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传统与多媒体数学教学模式的一些认识论文摘要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都属于传统教学模式。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并引发了数学教学的巨大变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初中数学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从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指出这些现状,分析这些现状存在的原因,对课堂教学将起到正面推动作用。【关键词】传统多媒体数学教学认识随着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使学生手、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减轻教师烦琐的劳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让原本抽象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而鲜活起来,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不再畏惧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所取代。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支持。下面就本人对传统与多媒体数学教模式谈点粗浅体会和看法。一、对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认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2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这样一来就使学生逐渐养成了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不良习惯,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对书本和老师不能怀疑。在课堂上,险非教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容许学生随意打断教师已制定好的教学计划的,学生也决不敢这样做。这种思想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的新思想、新观念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人地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不难想象,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如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创造型人才。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才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从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教学环境的角度,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知道,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特性: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这些特性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与传统模式相比,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使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见解。二、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31.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同时,形象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cbxaxy2中的三个系数cba、、对其图象的影响时,可以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cb、、a,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cb、、a的值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体验到数学发现的快乐,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几何画板是数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教学软件,它操作简单,功能丰富,动感十足,能够满足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的要求。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中利用“数形结合法”求证时,通过画板上的动画演示,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美妙,向他们展示智慧的魅力。这样,学生非常形象直观地理解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过程,这就使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变得非常容易,教师上课轻松,学生更是在感兴趣的前提下自觉进行了学习。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改变传统的视觉感受。传统教学一律是黑色的黑板展现在学生面前,现在使用计算机的优势,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出光线柔和的、颜色清新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板面用作教学当中的黑板,或者还可以别出心裁地在板面的四周布置几束漂亮的小花,调剂课堂气氛。2.创设逼真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而感性认识来自于情境。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创设逼真的情境,提供给学生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使课堂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程。通过一环扣一环问题的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使学生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和发展。例如:在讲述初中数学中的“三视图、平面展开图”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通过动4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在研究函数图像平移、旋转、对称等位置变化,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像关系等时,可以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发现。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计算机具有高分辨率的作图功能,绘制的图形色彩丰富,形象逼真,能形成动态化和立体化的图形。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有趣,因而能化抽象为具体,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数学实验研究,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够有效地突破数学教学的难点。例如,在“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一课中,教师设计制作了函数的两个构造实验。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动手“做”,完成意义建构,探究函数与图像之间的关系。这样利用有趣的数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有帮助。再如,“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其中渗透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割补思想。运用常规教学不容易讲清楚,学生也很难听明白。运用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把割与补的过程演示出来,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又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整节课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围绕着这个重点——扇形的面积公式(知识)和“割补法”(能力)展开,在熟悉割补法的同时,又掌握了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课堂容量。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先在电脑上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例题、习题、图形,甚至于一些解题步骤,以便上课时选用。在此过程中可以大量地节省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与练习,保证了教学中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三、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51.课堂信息量大,学生不能完全接受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我们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应”的转化,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我曾听过一节课,整堂课教师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全部用电脑和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只动动鼠标,播放幼灯片,画面上数据纷飞,图案迭换,文字上下翻腾,所配音乐惊险刺激,然而在惊险刺激的背后,学生能记住理解多少知识呢?更何谈去反思和创造?2.重演示内容,忽视师生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当前教改的基本原则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把教学过程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不断地按要求操作鼠标,更换屏幕,学生只有被动接受,机械记忆,使课堂教学由“人灌”变成“机灌”,增大了注入的数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成机械的电脑播放,很难反馈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的错误信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如教师的精心设问,师生间的对话,学生间的议论,解题的演算过程,规范表达等。要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需要用计算机讲清楚的才用计算机,能黑板讲清楚的问题,一般不去搬弄计算机。因此,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的组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能根据自身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件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重视数学结果,忽视揭示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大部分课件均以文字、图形、音像组成,设计了“复习引入”,“授课内容”,“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等教学各个环节,授课教师只需按既定的步骤一步步展示并讲解即可。如一些定理证明,公式推导等,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只见步骤(同书本类似),不见过程。显然,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4.缺乏系统性的板书传统的教学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教师的板书既系统又美观,教师可演算,表述教学过程,即写即擦,随时更正,学生可板演,实验验证,教6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补充板书,方便、快捷、有效。因此,就目前而言,板书的上述优越性,电脑无法代替,但有些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