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12年中考古诗词赏析3(有答案和解析)(彭长盛)2012·扬州市)(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甲】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乙】戏为六绝句杜甫王杨卢骆①当时体,轻薄为文哂②未休。尔曹③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③尔曹:你们。8.甲诗中“”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2分)9.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8.【答案】李杜轻薄【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掌握。解析:“李杜”指李白、杜甫,是杰出人才的代表;乙诗的第二句可以找到“轻薄”一词。点拨:此题难度不大,只要审题准确,答案都在原诗句中。9.【答案】甲诗:古今对比,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乙诗: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解析:甲诗通过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对比表现主题的,乙诗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点拨:在古典诗歌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在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比方式有动与静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2012·温州市)(一)(4分)田家郑獬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______”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答案】明。【解析】考点: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古诗句中关键字含义的理解能力。2解析:古诗词贵在精炼,往往一字值千金,理解古诗词,重点要学会抓关键字词的理解。诗句“一树高花明远村”中的“明”字,在此时显现之意,根据题干“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提示,不难理解所要填写的是“明”字。点拨:答题时,要结合题干的相关提示思考,不能胡乱猜测。16.【答案】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抒发的感情的理解能力。解析:古诗中,诗人往往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即借景抒情,解答这类题,我们就要看诗人在诗中描写的是怎样的景物。就本题而言,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诗人在此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从侧面烘托出自己对夕阳的喜爱。点拨:写景是表象,抒情是实质,透过表象看实质是分析此题的关键。四、诗歌欣赏(8分)22.(2012·恩施自治州)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4分)瀑布洪源要下山!要出各!一声呐喊,从云崖上扑下,哪怕它粉身碎骨!向往着滔滔江河,茫茫大海,思念着展翼的凤帆、击浪的挠橹,啊,奎凭一腔燃烧的信念,脚下才开辟出一素奔腾的生命之路。(选自《中国当代名诗一百首》)(1)诗歌开头两个“要”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简要分析。(2)诗歌塑造“瀑布”这一形象,请你谈谈它背后的深层意蕴。【答案】22.(4分)(I)(2分)开头两句“要”的呐喊,写出了瀑布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一泻千里的特点。(2)(2分)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把无生命的瀑布当作人来写,粗看宇字在咏物,细看句句在写人,写那些有追求、有理想,用燃烧的信念为自己开辟一条奔腾的生命之路的战士。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现代诗歌品味语言,感知形象,理解情感的题目。要求学生能够抓住诗歌中精妙的语言进行揣摩,围绕诗歌意象理解情感,把握其象征意义。(2008·湖北恩施州)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第1、2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1.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3答案:1.示例: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评分说明:语言生动,抓住“闲敲”一词即可。2.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评分说明:(本题2分)回答“不能”给1分,第二问大意正确给1分。透视:与朋友约会而对方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生活体验。南宋诗人赵师秀的这首小诗,具体形象地传达出了我们共有的心理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江南夏夜之景,雨声、蛙声为什么对诗人显得特别清晰?原来,他在静候着友人的叩门声,然而入耳的却是雨声、蛙声,并且夜越深显得越清晰。后两句表现诗人的落寞失望之情。诗人通过“闲敲棋子”这一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他焦躁期待的心情。人在孤寂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做一些单调机械的动作,像是有意要弄出一点声响来打破沉寂,冲淡郁闷,“闲敲棋子”正是这样的动作。第1题要求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诗的优美意境,也就是要求我们用现代汉语的形式将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所表达的感情再现出来,考查的是我们的再造想象能力。这种命题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既考查了再造想象能力,也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正确作答的前提是准确理解诗意;其次,你的语言表达还应努力做到“生动”,这样才能得高分。第2题考查炼字。孤立地看,一句诗中用哪个字好像都说得通,但具体到一首诗,则用甲字与用乙字,表达效果会明显不同。