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2预拌混凝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5072预拌混凝土ready-mixedconcrete1预拌混凝土的性能特点1.1优点(1)具有工业化、专业化大生产的特点,在质量控制、新产品技术开发、成本控制、技术服务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2)质量相对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更稳定,机械化程度高,计量准确,搅拌均匀,使混凝土离散性大大减少。(3)加快施工速度,减少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有利于文明施工和提高工程质量。1.2常见的质量缺陷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混合材料,质量波动较大。原材料的质量波动、配合比的波动,生产过程的条件变化以及施工方法及水平等都会影响预拌混凝土的产品质量。预拌混凝土存在着如下一些质量通病。1.2.1和易性不好和易性主要指混凝土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若是泵送混凝土,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要求混凝土具有摩擦阻力小、不产生离析、不阻塞、能顺利完成泵送。(1)坍落度损失。坍落度损失集中反映在拌合物失水率和凝结硬化速率。混凝土搅拌后,经过一定时间,拌合物逐渐变稠而黏聚性增强,流动性逐渐变低。将给运输、泵送、振捣、抹压和养护等作业带来相应困难,容易导致混凝土成型后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2)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搅拌后其各组分相互分离,而造成不均匀的自身倾向。混凝土离析后在泵送过程中易堵管、爆管,施工中拌合物易分层。造成构件强度不均匀、开裂。(3)混凝土泌水。混凝土中拌合水以不同方式从拌合物中分离出来。固体材料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下沉使水被排除并上升至表面,使表面形成浮浆。有些水通过模板缝渗漏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缺陷。1.2.2混凝土早期强度过低或后期强度不足(1)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材料,且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所以具有较大的强度离散性。(2)外加剂使用不当,工程中为了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经常掺入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以及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当掺入过量时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施工现场为满足泵送要求,随意在运输过程中加水,也会造成强度和耐久性降低。1.2.3裂缝问题(1)干缩裂缝: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而引起的体积收缩,以及混凝土内部游离水由表及里逐渐蒸发,混凝土内外形成了湿度梯度。在约束条件下,收缩应力大于抗拉强度时,出现干缩裂缝。早期收缩裂缝比较细微,随着干燥程度增大收缩量也逐渐明显。这种裂缝上宽下窄,施工风口处、楼板尤其多见。(2)温度裂缝:水泥水化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3d内会放出50%水化热,如果未采取有效降温措施,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而内外温度梯度引起很大的温度应力会造成结构开裂,、1.2.4混凝土凝结异常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不佳或外加剂超过临界掺量,混凝土拌合物常发生速凝、假凝和缓凝等现象,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2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2.1原材料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外加剂、水和掺合料等六种,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对进场的原材料应及时通过目测材料外观质量和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然后再进行复验,各项指标应满足标准的要求。2.1.1水泥水泥的性能质量对混凝土强度、变形、耐久性均具有重要影响。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以及不同生产批,其细度、凝结时间、强度都有所不同,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坍落度及混凝土强度。(1)针对不同用途的混凝土正确选择水泥品种。从控制裂缝的角度考虑,水泥品种优先选择的次序宜为:低碱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宜选用低热水泥。无特殊要求时,不宜选用早强水泥、含碱量较大的水泥、较细的水泥。(2)根据GB50204—2002规定,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必要时还应对其他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如细度、凝结时间等。(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用水量。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大小不同,对所拌制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相同强度时选择需水量小的水泥,在配制混凝土时采用需水量小的水泥可降低水泥用量。(4)将水泥强度富余量、强度标准差、标准稠度用水量、初终凝时间、对多数减水剂的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的优劣。2.1.2细骨料细骨料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填充石子孔隙的填充级配作用,配制混凝土所用细骨料质量要求主要是控制有害杂质含量、适宜的粗细程度与合理的级配。(1)每一检验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松散堆积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检验。砂子的颗粒级配合理、含泥量低有利于强度和工作性的提高。人工砂和风化后的山砂的需水量大、颗粒形状和级配不合理使拌合物流动性下降。河砂是理想的细骨料,使用时应正确选择细度模数。(2)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宜用粗砂,普通流态混凝土宜用中砂。砂子的细度模数影响混凝土的砂率和用水量,砂率高用水量大,坍落度损失快。砂率偏低容易产生泌水和离析。(3)对海砂或砂中氯离子含量有怀疑或有要求时,应按批检验氯离子含量。(4)细骨料的级配发生改变时,可在保证原设计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调整水泥浆的用量。2.1.3粗骨料在混凝土硬化后,石子起到骨架作用,占有混凝土中的大部分体积,石子的最大粒径和级配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方面均起主要作用。(1)配制混凝土所用粗骨料质量要求,主要是颗粒表面形状、最大粒径、有害杂质限量、颗粒级配及颗粒强度。(2)对石子中氯离子含量有怀疑或有要求时,应按批检验氯离子含量。(3)粗骨料的级配发生变化时,可调整砂率使粗细骨料混合后的堆积密度增大。2.1.4水一般水中常含有某些杂质,对混凝土的正常凝结硬化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混凝土强度发展,加快钢筋锈蚀,污染混凝土表面,特别应注意水与水泥,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及水中杂质含量。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推《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2.1.5外加剂预拌混凝土所用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泵送剂、防冻剂、膨胀剂、防水剂等。(1)根据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和标号选择相应的外加剂品种,确定对外加剂的减水率和掺量的要求。(2)针对外加剂的种类进行pH值、密度(或细度)、含气量、混凝土减水率和凝结时间、坍落度损失、钢筋锈蚀等项目的检验。(3)根据工程类型、气候条件、运输距离,泵送高度等因素,确定对坍落度损失程度、凝结时间和早期强度的要求。