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单元教案(0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9张潇洒10词二首(渔歌子如梦令)11指尖的世界选读四暑假语文乐园四9张潇洒教学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读词句,了解张潇洒的性格特点。4.感受童真、童趣,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张潇洒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感受童真、童趣,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质疑1.师:六年的学校生活,大家一定认识了许多同学,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他给你的印象最深?生自由发言。2.板书课题:张潇洒3.读课题质疑。教师由此引入课文的学习。二、初读感知1.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确、流利,自学生字。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及词语:潇xiāo洒刨páo沙子狗屎shǐ门票piào滑梯tī独一无二半信半疑稀奇古怪摇头晃脑(1)检查认读。(2)口头扩词。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4.初读课文,解决了你的哪些疑问?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2.交流自学情况。(1)课文先写在“我”眼里,张潇洒是个有福气的人。他家离学校近,可是时常迟到,他的举止让“我”觉得很奇怪。接着讲了张潇洒精心设计了一个小狗乐园,我们去察看后认为他在吹牛,而他却不以为然。最后写张潇洒的小狗乐园没开张就宣布倒闭了。(2)本文主要记叙了“我”的同学张潇洒精心设计一个“小狗乐园”,但是还没开张就倒闭了的事。教师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串联段意法。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潇洒门票滑梯刨沙子狗屎独一无二半信半疑稀奇古怪摇头晃脑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品味,感受人物形象1.边读边思考:文中张潇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的看法。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写下体会。3.小组交流讨论。4.全班交流。学生可能谈到的几处:(1)“他养了一条大狗,身长有一米,可以冒充狼。还有,新学期开学前,他家搬到了学校旁边,成了学校的邻居。”在“我”的眼里,这些都是令同学们羡慕的事儿,所以“我”觉得他是个有福气的人。(2)“张潇洒对大家说,他在忙一个填补世界空白的工程,具体说,正在自家院子里亲手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小狗乐园。目前要做广告,让想去观光的人掏钱买门票。”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他是个自信的孩子。理解:什么是“填补世界空白的工程”?指世界上还没有过的工程。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张潇洒的自信。(3)“我们半信半疑,问他小狗乐园什么样子,他说里面有沙滩,有滑梯,还有专供小狗游玩的‘惊险世界’,甚至还有小狗浴场。”理解:他很有自己的想法,设计小狗乐园,而且试图让人掏钱买门票,不是空想,而是付诸行动,敢想敢做……交流读书体会时,不要过于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或别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由此产生情感共鸣。老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结合课文讨论:建造“小狗乐园”这件事,张潇洒算不算是吹牛?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指导理解“这是小狗的乐园,又不是你们的乐园”这句话的含义。(在“我们”想象中,“小狗乐园”就得像人类的乐园那样漂亮精致,而在张潇洒的眼中,只要能让小狗喜欢玩儿,再简陋的也都算“乐园”,毕竟它3的服务对象是小狗而不是人。所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大胆、独特的思维方式。)三、总结课文,学习表达方法1.师:看来张潇洒这位同学的形象已经深深地留在你们的脑中了,这也正是作者了不起的地方,同样是写人,能说说作者在描写人物时,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吗?师生共同交流并小结:(1)抓住人物最独特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写。(2)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事情详细地写。(3)语言平实,但风趣幽默,吸引人。2.由课文中张潇洒的事,你联想到自己身边哪些有趣的事?生交流,想到同学、想到自己,还可能想到张潇洒的同学、老师等等。唤起学生对学校生活、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四、课堂延伸师:的确,童年是最美好的,而作家笔下的孩子也是多姿多彩的,这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调皮的日子》这本书,同学们课后可以上网看一看,或买来读一读。而在这个单元里还有一篇罗马尼亚儿童文学家山吉勃良努的作品《暑假》,这篇课文又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又写了他的什么样的故事呢?课后,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去读一读,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五、课外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项完成)1.推荐阅读选读课文《暑假》;2.推荐阅读秦文君《调皮的日子》;3.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同学写一篇习作。10词二首(渔歌子如梦令)教学目标1.自主识记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工具书或注释理解两首词的意思。4.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主学词,理解两首词的意思。教学难点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两首词的资料;教师准备朗读和创设情境用的曲子,制作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1.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忆江南》吗?指名背,师生齐背,这4是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板书课题。师介绍:这是一首词,词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2.解题。简介作者及背景。张志和,唐代诗人,因仕途不顺而隐居,自称“烟波钓徒”“浪迹先生”。这首词借表现渔夫生活表达了自己隐居生活的志趣。张志和能诗善画。相传公元774年,大书法家颜真卿赴湖州任刺史。一天,他大宴宾客,张志和也在座。酒酣耳热之际,颜真卿吟唱了张志和的《渔歌子》。后来,张志和又即兴连吟五章,当众表演他的书画才艺。只见他一边击鼓,一边挥笔作画,随兴挥洒,笔下如有神助。片刻间,山水云石就出现在大家面前,五首词的意境尽在画中。