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的法制第一节立法概况第二节法律制度的变化第三节司法制度第一节立法概况一、法制指导思想二、立法概况(选择题)三、立法成就四、法律形式一、法制指导思想•1.明法思想:魏武帝曹操说:“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桓范说:刑德“二者相须而行,相待而成”。诸葛亮说,治国要礼法并用,德威并举,“威之以法”,“科教严明”。两晋:“礼乐”治国,礼、律“相须为用”。•2.律学理论:张斐提出“理直刑正”的思想(法律必须体现纲常名教适用法律必须准确,宽严适中罪刑相符);杜预说:立法要“简直”,“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法律的形式要单纯,概念要明确;条文要简约,不要烦密)例直易见,禁简难犯,易见则人知所避就,难犯则几于刑措”。选择题•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几部法典的结构体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法经》中相当于近代刑法典总则部分的具法被置于六篇中的最后一篇•B.《魏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改革,如将具律改为刑名,并将其置于律首•C.《晋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并将法典篇章数定为二十篇•D.《永徽律疏》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分为十二篇三十卷二、立法概况•1.三国:魏武帝曹操在位时制定《甲子科》,魏明帝曹叡鉴于汉律繁苛,下令“作新律十八篇”,但已失传,曹魏还制定《州郡令》等180多篇。蜀国“共造蜀科”。“吴之律令,多依汉制”。•2.西晋:颁行律、令、故事、式,为东晋所沿用。晋武帝(司马炎)命贾充、杜预等修订《新律》,泰始三年制定《晋律》•3.南北朝:“北优于南”。北朝的北魏制定《北魏律》、北齐制定《北齐律》。北魏的《职员令》、《狱官令》、东魏的《麟趾格》、西魏的《大统式》。《魏律》简介•魏明帝曹叡太和三年令司空陈群“作新律十八篇”。据晋律:•①改《具律》第六为《刑名》第一,体例更为科学合理。•②删繁就简,“就故五篇,新增十三篇”,吸收律外傍章科令,将各篇调整归纳,由9篇增加到18篇,克服了“篇少则文荒,文荒则事寡,事寡则罪漏”的缺陷,突出基本法典的地位,其篇目分类更加系统条理。•③“八议”首次入律,使礼律进一步结合(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为维护统治,都重视儒学,尊孔,修孔庙,封孔子为至圣先师)。•④改革刑罚制度,使其进一步规范,为旧五刑向封建制新五刑的过渡创造了条件。包括七种刑名37等,即死刑三等、髡刑四等、完刑三等、作刑三等、赎刑十一等、罚金六等、杂抵罪七等。•⑤缩小连坐范围,凡“大逆不道”罪,本人腰斩,“家属从坐”,但不株及隔代之辈。《晋律》简介•晋武帝司马炎命贾充、杜预依据《新律》于泰始3年制定《晋律》共20篇,通行全国。•1.体例更加合理,将《刑名》分为《刑名》与《法例》,置于律首•2.引礼入律,“准五服以制罪”,第一次把服制引入律典。•3.再改刑制,减少重法条款,将魏律七种刑名37等减为五种二十余等(即死刑三等,髡刑四等、赎刑与罚金各五等、另加杂抵罪若干等),并再次缩小连坐范围。“既醮之妇,从夫家之罚”。•4.增加律疏:张杜对《晋律》逐条注释,诠释概念含义和区别,使概念更规范准确,(区分律与令,对不敬、不道、恶逆、谋、群、故意、过失、造意作了界定),阐述立法意图,弥补律文缺陷,且该注释具有法律效力,后世将注释与《晋律》合称《张杜律》。《北魏律》简介•北魏孝文帝亲自主持,崔浩、高允、游雅等数十律学家等奉诏编修,太和9年颁行天下,共20篇,但至唐朝即失传。•指导思想:“纳礼入律”。•它总结了历代及当世通行律典的经验与不足,继承了汉魏晋以来律学的成果和汉律儒家化的传统,在刑名、罪名、刑法原则方面皆有新发展,“集当日之大成”,“实有广收博取之功”,开隋唐法治之先河,为“华夏刑律不祧之正统”(不迁入祧庙的祖先。喻创立事业而受尊崇)。《北齐律》简介•北齐取代东魏以后,经过14年的努力,于武成帝河清3年完成12篇《北齐律》,今已散失。•1.形成12篇的体例: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其中,将《名例律》由刑名、法例合成,冠于律首,统摄定罪。•2.突出“法令明审,科条简要”的立法特点。•3.首次确立“重罪十条”: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4.确立死、流、徒、鞭、杖五刑。