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的意义以及在论文中的地位结果:你看到了什么?讨论:你想到了什么?结论:你发现了什么?科技论文的精髓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占全文的主要篇幅。如果说引言是提出问题,正文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1.结果(一)结果的主要内容(二)结果写作要点(三)结果的写法结果是作者贡献的集中反映,是整篇论文的立足点,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论文的价值所在。它包括给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论文的前部分(引言、材料与方法)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如何获得这些结果。后部分(讨论)是为了解释这些结果的蕴涵。(一)结果的主要内容结果的介绍:指出结果在哪些图表中列出结果的描述:描述重要的实验或观察结果对结果的评价:对结果的说明、解释、与模型或他人结果的比较等––有些期刊允许将“结果”(Result)&“讨论”(Discussion)合并,但作者在写作时可分开撰写,然后根据需要&编辑的建议来决定是否合并。(二)结果写作要点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提炼突出有科学性&有代表意义的数据。不是实验记录数据或观察事实的简单重复&堆积表达结果的数据类型––“原始数据”:实际观察数据,对特别重要的结果的表达––“总结数据”:如平均值&正负标准偏差,对一般数据的––“转换数据”:如百分数,对一般数据的表达描述结果的顺序:按“方法”部分中的顺序由“老”及“新”:先叙述传统方法,再叙述新方法按研究过程的时间顺序按重要性程度数据表达可采取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只有一个或很少测定实验数据,在正文中描述即可如果测量数据较多,可使用图表完整、详细表述,文字部分指出图表中数据的重要性或趋势。切忌在文字中简单重复图表中的数据,而忽略叙述其趋势、意义和相关推论。适当说明原始数据,以帮助读者理解如果论文中有“讨论”,则研究结果的详细讨论应放在“讨论”中,在“结果”中应提及必要的说明(或解释),让读者理解作者研究结果的意义&重要性相关统计结果对实验分析有时十分重要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洁、清楚避免使用冗长的词汇或句子来介绍或解释图表避免把图表的序号作为段落的主题词在句子中指出图表所揭示的结论,并把图表的序号放入括号中劣:Figure1showstherelationshipbetweenAandB.优:A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Batalltimepointschecked(Fig.1).表达“比较”时,避免使用“comparedwith”,应直接明确指出比较的结果。劣:XwassignificantlyincreasedcomparedwithY(Fig.1).优:X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Y(Fig.1).结果与讨论(三)结果与讨论的写法计算和列表:把以往在进行实验后所作的计算和所得的结果,重新检查并核对。如有可能,用各种不同方法进行计算。绘图:尽可能把实验结果用图表达出来。结论:仔细研究有关系的图、表和分类的叙述性观察记录,进行分析,找出各项因素之间的关系,想想对所得数据能作什么解释。并得出暂时性结论。准备工作结果与讨论补充实验:如果需要,而且时间许可,重复或补充一些实验,收集更多的数据,看看这些实验结果是否与结论符合。修正结论:把记录数据和计算结果以及叙述性记录反复核对,看看暂时性结论是否恰当。检查一下在什么情况下结论是适用的,什么情况下是不适用的。(三)结果与讨论的写法准备工作结果与讨论(三)结果与讨论的写法分成若干个层次来写;与本层次无关的语句、材料均应删去;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层次应基本对称;注意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与讨论结果与“材料与方法”相呼应,以文字、插图、表格、照片等来表达与论文有关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结果与讨论结果结果书写要求:客观扼要:论文最客观的部分---看图说话结果与讨论叙述结果的客观规律,不外加研究者的评论、评价、分析和推理结果与讨论结果书写要求:实验结果一般用数值表示,但不用原始实验数据,不要全部运算过程,而列经加工或统计处理的数值应用插图、表格、照片目的在于直观和形象性结果与讨论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通过对2400℃热处理获得的碳纤维进行HRTEM观察,如图1所示,可以清晰地看到纤维中存在由石墨微晶紧密堆砌形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有序区域(图中Ⅰ区所示)以及石墨微晶无序堆砌形成的相对混乱区域(图中Ⅱ区所示)和处于两种结构之间的过渡区域(图中Ⅲ区所示)。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这三种结构在纤维中呈现一定的堆砌状态,在两个石墨微晶有序堆砌结构之间是无序堆砌区和过渡区域,这三部分的尺寸之和可以达到几十纳米数量级。结果与讨论多个结果的累加结果与讨论结果分类方法:根据观测指标分段。适用于对同一研究对象施以相同处理因素的论文;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分段。适用于对比几种处理因素实验结果的论文;根据不同观察内容分段。适用于研究或观察某研究对象不同方面特点的论文。2.讨论(Discussion)(一)讨论的基本内容(二)讨论的写作要点(三)讨论的写法讨论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推断,说明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否提出新的问题&观点。避免含蓄,尽量做到直接、明确,以便审稿&读者了解论文为什么值得重视。有些论文将结果与讨论合并为一节(ResultandDiscussion),其后为“Conclusion”(一)讨论的基本内容先简单回顾研究目的&重要结果,再讨论具体结果的科学意义或贡献(1)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或假设,并探讨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原来的期望?如果没有,Why?(2)概述最重要的结果,指出其能否支持先前的假设以及是否与其他学者的结果一致?如果不一致,Why?(3)对结果提出说明、解释&猜测;根据这些结果得到何种结论或推论?