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陈须隆贾秀东等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党委宣传部编《形势政策教育》参考材料第142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部陈须隆贾秀东苏晓晖李青燕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是不安分的10年。如果说“9·11”尖利的撞击声是标志性的开始,那么其结束则是“百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所拖曳的漫长尾音。这10年,是世界经济、政治和安全格局大变化的10年,是大国实力此消彼长的10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其趋势将影响第二个10年的世界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不可逆转,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国际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也在不断出现,全球性挑战更加突出,国际安全形势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一、大国安全战略相继调整围绕国际秩序、综合国力、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国际战略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的矛盾摩擦不时显现,局部;中突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一些国家因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矛盾引发的动荡频仍,天下仍不太平。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尚未解决,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均衡性依然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从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领域蔓延,引发部分国家和局部地区动荡。恐怖主义、经济安全.气候变化、核扩散、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跨国犯罪等全球性挑战对各国安全威胁明显增大。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国内与国际安全问题互动,传统安全观念和机制难以有效应对当今世界的诸多威胁和挑战。1.美国积极调整国家安全战略2010年2月1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2010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同年5月27日,美国白宫公布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2011年2月8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布了2011年版《美国国家军事战略》。5月16日,美国白宫公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6月29日,美国白宫公布了新版《国家反恐战略》。7月14日,美国国防部发布首份《网络空间行动战略》。上述一系列文件全面反映了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国家安全环境的评估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选择。第一,美认为国际安全环境“更加复杂,不断变化,充满不确定性”,当前地缘政治存在四大趋势——一些大国崛起、非国家行为体力量日益增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全球性问题突出。上述趋势将塑造未来安全环境。第二,改变了布什政府时期“先发制人”战略指导原则和军事行动思想。先发制人战略的实质是在敌人可能实施军事进攻、尚未形成直接而迫切威胁时就对敌人采取积极行动。布什政府据此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奥巴马政府认识到,先发制人战略不符合美国的安全战略态势,明确指出滥用武力、擅用武力将使美国不堪重负,应先考虑其他手段的可行性,动武应作为外交努力无效情况下的最后手段。第三,放弃”单边主义”,强调“全面接触”。接触的内容包括美国积极参与海外事务,加强与盟友和战略伙伴的合作来应对挑战,以及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大国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奥巴马政府认为,新世纪的国际责任不能由美国人独自承担,需要与世界各国共同分担。第四,以”混合型战争”代替”两场战争”理论。美军在克林顿和布什政府时期一直推崇“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理论。奥巴马政府明确提出放弃该战略,强调美国要靠”混合型战争”来应对日益多元化的威胁,要适应常规战争与非常规战争界限日益模糊的新战争形态,在不同的环境中执行多样化的任务。