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一课时)-曹巍_2012112908032342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灌云县第一中学备课笔记2012年11月19日1课题:第三章第三节生物群落的演替主备:许翠霞上课时间:月日执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图表的能力。情感目标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我国实行退耕环林、还草、还湖等的政策。教学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教学难点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导入新课“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家知道白居易这首千古名诗反映了一种什么生物现象?进行新课一、群落演替的概念与类型播放一段群落演替的视频设疑: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学生交流、回答。边做边学:观察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的变化1.学生分组观察池塘水中的生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水生生物的图片,利用样方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2.分析数据。教师展示课外兴趣小组的连续7天观察的数据,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的变化。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活动,引入群落演替的概念。小组讨论:哪些因子在影响这个群落的变化?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温度、光照、溶氧量等。师生互动总结:1.群落演替的特点:有规律或有序的变化,是群落长期变化积累的体现。2.群落演替的标志: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过渡:光裸的岩石上能长出森林吗?最早在裸岩上定居的是哪一种生物呢?展示:光裸的岩石上长出森林的几个阶段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讨论以下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4.此演替的过程如何呢?讨论交流,达成共识: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师提示。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板书〗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问题〗以“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板书〗一、演替的类型〖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1”,阅读课本,并完成“思考与讨论”。〖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灌云县第一中学备课笔记2012年11月19日2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4.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一)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展示火烧过后演替的过程图片或弃耕农田上演替的过程图片,引入次生演替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在裸岩上和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归纳总结。(二)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二、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初步了解影响群落演替的各种因素。学生交流、回答。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影响群落演替的各种因素。植物的入侵、定居----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群落的内部环境变化----群落演替的动力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群落演替的催化剂群落之间的环境条件不断变化----群落演替重要条件探究:引导学生探究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板书〗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㈡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讲述〗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开始出现恢复演替,这是一种次生演替。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后的1~2年内以黄蒿、狗尾草、猪毛菜、苦荬菜等杂草占优势;2~3年后,黄蒿占优势;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茎禾草入侵,并逐渐占优势,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土壤变坚实,丛生禾草开始定居,并逐渐代替了根茎禾草,恢复到贝加尔针茅群落。这一过程需要经历10~15年,根据耕作时期长短,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周围原始物种的远近而有所不同。〖板书〗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2”,阅读课本,并完成“思考与讨论”。〖提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灌云县第一中学备课笔记2012年11月19日3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板书〗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课堂练习学案当堂巩固板书设计第三节生物群落的演替一、群落演替的概念与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二、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课后作业新学案练习、学案课后练习教学反思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