所以,完成炼字类题目时,我们得把某个字放在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像这首诗,因为诗人苦苦等待,可友人一直到半夜了还不见影子,他一人下不成棋,于是就“闲敲棋子”,这个“闲”字,所反映的绝不是闲适,而是百无聊赖;“闲”的背后,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2008·湖北黄冈市)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闻笛赋:(2)烂柯人: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案:1.(1)怀念故友(2)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2.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示例三: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分析:欣赏诗歌,有时需要联系到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否则,就会望文生义,对诗作出肤浅甚至错误的解读。对那些运用典故的诗歌,我们应先理解典故的本义,之后结合整首诗体会诗人运用典故的用意。白居易跟刘禹锡是好朋友,他们在扬州相逢。席间,白居易写了一首诗相赠,结尾两句4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刘禹锡便写了这首答诗。首联紧承白诗,意思是说,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方,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颔联感慨自己被贬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这一联诗人用了两个典故,含蓄蕴藉。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闻笛赋”即指此赋。所以,此处用“闻笛赋”这一典故,即表示对故友的怀念。相传晋人王质进山打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棋到终局,王质发现手里的斧柄已烂掉,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此处用“烂柯人”,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第1题就是对用典的分析。常见的失误是不明白典故的本义,因而只能临时瞎编。第2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这首诗的颈联表达的是刘禹锡豁达的襟怀: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由此看来,长期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诗人消沉颓唐。答题的失误是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说上,而不能引申展开。例(2009年湖南永州市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游洞庭湖五首(其二)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①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②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注】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②赊:赊欠。(1)“耐可乘流直上天?”此问句反映出李白什么性格和艺术风格?(2)迷人的月色,用之不竭,取之无尽,相信你也享受过。作者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但是本诗中第三句,诗人却用了一个”赊”字,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案:(1)性格:天真超脱;艺术风格:想象奇特。(意近即可)(2)拟人手法;视月色为无价之宝,格外珍惜自然美景,尊重自然,与自然作心灵交流。透视·助读:这两道题是从诗意理解、情感感受、品析写法的角度命制的。要准确把握诗意、体会诗人情感,首先要知道其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李白(其时遇赦,重获自由)、贾至(与李白同时的作家,以散文著名;其时贬官为岳州司马)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了一组(五首)七言绝句。组诗原题为《陪族叔邢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以上选其第二首。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诗人与友人(此处,我们不妨把其族叔也当作友人)泛舟湖上,与清风朗月为伴,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终不可得,诗人也只好收起这份不羁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首句写景,同时点出秋游洞庭事。“南湖秋水夜无烟”,初读平淡无奇,似是全不费力,脱口而出,实则极具表现力: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烟波浩渺、水汽蒸腾之气象。波澜不惊,澄澈如画。无烟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于水,悠悠湖光悠月明。这种景象,这种意味,非置身其中不可得,非写意简笔不可得。诗人虽然没有精工细绘,但读者心中自会涌现出一幅水天一色的美好图景。明月的召唤,让诗人陡生“上天”之心:“耐可乘流直上天?”这天真异想,似突兀而5来,没有缘由。但是,月色不就是最好的缘由吗?因此,这一突发奇思,反作用于月色的描绘,使得月色愈发迷人。诗人奇特的想象与天真超脱的性格,不是正由此可见一斑吗?想象奇特,正是诗仙浪漫风格的体现。回答性格抓住“天真超脱”,回答艺术风格点出“想象奇特”“浪漫”等即可。三四句直抒胸臆。月色很美,但诗人只为洞庭醉。上天既不可得,不如留下来,向洞庭赊点月色,醉游湖上。“赊”字颇堪玩味:洞庭的清风、朗月、湖光,美不胜收,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诗人着一“赊”字,似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自然的珍爱与尊重,拟人手法在这里运用得可谓巧妙纯熟。“赊”,自然是不花钱了,那么李白《襄阳歌》中“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自然也就成了“赊月色”的最佳注脚。“赊”字极见诗人性情:痴恋月色,陶醉于自然美景中,洒脱不羁,豪放而不失浪漫。本题的考查点落在作者的性格、诗歌的艺术风格、用语的辞格方面,更侧重于诗歌的内容把握、手法品析,这正是抓住了最为关键的部位。例(2009·江苏扬州市)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