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城市道路、广场绿地规划第一节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一.道路绿化的作用1.环境保护功能2.安全功能。3.景观功能4.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生态廊道,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二.与道路绿地相关的概念1.道路红线:是指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2.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1)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2)交通岛绿地: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中心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导向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导向岛用地。⊙立体交叉绿岛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3)广场、停车场绿地: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教材272页三.道路绿地率指标(教材271)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40-50米之间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四.城市道路绿地规划1.道路绿地规划原则(1)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同步进行(2)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3)满足多样性原则(4)体现城市文化历史及地方特色四.城市道路绿地规划2.道路绿地断面的布置形式(教材270页)1)一板两带式绿地车行道两侧种植一排或多行行道树,简单整齐,管理方便。2.道路绿地断面的布置形式2)两板三带式绿地除两侧以外,车行道中央设有一定宽度的分车绿带,可合理配置灌木、绿篱等枝叶茂密的常绿植物,阻挡对面车辆夜间行车的远光,主干路分车绿带宜采用复层混交的绿化形式,不宜少于2.5米,5米以上为佳。2.道路绿地断面的布置形式3)三板四带式绿地分车绿带为两条,绿化效果好,分车绿带的宽度在1.5米以上时,应种植乔木,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复层混交。2.道路绿地断面的布置形式4)四板五带式绿地车道被分成四条,各种车辆均形成上下行,保证了行车速度。但占地面积较大,城市中多以栏杆代替。种植方式与上相同。3.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教材271页)1)行道树绿带•种植形式:树池式,种植带式•树木间距:定植距离为5—8米,最小为4米,•定干高度:分枝点不宜太低,交通干道不低于3.5米,人行道上的行道树不低于2.5米。地下管网和架空电缆,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米的空间。•树种选择:A.乡土树种,地带性树种B.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苗木来源容易,成活率高。C.树龄长,树干通直,树姿端正、优美,冠大荫浓。D.花果无异味,无飞絮、飞毛、无落果。E.分枝点高,耐修剪。F.不选择萌糵力强和根系特别发达隆起的树种。2)分车带绿地:·绿地种植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分车绿带宽度小于l.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3)交通岛绿地a.绿地布置应服从交通功能,使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出入口有指示性标志的种植·弯道外侧可种植成行乔木,诱导司机行车方向·主次干道汇合处,植物不能遮挡视线。b.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c.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d.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e.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4)停车场绿地规划1.类型;室内室外—街道—专用停车场(林荫停车场,广场停车场)2.设计要点:出入口车位尺寸(2.5M*5.0M,转弯半径6米)停车场种植—分枝高度•小型汽车2.5米•中型车3.5米•载货汽车4.5米五.高速公路绿地的规划(教材278页)1.为增加行驶人员安全感,道路两侧尽可能保持原有自然景观,并适当点缀风景树,花灌木群和宿根花卉群。2.通过绿地种植预示线形变化,特别是在曲线转弯方向上,种植要有连续性。3.在进入光线明暗急剧变化的隧道时,在入口处种植高大乔木,增加驾驶员适应时间。4.道路外侧种植一定厚度和长度的绿带,可缓冲车辆的撞击5.分车带绿地宽度不小于1.5米,宽度可达5-10米,以草坪为主,严禁种植乔木。6。穿过市区的高速机动车道与城市之间布置由乔灌木和绿篱组成的绿化隔离带,宽度最好在40米左右。六、道路防护绿地规划设计(一)道路防护绿地的类型1.高速公路防护绿地:扩展到几公里范围内,与农田防护林相结合2.城市公路干道防护绿地:防护林树型优美,便于远观与近观,集遮荫、观景、防风沙于一体。3.城市街道防护绿地:改善市区内部的生态环境(二)道路防护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1.高速公路防护绿地(教材236)(1)宽度为20-30米,以单一落叶树种为主,可结合常绿树种;树种要求枝干密,叶片多,根系深,耐脊薄干旱,不宜发生病虫害。(2)种植形式多采用行列排列的纯林种植,也可采用从草坪到大乔木的由低到高的种植形式。(3)结合周边地形,如田野、山丘、河流、村庄等(4)为防止穿越高速公路,可采用高速公路禁入刺篱防护带的防护办法。2.城市公路干道防护绿地(1)根据公路的等级、宽度、材料等因素来确定林木的的种植位置和防护带宽度,路基不足9米时,种植在边沟之外,大于9米时,可种植在路肩上。(2)公路的交叉口,要有足够的视距,距桥梁、涵洞等构筑物5米以内不应种树。(3)每隔2-3公里,变换一种树种,有利于司机的视觉和心理效果。(4)尽可能与农田防护林、卫生防护林、护渠防护林及果园相结合,做到一林多用。(5)种植配置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速生树与慢长树相结合。本章重点道路红线定义道路绿地的组成道路绿地名称示意图道路绿地断面形势区别道路绿地中广场绿地与公园绿地中街道广场绿地的不同第二节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一.城市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1.组织集会2.供交通集散,车流人流的交通枢纽3.组织居民游览休息4.组织商业贸易交流等活动5.展示城市风貌的关键性场所。二.城市广场的类型1.市政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游览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2.纪念广场在有历史意义的地区设纪念广场,应突出某一主题,创造与主体相一致的环境气氛。3.交通广场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交通的连接枢纽,起交通、集散、联系、过渡及停车作用,并有合理的交通组织。交通广场有两类:一类是城市多种交通会合转换处的广场,如火车站前广场,另一类是城市多条干道交会处形成的交通广场。4.商业广场城市广场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城市生活的重要中心之一,用于集市贸易和购物。5.休息及娱乐广场城市中供人们休息、游玩、演出及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的重要行为场所。三.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趋势1.多功能复合2.空间多层次3.对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的继承4.文化内涵的深化1.多功能复合功能多样化是产生广场活力的源泉,吸引多样的人产生多样的活动,从而使广场真正成为富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更多元的支持性元素更多样的行为支持设施2.空间多层次更多样和细致的空间分层:开放型大空间,中等规模的及遮蔽性较强的小空间。上升,下沉和地面层相互穿插结合,构成一幅既有仰视又有俯视的垂直景观,与平面型广场相比较,更具有点线面相结合,以及层次性和戏剧性的特点。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更多的“模糊’’空间3.对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的继承重视地方特色的保护,历史文脉的继承。表现出现代社会的一些风貌。被市民和来访者看作象征和标志,产生归属感。广场空间要素和主题思想可反映地方文化特征和文脉4.文化内涵的深化展现一个城市市民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风俗习惯;促发人的行为,并成为行为的发生器和触媒器。因此,广场文化结构也常被看作一种生态系统。城市广场作为多样文化活动的载体,市民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共同创造了相应的广场文化。人广场文化四广场绿地的设计手法1.在广场与道路的相邻处,可利用树木、灌木或花坛起分隔作用,减少噪音、交通对人们的干扰,保持空间的完整性。2.利用绿化对广场空间进行划分,形成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的需要。3.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气候、气象、土壤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4.利用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的绿化构成各种各样的景观,使广场环境的空间层次更丰富,性格得到应有的烘托。5.用绿化本身的内涵,既起陪衬、烘托主题的作用,又可以成为空间的主体,控制整个空间。6.用树木本身的特征发挥表示方位、引导和遮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