•评价:程树德:“南北朝诸律,北优于南,而北朝又以齐律为最”,在中国法典编纂史上有重要地位。隋律以其为蓝本。三、立法成就•1.法律形式趋于完备,律是定罪量刑的基本法典,令是典章制度方面的政令法规,格具有临时法典的性质,是法律的重要补充形式,式也是重要的法律规范。•2.法典体例结构设置更加科学。①形成总则在前、分则在后的模式。改具律为名例律,置于篇首,②确定12篇的体例,并依逻辑关系排列各篇篇名及相应内容。•3.法律概念、术语的解释和使用进一步规范化。区分律与令,对不敬、不道、恶逆、谋、群、故意、过失、造意、谩、诈、盗、脏、斗、戏等概念作了界定。这些解释是对古代刑法理论和汉代以来立法司法经验的总结和概括•4.法典条文由繁到简的发展。到北齐律,之有12篇,949条,“法令名审,科条简要”。•5.改革刑罚制度,基本确立封建五刑。•6.引礼入律,儒家思想逐步法典化。•此外,刘颂此时提出:“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其正文名例所不及,皆无论”。《隋书》四、法律形式•1.律:在多种法律形式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实现统治所依据的基本法典。•2.令:规定国家各方面的行政管理制度。•西晋修律始明确区分律、令界限,“律以定罪名,令以存事制”。•3.格:为定罪科刑的单行法规,北魏“以格代科”,将律无正条者编为格,与律并行。•4.式:公文程式,名称源于秦,西魏文帝时编定《大统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式的汇编。•格和式这两种法律形式被唐宋王朝所沿用。第二节法制的变化思考题一、礼律进一步结合二、刑罚制度的发展三、律学的发展思考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的发展变化。下列哪些表述正确揭示了这些发展变化?•A、《北齐律》共12篇,首先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B、《魏律》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C、《北周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D、《北魏律》《陈律》正式确立了“官当”制度。•答案及解析:ABD①《魏律》首定“八议”制度②《北魏律》《陈律》确定“官当”③《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④北魏“存留养亲”原则⑤《北齐律》确立“重罪十条”一、礼律进一步结合(法律儒家化:自然法具体化为实在法)“八议”制度•《魏律》首定:八种特权人物违法犯罪,司法机关不得按正常程序审判,必须”皆先奏请,议其所犯”,享有减刑免刑的特权。八议入律使士族门阀贵族特权法律化、制度化,体现了儒家尊卑等级关系。影响深远,一直沿用到清末。•源于《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二曰议故之辟;三曰议贤之辟;四曰议能之辟;五曰议功之辟;六曰议贵之辟;七曰议勤之辟,八曰议宾之辟”。•八议:亲(皇亲国戚)、故(皇帝故旧)、贤(有封建德行与影响的人)、能(有大才能的人)、功(有大功勋的人)、贵(高级权贵)、勤(为国家或君主勤劳服务的人)、宾(前朝皇室宗亲)。•鉴于其不良后果,从北齐开始,对八议进行限制。官当制度•官当:指官僚贵族犯罪以后,容许其以官职或爵位抵罪并折抵徒刑的制度。《北魏律》、《陈律》确立,使封建特权法进一步发展,至元代被摈弃。明清代之以罚俸、革职。•发展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萌芽到完备:•1.《晋律》:无此名称,但规定“除名(免),比三岁刑”。•2.《北魏律》:五等列爵(公、侯、伯、子、男)及在官品令从第五,一阶当刑二岁;免官者,三载之后听仕,降先阶一等”。•3.《陈律》:“五岁、四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并居作。其三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一年赎。若公坐过误,罚金。其二岁刑,有官者,赎论。一岁刑,无官以赎论。”•后,隋唐宋律典都有规定。“准五服以制罪”•1.《晋律》:“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第一次将丧葬之礼的服制与法律结合。•2.“服制”:宗法伦理下的丧服制度,以丧服为标志,根据亲疏关系,把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直系、旁系亲属及姻亲分为斩衰亲、齐衰亲、大功亲、小功亲、缌麻亲五等。