从此以后《渔歌子》风靡全国,不仅许多人在吟唱,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当时日本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渔歌子》吧!请边朗读边欣赏。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1.用课件出示课文及朗读音频,营造气氛。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词典,读通句子,整体感知。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1)自由读,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同桌交流。(2)小组内交流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画出景物,重点词意:肥、须、回。重点解决的问题:渔者为什么不回家?5.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2.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再小组轮读,相互欣赏。3.配乐有感情朗读背诵,感悟意境。4.学生在音乐声中画画诗中景物。5.根据学生所画来总结全首词的意思。美丽的西塞山前,白鹭高飞。江边桃花盛开,盛涨的江水中必定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吧。在风景如画的江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斜风细雨中,久久不愿离去。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蒙的意境。四、作业1.背诵《渔歌子》。2.课外找一找有关江南春景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渔歌子》。2.说说你知道的其他词牌名。53.师:在宋代有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李清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首词。板书课题:如梦令生齐读课题。师:在学习这首词的时候,我们要开动所有的官能,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思考,用心想象。二、初读1.用课件出示课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师配乐朗诵。生倾听,初步感知内容。2.生自己读词,把字音读准,把词读正确、流利。3.检测初读情况。注意提示字音,如“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xìng。知道为什么吗?指名诵读,师生评议。全班齐读。三、再读,理解内容1.学生借助注释自己学词,理解词的意思。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1)你读懂了哪句?(2)哪里你还不能理解?4.指名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参考:还时常记得游溪亭,玩到日黑天暮,醉酒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误入藕花的深处。大家急忙划呀划,荷深不见路,惊起了满滩的鸥鹭。四、品读,想象1.师:读诗词我们不能光理解意思,还要感受诗句描写的情景。这是一首非常美的词,需要我们好好地品味。同学们,你们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2.板书: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画面一:“溪亭日暮”(1)指名读第一、二句。(2)“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溪边有座亭子,诗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日落。(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师引导学生用更多的词句来描述这一美好的画面。指名读这两句。6(3)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候,词人会在溪边亭子里干什么呢?生各抒己见:饮酒作诗,欣赏美景……再次深情朗读第一、二句。画面二:“藕花深处”(1)说说你对“藕花深处”的理解?想象荷叶茂密,荷花多,花香浓。还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有关“荷”的诗句来体会。(2)展开讨论:为何会误入“藕花深处”?(3)深情朗读。画面三:“一滩鸥鹭”(1)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象词人急切的心情,溪水声,划船的“哗哗”声,仿佛看到了一群鸥鹭被惊起,飞入夜幕中,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2)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这几句。3.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交流的情况提炼出几个词:“记、兴、醉”。板书:记兴醉4.重点讨论“醉”字。词人为何而醉?是香醇的美酒,更是那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愉悦的心情,令词人“沉醉”而“不知归路”。五、比较阅读,深入体会1.师出示李清照《如梦令》另外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比较两首词有何异同。①相同:都提到了“醉”。②不同:两首词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都不同,心境也不同。虽然都“醉”,课文这一首是因美景、心情陶醉,后一首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而“常记溪亭日暮”之情景,是追忆美好快乐的时光。③对比朗读,读出感情。2.指导背诵。可以多种形式进行。3.师生配乐齐背。11指尖的世界教学目标1.会认2个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4.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唤起对生活的自信与乐观。教学重点1.掌握难认、难写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唤起对生活的自信与乐观。教学准备背景资料、图片、配乐等。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有一群孩子,他们因为先天的或后天的某些原因,永远告别了光明与色彩,一生笼罩在黑暗中。(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播放有关盲童的录像资料)他们原本以为自己的生活永远也不再有希望,但是善良的人们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带他们在“指尖的世界”里重新找到希望。板书课题:指尖的世界2.齐读课题,生质疑。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生自由读课文。提示:(1)读准确,读通顺。(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检测初读情况。学习会认字。3.再读课文。复习会认字,学习会写字。提示:(1)读流利,知内容。(2)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叙述的?生再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理清脉络。三、品读课文,走近“指尖的世界”出示阅读提示:找到文中最打动你的段落,做上记号,读一读,在脑中想象出画面。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2.全班交流。(学情预设,重点指导朗读及体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