政府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合理的法规、制度;在宣传教育上不能“老套路”,要想出新点子,给民众耳目一新之感;居民自身也要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请分析上述建议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4分)15.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此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等。某校高二(1)的同学就这一主题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一)【对汽车文明的呼唤】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然而,进入汽车时代并不意味着就自动拥有了汽车文明。同学们了解到,汽车文明是一种包含全新文明观念和价值体系的生活方式。在一些比我们更早进入汽车社会的国家,经过时间的淘洗,高效有序的交通管理、公平合理的路权分配、推己及人的文明意识、克制谦让的驾车习惯等等,已成为汽车文明的重要内容。而在我们身边,酒后开车、车不让人、加塞儿、抢道、超速行驶等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总是屡见不鲜。(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构建汽车文明提几点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8分)(二)【城市扩建与文化保护】上海世博会虽已落下帷幕,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仍留给世人持久而深刻的思考。怎样才能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同学们围绕城市扩建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发展是硬道理,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为城市扩建这一经济建设让路,而不应成为经济建设的“包袱”。也有同学认为:在物质增长方式趋同,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体现出更强的经济社会价值。因此,我们不仅要为当代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还要使“子子孙孙永葆用,世界人民共享用”。(2)你赞同哪一方,请从说明理由。(6分)(三)【智慧蓝图】同学甲认为:十二五规划关于今后五年文化建设的论述言简意赅,蕴含深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功能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展现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同学乙认为: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文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同学丙认为: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特别是现在经济的发展,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缺少文化含量是断然不行的。(3)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8分)六、辨析题(题型注释)16.儒家文化强调“百行孝为先”。在讨论到如何对待“孝”文化时,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甲:“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北大公布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所以,“孝”应该成为不二信条。试卷第5页,总8页乙:你知道吗?中国新闻网的报道2012年修订版《新编二十四孝图》和专门为青少年儿童编写的儿童版《新编二十四孝故事》中郭巨“埋儿奉母”等退出“二十四孝”,我认为“孝”以伦常规矩的名义扼杀人性,应退出历史舞台。注: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简要评析二人的观点。(13分)17.(9分)在生活安逸的时候,我们是否失去了爱国热情?在和平时代,我们该如何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理性爱国,我们的责任”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同学们了解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长卷史诗,在这部史诗中,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贾谊《治安策》提出“公而忘私”,戚继光率军抗倭等,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有同学认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一定要固守传统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9分)18.(10分)辨析题“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没有表达能力,那他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10分)19.材料一对于调整法定节假日,缩短“五一”假期,并增加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法定节假日,目前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发达,应该多过洋节,因为洋文化比我们的好;有人则认为,目前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是一举两得。(1)辨题: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成就的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