(4)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这些局限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建议进一步的研究题目或方向(5)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支持或反驳相关领域中现有的理论、对现有理论的修改)&实际应用(二)讨论的写作要点许多稿件尽管数据真实而且有意义,但因错误讨论、讨论过度或讨论不充分,这些不恰当的讨论经常使数据的真实含义被掩盖,导致退稿。讨论是论文中最难写的部分。(1)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简洁、清楚––重点在于要集中作者的主要论点,尽量给出研究结果重点所能反映的原理、关系&普遍意义。如有意外的重大发现,也应在讨论中做适当解释或建议新的研究问题,但不能过于关注而迷失最初的研究问题––讨论问题应基于“研究结果”中的实验数据,不能出现新的有关“结果”方面的数据&发现(2)推论要符合逻辑,避免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结论––根据结果进行推论时要适度,论证时一定要注意结论&推论的逻辑性。––在探讨实验结果或观察事实的相互关系&科学意义时,无需得出试图解释一切的巨大结论。如果把数据外推到一个更大的、不恰当的结论,不仅无益于提高作者的科学贡献,甚至现有数据所持的结论也会受到怀疑––要如实指出实验数据的欠缺或相关推论&结论中的任何例外,绝不能编造或修改数据(3)观点或结论的表述要清楚、明确尽可能清楚地指出作者的观点或结论,并解释其支持还是反对已有的认识。––要大胆地讨论工作的理论意义&可能的实际应用,清楚地告诉读者该研究的新颖性&重要之处。––读者&审稿专家首先阅读的是结论部分,如果作者没有清楚的指出重要结果&相关结论的科学意义,读者就会对论文失去兴趣。(4)对结果科学意义&实际应用效果的表达要实事求是,适当留有余地––避免使用“Forthefirsttime”等类似的优先权声明结果与讨论(三)讨论的写法是论文中最有创造性见解、最严格的部分对实验、调查和观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使结果通过逻辑推理、理论分析,从中提出科学结论回答:“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Why?“出现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Whatisthemeaning?结果与讨论讨论的书写内容:对本次实验或观察结果做出理论解释和讨论不同剪切条件下的干湿法和湿法初生纤维结晶度变化如图5所示,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两种方法获得凝固纤维的结晶度均呈现增大的趋势,这是由于剪切速率的提高导致分子链在挤出过程中,解缠结程度增加,分子链沿轴向展开,其相对规整的初始结构有利于凝固过程中分子链结晶的进行,从而使得样品的结晶度增加。结果与讨论同时,在相同的剪切速率条件下,干湿法初生纤维结晶程度略高于湿法所获得的初生纤维,这是由于干湿法过程纺丝溶液中的分子链先在空气层段受到张力的牵伸作用而定向排列,即先经历一个规整化的过程后再进入凝固浴进行结晶,这有利于分子链的规整折叠,从而结晶程度相对较高。而湿法过程经剪切后的分子链直接进入凝固结晶阶段,其初始分子链规整性相对于干湿法较低,因而结晶过程完成后结晶度相对较低。讨论需要充分,充分挖掘结果的内涵结果与讨论讨论的书写内容:将本次结果,与过去及其他研究结果(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相同或不同的研究对象中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分析异同,解释产生差别的可能原因。根据自己或他人的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有根据地与其他作者商榷。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讨论的书写内容:突出本项研究中地新发现、新发明,提出可能原因分析本次研究的不足,还存在哪些尚未解决地问题,提出今后急需研究的方向和设想结果与讨论3、结果与讨论撰写注意事项书写讨论的注意事项:突出重点,围绕几个“小核心”,设几个小标题进行讨论部分一般不使用插图与表格,但在与众多文献资料比较时,可使用个别表格讨论不宜过长,通常占全文的1/3~1/2尽量从读者的地位设想,估计读者可能提出的有关问题叙述实验结果和讨论时,必须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解释表中数据或图时,应逐一回答表或图所显示出来的问题结果与讨论3、结果与讨论撰写注意事项语言科学、清楚确切对题旨和材料的内容了解不够清楚对其中的若干因素之间的关系没弄清楚词汇有限,不善于造句修辞,词不达意未从读者认识程度考虑结果与讨论3、结果与讨论撰写注意事项清楚确切BisbetterthanAA他的所有这些工作,把以前一向不知道的情况和问题公开了。B他的工作提供了新的事实和新的理论A当口服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可能有其它服药方法。B当病人口服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时,可以改用其它方法服药。结果与讨论3、结果与讨论撰写注意事项简明直接尽力使文字简练,用最少的字句把意思表达清楚A作者忽视了一个事实,即这种实验在以前曾经有许多人做过很多次了。B作者忽视了以往别人做过的多次实验。结果与讨论3、结果与讨论撰写注意事项客观朴素大多用第三人称(“本文作者”非“作者”文内人称的统一)常用被动语态不需要用一些华丽的或是带情感的词句。A这一方法的优劣,由它的经济价值来决定。(被动式)B经济价值决定这一方法的优劣。(主动式)结果与讨论3、结果与讨论撰写注意事项客观朴素避免用俗语、土话、口语等能肯定的不用“可能”、“也许”引用他人注意两点:不要把论文写得象是一篇综述不要把别人的结果说成象是自己的结果。与别人比较时,不用苛刻狡辩的语气结果与讨论3、结果与讨论撰写注意事项客观朴素对于别人的研究工作进行评论,应该就事实和文字进行讨论,而切不可有推测别人的动机的口气。“在某些国家,把营养素供给标准的数字订得如此之低,就是为了使广大的劳动人民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这样的措词是不恰当的。若改成:“在某些国家,把营养供给标准的数字订得如此之低,那将意味着广大的劳动人民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这样的措词就较妥当些。结果与讨论3、结果与讨论撰写注意事项客观朴素比喻:要视论文性质而定。通俗读物,初级教科书或非正式的科技文章中,有时用些比喻来帮助叙述科学理论,可使普通读者感兴趣、容易看懂。但科技期刊所发表的科技论文通常是严格限制用比喻的。不应把比喻和类比相混淆。类比是科学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推理方法从研究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来推测人类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