•3.服制确定了继承与赡养等权利义务关系,也确定了亲属相犯(奸、盗)时刑罚适用原则,即根据服制的轻重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的轻重: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服制愈远,以尊犯卑处罚变重,以卑犯尊处罚变轻。亲属相奸,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亲属相盗,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4.“准五服以制罪”是同罪异罚原则在家族范围内的反映,使礼刑完全结合,封建法律进一步儒家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法的集中体现。五服全图齐衰:用稍粗麻布制作,缝下边。有期年丧(子孙为祖父母、侄为伯叔姑丈夫为妻,又分杖期、不杖期)、五月丧(曾孙为祖父母)、三月丧(玄孙为高祖父母)大功:用粗熟布制作,为出嫁的姑姑、姐妹、堂兄弟,服丧九月斩衰:最粗麻布制作,不缝下边。子女为父母、妻妾为丈夫,守丧三年缌麻:用稍细的熟布制作,为曾伯叔祖父母在世的曾祖姑、出嫁的祖姑、堂姑、堂兄弟的妻子,服丧三月小功:稍粗的熟布,为叔伯祖父母堂叔伯祖父母、在室的祖姑、堂姑、兄弟的妻子,服丧五月“存留养亲”原则•存留养亲:对非十恶死罪或流、徒罪犯,若祖父母、父母老病应侍,身边却无成年子孙及期亲照料,允许通过上请,暂不执行刑罚,准其奉养老人,直至去世后再执行或改判。•《北魏律》首定:北魏太和十二年诏:“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老,更无成人子孙,又无期亲者,仰案后列奏以待报,著之令格”,“诸犯死罪,若祖父母、父母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赦之例。经北齐、北周,唐时完备,明清继承•是中国古代社会独有的普遍适用于哥阶层的一项制度,根植于儒家孝的观念,国家暂时放弃对某些犯罪的惩罚权,使犯罪人完成其孝养年老长辈的责任,以强化人们晓得观念。是儒家提倡的孝道在法律上的反应,法律儒家化的表现。“重罪十条”•“重罪十条”:《北齐律》首次规定,“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即犯有“重罪十条”之一者,不享受“八议”及以钱赎罪的宽宥待遇。•即: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分为两类:严重危害皇帝人身安全、个人尊严、威胁统治秩序的犯罪和严重违背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犯罪。•它是根据儒家三纲原则确定的,凡是违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严重行为都列入其中。•影响:是法律进一步儒家化的重要表现。影响深远,直至明清。二、刑罚制度的发展•①逐渐废止肉刑:曹魏时禁止宫刑,北魏又使用宫刑,西魏文帝大统13年诏:“应宫刑者,直没官,勿刑”;北齐后主天统五年“诏应宫刑者普免刑为官口”,废止了宫刑。此时刑罚制度也废除了斩右趾,至此废除肉刑的改革完成。•②缘坐范围逐渐缩小:魏《新律》规定:“但以言语及犯宗庙园陵,谓之大逆无道,腰斩,家属从坐,不及祖父母、孙”,不再隔代株连。后又定律令为“在室之女从父母之诛,既醮之妇从夫家之罚”,改变了“一人之身,内外受罚”的局面。西晋“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除谋反适养母出女嫁皆不复还坐父母弃市”。东晋“惟不及妇人”。北魏:“大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而以“女子没县官”。•③徒刑的完善:北魏、北齐正式以“徒”为主刑刑名(称年刑),北周将徒刑的年限正式规定为5-1年。•④流刑制度化:北魏将流刑定为死刑减等之刑“赦死从流”,将其法定化,北周将流刑分为五等:流藩服4500里,流镇服4000里,流荒服3500里,流要服3000里,流卫服2500里,流刑进一步制度化•⑤封建五刑制度初步形成。封建五刑的形成•西汉文景以后,劳役刑和笞刑成为主要刑名,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劳役刑和死刑为主体的刑罚体系初步形成:•魏律:定七种刑名:死(枭首、腰斩、弃市)、髡四等、完三等、作三等、赎十一等、罚金六等、杂抵罪七等计37等。•晋律:定五种刑名:死、髡、赎、杂抵罪和罚金二十余等。•北魏律:定六种刑名:死、流、宫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