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山市中小型工业企业的现状、发展与对策中小型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论在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都是一个长期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的中小型工业企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生产经营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从佛山的实际出发,应对入世,营造一个适合中小型工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我市中小型工业企业的现状(一)规模和地位我市中小型工业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截至2001年底,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共2468个,其中中小型工业企业2331个,占94.4%,资产总额占52.3%,工业总产值占57.1%,产品销售收入占52.3%,利润总额占47%,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占77.4%。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594个,亏损面为24%,其中中小企业550个,占92.6%。在带动佛山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十分显著。大中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指标名称计算单位合计比重%大型企业比重%中小型企业比重%企业个数个24681001375.6233194.4亏损企业个数个594100447.455092.62资产总额亿元1797.08100856.4647.7940.6252.3负债总额亿元1112.73100509.4645.8603.2754.2产品销售收入亿元1811.95100863.5747.7948.3852.3利润总额亿元40.7910021.6053.019.1947.0亏损企业亏损额亿元26.5210014.2153.612.3146.4工业总产值亿元1782.35100764.1942.91018.1657.1工业销售产值亿元1731.23100752.0943.4979.1456.6出口交货值亿元438.03100217.1349.6220.9050.4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70135810015860422.654275477.4(二)行业结构我市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分布遍及33个行业。从2001年的数字反映,中小型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塑料制品业。这6个行业的工业企业共有1259个,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中小型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54%。中小型工业企业分行业产值比重行业现价总产值比重(%)行业现价总产值比重(%)总计100化学纤维制造业0.78非金属矿采造业0.20橡胶制品业0.35食品加工业3.76塑料制品业5.58食品制造业0.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4.51饮料制造业0.9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59烟草加工业0.4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00纺织业6.08金属制品业8.98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业4.30普通机械制造业1.87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4.24专用设备制造业1.23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2.0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883家具制造业1.3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3.03造纸及纸制品业.2.0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09印刷业1.4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60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72其他制造业2.3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14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3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3.56煤气生产和供应业0.04医药制造业0.83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62(三)地区结构从地区分布结构看,中小型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南海、顺德两市。两市的中小型工业企业有1618个,工业总产值693.39亿元,分别占全市中小型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43.2%和25.0%。中小型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市(区)分布情况市(区)企业个数工业总产值(亿元)产值比重(%)市(区)企业个数工业总产值(亿元)产值比重(%)总计23311018.16100高明177100.959.92顺德511254.0724.95城区5417.031.67南海1107439.3243.15石湾11352.115.12三水18681.137.97市直18373.557.22二、中小型工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中小型工业企业受其规模、效益和资信所限,不能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募集资金,只能仍以传统的通过抵押、担保向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获得资金,增加了企业的债务负担。2001年我市中小型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4%,而大型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9%。2、设备落后、老化。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当前4我市的一些中小型工业企业还使用70-80年代的生产设备或二手生产设备的情况,生产能力低,使一些早该淘汰的陈旧设备超期服役,带病运转,造成产品物耗高、质量差、产出低、竞争力弱。3、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能力缺乏。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引进技术时,往往只注重硬件的引进,而忽视对软件的研究,因而很难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过程,形成自我开发的能力,难以在技术创新上有大作为。企业的生产缺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据我市2000年R&D调查资料显示,在被调查的351个中小型工业企业中有33%的企业没有开展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只占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9%,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只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的42%。科研经费不足是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的首要原因。4、人才匮乏。企业拥有的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据我市2000年R&D调查资料显示,在被调查的351个中小型工业企业中,有开展科技活动的中小企业中拥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只占科技活动人员的37%,无高中级技术职称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只占科技活动人员的26%。缺乏专业人员也是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加上人才激励机制不到位,一些企业的科研技术开发人才正在不断流失。