通过混凝土试配,经济性评估后才能应用外加剂。(4)满足其它特殊要求(如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耐磨性等)。2.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是组成混凝土的各种材料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不同的比例关系可使混凝土具有不同的和易性;可使混凝土在使用中具有不同的强度、耐久性。2.2.1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的要求(1)工程结构特征的要求不同的结构类型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的要求,如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水泥水化放热对结构的影响;大面积薄壁结构及振捣困难的部位应考虑混凝土的自密实;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尺寸及内部配筋的特点来选择粗骨料的粒径。(2)施工要求(a)粗骨料粒径为使混凝土振捣密实,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尺寸来选择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粒径。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泵送混凝上用碎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2/5,并符合泵送技术条件要求。(b)稠度混凝土稠度是由水灰比决定的,在水泥用量不变条件下的单位体积拌合物内,如果水灰比增大,稠度将减小,拌合物的流动性将随之加大,而使黏聚性及保水性变差;如果水灰比减小,稠度将增大,拌合物的流动性将随之减小,又为施工浇筑振捣造成困难,影响混凝土密实性。因此,混凝土的水灰比应以满足黏聚性、保水性为度。尤其是过大的水灰比将形成过大的孔隙率,对混凝土密实度、强度和耐久性极为不利。若是泵送混凝土,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要求混凝土具有摩擦阻力小、不产生离析、不阻塞、能顺利完成泵送。(c)砂率砂率大小反应了骨料孔隙和总表面积大小,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产生显著影响。如砂率过大,骨料总表面积与孔隙率均加大,在水泥浆用量不变情况下,水泥浆不足以起到充分填充、包裹、润滑骨料作用,使拌合物流动性减小;如砂率过小,又不能保证在粗骨料之间有足够的砂浆层,也会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而且严重影响黏聚性和保水性,容易造成分层离析。因此合理砂率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而水泥用量最少。(3)强度要求(a)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力学指标。然而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的材料,且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因此强度离散性较大。为了要满足设计要求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使其具有大于95%的保证率,应设计具有一定富余强度的混凝土配合比。(b)抗折强度有时也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在道路混凝土工程中,常以混凝土28d抗折强度作为控制指标,据研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其抗折强度也高些。(4)耐久性要求混凝土耐久性是混凝土长期在环境中使用,能够保持其使用要求和使用寿命的能力,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碱骨料反应,以及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内钢筋的锈蚀作用等。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以及工程设计上的要求,配制具有相应耐久性能的混凝土。(5)经济性要求(a)在设计和施工要求允许的情况下,选用颗粒尽量粗些的级配良好的砂、石子和采用合理的砂率,以便尽可能节约水泥。(b)采用“双掺”技术。采用掺合料取代水泥,采用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均可达到既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又降低成本的效果。2.2.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是“计算—试验”法。即采用经验公式和经验数据通过初步计算,再经过试验的方法来调整和修正,最后得到各种性能要求又经济的配合比。配合比的设计优化:(1)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工作性、耐久性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2)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如结构断面尺寸,钢筋的布置,设计强度等级、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及耐久性要求,选择原材料,确定骨料的粒径和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3)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运输距离及时间、气候等,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是否需要掺入外加剂。(4)在生产过程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动态控制,根据工程情况、设计要求、气候变化、运输途中的交通状况、原材料的变化情况及工地的配合程度等因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调整。2.3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指标主要有稠度、含气量、水灰比、水泥含量和均匀性。(1)稠度应以坍落度与维勃稠度表示。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主要取决于拌合物的稠度。在混凝土施工中,针对建筑结构特点以及不同的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应采用相应的稠度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应对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加以控制。(2)含气量。掺入引气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在混凝土中引入一定量气泡不仅可以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但是气泡的引入会降低硬化后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强度。一般,含气量每增加1%,混凝土强度约下降3%-5%。因此应根据粗骨料的最大粒径,控制混凝土拌合物中含气量不超过规定限值。(3)水灰比、水泥含量和均匀性。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和均匀性既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又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强度、耐久性等。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且应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进行检测。3预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3.1浇筑质量控制和管理混凝土施工浇筑时,坍落度的选择,主要根据构件截面大小、钢筋疏密、振捣方式及施工方法确定。(1)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或泵送混凝土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2)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须有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下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当超过时应留置施工缝。(3)施工缝的留置必须遵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并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