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的环境观环境观: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就是环境观(自然观、人地关系论)正确的环境观要求人们正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最终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漫画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说明什么道理?人类向自然作无休止索取的征服论造成资源短缺传统的环境观:本土形象地显示了海洋中渔业资源锐减的严峻现状。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商业性捕鱼开始以前,由于人类捕捞量较少,没有超过鱼类再生的能力,广阔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自从商业性捕鱼活动开始以来,由于人类渔船数量的增多,渔具、捕鱼技术的进步,海洋捕捞范围的扩展,捕鱼量大增,超过了鱼类再生的速度,造成了海洋渔业资源锐减,质量下降,导致部分物种濒临灭绝。5.正确表述下图中某海域的鱼密度、出海渔船数量、捕鱼量关系的是()A.第2年后,若捕鱼量不变,鱼密度可以保持稳定B.前4年中,鱼密度决定了捕鱼量的变化C.第5年后,出海渔船数量是影响捕鱼量的主导因素D.第8年后,鱼密度即可恢复正常水平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图中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从图中可以看出,前4年的出海渔船数量和捕鱼量都小,鱼密度大,若保持这种状况可以实现持续发展;出海渔船数量多则捕鱼量大,之后则因为过度捕捞、资源匮乏,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出海渔船再多也无鱼可捕,更难以恢复原来海域中的鱼密度,影响了生产的持续发展。新的环境观:以求达到环境与发展双赢!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历史时期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采集渔猎时代对人类威胁小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口集中区出现改造自然工业文明时期恶化,危及人类征服自然新技术革命时期日益突出谋求人地协调原始平衡紧张矛盾激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新旧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环境观:人地对立表现:人定胜天!征服自然!新环境观人类和环境协调平衡表现:寻求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传统的环境观新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对人类的报复,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良性方向发展新的环境观与传统的环境观的区别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2.可持续发展观思想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鼓励经济增长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3.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4.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开发性原则B解析: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原则的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本题通过阅读文言文的形式,考查对古代早已存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中的文言文可解释为:使水塘枯竭而捕鱼,怎么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1.巨大的人口压力。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三、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深刻的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要求。据此回答1~2题:1.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积极发展国家工业C.积极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D.治理污染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总量D.改善生态环境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l)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新的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理由。(2)图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答案:(1)生态环境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频繁,对环境影响大,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2)①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造成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造成②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牲畜大量集中,过度放牧现象严重,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内蒙古当地人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破坏地表土及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地下采空区易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3)在开发利用煤炭过程中当地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造成当地环境污染,燃烧煤炭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燃煤发电需要大量水资源,加剧当地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实行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减少三废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