第五,调整了”反恐战争”的提法。美军击毙本·拉登标志着美“反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后拉登时代”的恐怖主义组织呈现分散化、本地化,奥巴马政府正式放弃使用“全球反恐战争”的提法,强调瓦解、铲除和击败“基地”组织及其分支和追随者成为美国反恐战略首要目标。美国反恐将常态化,并首次提出把本土作为反恐的一个主战场。第六,“全球公地”成为新的战略重点。奥巴马政府沿袭了过去美国对中东、南亚、东亚、欧洲等传统“战略重点区域”的关注,同时提出重点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全球公地”,强调其国际战略意义。第七,强调经济.外交对美国国家安全的作用,认为经济手段是美国可持续发展、繁荣和影响力的基石。奥巴马政府在推行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也遭遇了一些困局。2010年8月,美国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并着手从阿富汗撤军。美有选择、有限度地介入利比亚战争和西亚北非乱局,同时强化对亚太的投入。美国利用“天安舰”、“延坪岛炮击”、“钓鱼岛”等事件巩固美韩、美日同盟关系,并通过日韩相互交换情报和所谓的“后勤支援”等协议以及联合军演等形式,构筑事实上的美日韩三国军事同盟。美国一方面积极修复美中关系特别是两军关系,启动美中战略安全对话和亚太事务措施机制,强调加强两国在应对全球和地区挑战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又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加大介入南海诸岛等问题,挑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奥巴马政府支持欧盟统一的外交安全政策。在对利比亚战争中将北约盟友推向前台。奥巴马政府坚持对俄接触政策,认为在解决类似核裁军、防扩散等国际和地区重大安全事务方面需要俄罗斯的支持和配合,强调要力争避免把美俄关系定义为”零和游戏”,并在“重启”美俄关系过程中批准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由于受到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全球反恐战争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拖累,同时面临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带来的挑战,美国实现安全战略目标的能力受到很大制约,在应对一些全球性、地区性问题和热点问题上举步维艰。2.俄罗斯的安全观呈现若干调整2009年5月12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批准了《2020年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第537号文件。该文件第一次明确表述了国家安全利益和战略方针,提出了安全战略的新思想和新内容,认为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三股势力”、北约东扩、资源竞争、金融危机等,指出国家安全新战略“要成为发展国民经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证社会政治稳定,巩固国防和法制、提高俄联邦竞争力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强调主要通过发展保证安全,并把维护经济安全提到保证国家安全的首位,确保俄罗斯在2020年前实现跨入世界五大经济体行列的战略目标。在应对美谋求军事霸权、北约东扩等传统安全威胁的同时,俄罗斯开始更多关注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俄主张采取传统(军事)和非传统(非军事)的综合手段解决国家面临的安全威胁。例如,俄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法处理俄美反导纠纷,表明俄正逐渐摒弃“冷战”思维下的必须动用军事手段应对军事威胁的传统安全观念,宣布实行无冲突的对外政策方针,不卷入军事角逐。同时,俄在经济困难情况下继续推进军事现代化进程,加大国防采购,致力于完成军队武器装备的更新,并研发新型武器系统,以维持与美战略平衡。当前,俄军备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核力量、空间武器系统、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常规部队的新武器系统和装备等方面。俄罗斯自2008年俄格危机后与欧美关系的冷淡状态已经结束,开始逐渐回暖。2010年6月,梅德韦杰夫访美,双方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同意在反恐等领域扩大合作。在北约里斯本峰会上,梅德韦杰夫积极回应北约提出的与俄共建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议,同意在阿富汗问题上加大与北约合作,向北约提供转运阿富汗驻军物资的便利。并承诺向阿富汗提供直升机及人员培训等。不过,俄美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地缘政治博弈依旧,俄罗斯与欧美在反导问题上仍互不信任。3.北约确立“新战略概念”,欧盟着力推动共同安全和防务建设在美国主导下,北约确立了“新战略概念”,扩大了安全威胁的范畴。