5、思想观念有待更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目标的实现,我市中小型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更多的外国产品和服务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但不少中小企业对WTO体系和规则不甚了解,进入国际市场的经验和知识准备仍然不足。(二)原因分析5我市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存在问题既有企业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1、中小型工业企业自身存在的劣势。(1)规模小、实力弱,资金、技术、人才、信息、销售渠道和网络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无法与大企业抗衡,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2)由于资信较差,不易获得银行贷款,而且融资渠道少、成本高、难度大。(3)由于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发展预期等方面存在不利影响,不容易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造成中小企业人才严重匮乏,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能力较弱。(4)产品品种单一,抵御风险的能力弱。(5)忽视品牌的建设。(6)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妨碍企业的长远发展。(7)开拓国际市场和竞争能力较弱,不少企业尽管多年有产品出口,但多是通过中转实现,对国外市场缺乏直接的接触,不了解产品在国际市场实际竞争力,难以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2、传统“大而全”、“小而全”体制的制约。中小型工业企业自身固有的劣势,决定了多数中小型工业企业无法独立地生存,而必须与大型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成为大型企业的配套企业或附属企业。但是,由于传统“大而全”、“小而全”体制的制约,我市中小型工业企业很难通过与大型企业的分工协作而促进自身的发展。3、企业产权制度不合理。国有企业改革前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产权模糊和政企不分的企业制度严重制约了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所有制的多元化,目前在我市的中小型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已经很低,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小型工业企业的主体。但是,由于企业的产权制度仍然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也阻碍了中小型工业企业的6发展。4、外部政策环境忽视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型企业倾斜的政策,导致中小型工业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国家的扶持政策上难以享受到平等的国民待遇,如国家实行的“债转股”政策与中小型工业企业无缘。(2)能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型工业企业数量较少,各级政府对中小型工业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偏弱。银行除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贷款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重点投资项目倾斜外,对中小企业普遍采取惜贷政策,此外融资成本高、银行贷款手续繁杂、缺乏人际关系等也使中小企业“望贷却步”。(3)由于中小型工业企业实力弱,地位低,遭受的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与大型企业相比要多。(4)资本市场的发展忽视中小型工业企业,因而阻碍了中小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密集型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无法成为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需要建立二板市场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但是,我国二板市场到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尽管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对WTO体系和规则的宣传力度仍有待加强。三、中小型工业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虽然中小型工业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但是中小型工业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主要在于:规模小,机制灵活,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港澳,交通便利,市场空间很大,颇具层次,中小型工业企业的战略定位可以在区域性和产品特色上下功夫;劳动密集和劳动力的廉价,7依然是中小型工业企业在资源占有方面的优势。不同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实际,寻求生存空间,提高产品质量。各级政府近年来通过实施“抓大放小”和对低效益、高耗能等国有中小企业的关停并转政策,为中小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推动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从政策、金融、税收等方面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国人大正在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进行立法,《中小企业法》有望于今年年内出台。该法将规范中小企业的发展,防止在竞争中出现无序竞争、假冒伪劣等现象。同时中小企业贷款难、资金担保难的问题将得到解决。因此,我市中小型企业正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一)中小企业的准入领域将会进一步拓展。我国政府正在推进的经济改革,将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中小企业实行更大范围的放宽。这将为我市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多领域的进入提供了机遇。(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为中小企业创造了发展的条件。目前,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小型企业比重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这对我市在西部地区创办新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和现有的中小型工业企业进军西部都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三)我国政府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扩大内需,立足于国内市场的经济安全政策,有利于我市中小型工业企业的更大发展。(四)中国加入WTO后,为中小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加入WTO后的中国无疑将会更加开放,在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只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和8增强竞争力,我市中小型工业企业大范围地走向国际就会成为可能。四、促进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今后,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中小型工业企业要调整自身的观念和体制,进行制度创新;另一方面,政府要对中小型工业企业采取切实的扶持政策,为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其主要措施包括:(一)彻底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体制,建立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体系。对于政府来说,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中小型企业的经验,促进大中小各种类型企业的共同发展,不可顾此失彼,偏向一方。要抓“大”放“小”。抓“大”是指抓好国有大型工业企业的改革,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并带动相关企业发展。放“小”是指放开中小型工业企业的改革,扶助中小型工业企业走上专业化规模经济的道路。要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