这也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约重申其组织的”地区性”,同时强调安全挑战的”全球性”;申明无意挑战联合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上的主导地位,同时强调北约与联合国在安全事务上的互补性;认定当前不存在冷战时期那种”紧迫和大规模”的安全威胁,同时确认北约新的安全使命包括应对网络攻击、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安全问题;认定“新兴力量”均以“和平崛起”为目标,同时对各地区热点或潜在;中突表示“严重关切”,特别是对阿富汗和东北亚局势的关注。上述调整显示出北约“走出防区、超越传统”的安全战略演变趋势,也为其在世界各地就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采取行动做了政治和法律铺垫。为实现独立防务,欧盟积极介入全球安全事务。欧盟多次表示,只要联合国需要,将随时派出“欧洲部队”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行动。2009年12月1日生效的《里斯本条约》,明确支持欧盟加强共同防务建设。包括德国、法国及波兰在内的多数欧盟国家,开始重点讨论《里斯本条约》生效后如何推进欧盟共同安全和防务建设。4.日本日益将国家安全防范对象转向中国菅直人内阁认为日美同盟不仅是日本安全的保证,而且是支撑亚太地区稳定与繁荣的国际公共财产,主张建立“紧密而对等的日美同盟”,提高日本在同盟中的地位。日本将防卫对象矛头指向中国。菅直人政府明确表示,驻日美军发挥着威慑中国的军事作用。日本在2010年12月提出的《防卫计划大纲》中指出,中国的军事动向“是令地区和国际社会忧虑的事项”。2010年9月的”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日本将领土争端与安全问题联系起来,借机调整安全政策,明确把中国作为安全防范的对象,加强日美同盟以应对中国威胁,防卫构想转变为“机动性防卫”,即根据威胁需要,将日本自卫队进行针对性和重点性的部署,主要防范恐怖袭击和“他国”侵占离岛。防卫重心由本土和北方移向“西南岛屿(日本九州以南、中国台湾岛以东的岛屿,包括钓鱼岛)”,即从俄罗斯转移到中国。为适应防卫区域重心调整,新大纲决定削减陆军力量,增强海空实力。日防卫手段也不断扩大,计划改革并增强情报机构。另外,日防卫体系酝酿提升。日同盟战略眼光正在拓展,试图构建一个以美日同盟为基础,包括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及东南亚各国在内的多边防卫同盟体系。二、局部地区动荡和冲突加剧近期,“阿拉伯起义”引发大动荡大变革,西亚北非地区进入动荡期。亚洲传统的地区热点问题仍未得以解决,朝韩、印巴和柬泰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双边:中突时有爆发。1.西亚北非地区陷入动荡2010年底、2011年初开始的“阿拉伯起义”引发地区大动荡,西方大国多方干涉加速西亚北非变局,成为影响近期国际安全局势的最大事件。(详见《西亚北非动荡的前因后果》)2.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一是朝鲜和韩国爆发直接中突,双边关系严重恶化,陷入僵局。2008年韩国总统李明博上台后,放弃了前两任总统的“阳光政策”,转而推行”对朝政策三原则”,导致朝韩关系不断走下坡路。2010年,“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最终导致两国关系急剧恶化。2010年3月26日,韩国“天安舰”在韩西部海域执勤时发生爆炸后沉没。韩国指称该舰艇是被朝鲜小型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进而要求朝鲜道歉。韩方随即宣布了包括中断朝韩贸易、合作与交流以及禁止朝鲜船只进入韩国领海等报复性措施。并且不顾朝鲜反对将单方面进行的“天安舰”事件调查结果提交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坚决否认与此事件有关,并在韩提出反制措施后宣布了八项反报复措施,声称将全面冻结朝韩关系,废除朝韩互不侵犯协议。全面停止朝韩合作。11月23日,韩国在举行“护国”军事演习之际,从其控制的延坪岛上向朝韩争议的海域发射了炮弹,之前已对韩国提出强硬警告的朝鲜立即进行报复性炮击,交火造成韩国军民多人伤亡。韩国军队随即启动了局部冲突最高防范机制,在全军范围加强了戒备态势,并出动空军战斗机前往事发地点进行警戒。韩国以应对朝鲜威胁为由,加强军备部署,频繁与美军举行联合军演,朝鲜半岛局势陷入紧张局面。2010年12月30日,韩国正式公布的《2010年国防白皮书》尽管没有恢复2004年白皮书中删除的“朝鲜是主要敌人”的表述,但明确表示“朝鲜政权和朝鲜军队是我们的敌人”。经历了去年朝韩双方的战争边缘政策后,今年以来,朝韩双方关系出现了缓和迹象,但总体上半岛局势仍处于僵持状态。二是南亚地区安全形势仍较为严峻,各国固有矛盾、分歧如领土争端、民族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盛行等依然存在,甚至有加剧发展的趋势。自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阿战已进入第10个年头,但阿富汗局势至今无明显好转。相反,随着本·拉登被击毙、美国宣布从阿富汗逐步撤军,该地区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其一,美巴关系出现危机,反恐合作受到影响。其二,卡尔扎伊政府体系尚十分脆弱,地方势力各自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