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之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等。1.衬托衬托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是用环境、气氛或其他条件做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2.对比对比是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的手法。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李约《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因春旱而祈雨的看似热闹的场面,实则内心忧虑,唯恐天不下雨;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热闹情景,在嬉笑中“犹恐春阴”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的闲愁。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的生活场面、不同的思想感情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力。3.象征象征是古典诗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物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诗,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石灰只是个象征体,目的是写人的志趣情操,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石灰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它处处以石灰自喻,象征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4.渲染渲染原是中国画中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的一种技法。后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5.烘托与渲染不同,烘托多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6.比兴“比”,不是单纯的比喻,包括的面较宽,这就如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时;“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据说斑鸠吃了桑葚会醉,这两句话用比喻的修辞劝诫女子不要沉溺在爱情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则比喻女子容颜变老。“兴”就是托物寓情,是寄托,是联想,其作用是使语言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若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会产生韵味无穷的效果。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如果舍去景物,不过就是说“去时是春天,回来时是冬天”,还有什么韵味呢?比兴经常一起用而不分彼此,只要用了比或者兴,就可以说用了比兴手法,不要做单一分析。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总之,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我国的古代诗歌永远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答题步骤】1.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2.指出手法。(步骤1)3.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怎样运用的这种手法。(步骤2)4.用这个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步骤3)1、登宝公塔①王安石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②倚石根。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注]①本诗写于作者晚年闲居钟山时。宝公塔位于南京钟山,塔依山临水,地势险峻,是后人为纪念南朝高僧宝志而修建的。②筇(qiónɡ):竹杖“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一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衬托的手法。“鼠摇”的声响不大,却可以听见,以动衬静,突出了空山古塔的幽寂。鸦飞夜空本是晦暗不明的,然而其影却清晰可见,衬托出了月色的明朗。[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题干明确了鉴赏的具体诗句,但没有明确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判断出诗句“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所用的表现手法。句中的“岑寂”与“声随起”说明诗句运用了反衬(或以动衬静)的手法,在寒夜月光之下,乌鸦“寒影对翻”也说明诗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读懂诗歌]童仆和马匹倦怠疲惫,停在松门,我拿着竹杖登山临水,意兴无穷。江上升起的皓月驱走了黄昏时苍茫的夜色,将黝黯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岭间飘浮的云影加深了暮色的昏暗,像是将暝色分给了黄昏。老鼠轻微的一动便打破了山间的寂静,声音随之而起;乌鸦在荒寒的空中高飞,投下它们翻飞的身影。如此静谧开阔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深深陶醉,甚至忘记了谁是“客主”。道人忘记了我的存在,我也忘记了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2、惜琼花张先汀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汴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这首词主要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怀人思归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对比。词人将昔日故乡春光的艳丽和今日异乡秋色的萧索进行对比,又以昔日的纵情宴游、意气风发与今日的独倚高楼、落寞消沉进行对比,将怀人思归之情在节序交替和情事变故中层层演绎出来。(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应先点明表达技巧,从上下片内容来看,此词主要通过春与秋的对比、昔日的欢乐与今日的落寞的对比表达了怀人思归之情。[读懂诗歌]汀上花盛开,洁白如雪,苕溪水波青碧。每逢花开即寻芳,随处设席情酣畅。别时携手赏春光。而今已是秋夕时,夜晚萤火虫乱飞。汴河水流不息,细长如带。纵然身轻似落叶,仍难归故里。凭栏望,只见飘浮无依的“断云”、离群失所的“孤鹜”以及高高耸立的青山。凭高临眺之人在楼上久久徘徊,归路迢迢、归期渺茫之感涌上心头。3、和李上舍冬日书事[注]韩驹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注]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为分宁县令时所作。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①象征:颔联中的“倦鹊”“飞鸿”是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的象征。②拟人:颈联写诗人主观上想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是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期约,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颈联将“愁”与“老”拟人化,使直接抒情带有生动的形象性。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困顿失意的被贬官员的形象。[解析]此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回答时要先答手法,然后结合诗文做适当分析;回答形象时要注意抓住抒情主人公的具体特点。[读懂诗歌]北风劲吹,日色昏黄,白昼也显得阴晦无光。到了日暮时分,北风刮落的黄叶,已经深深地堆积起来,拥满了阶前。冬夜觅枝的乌鹊困惫,却无法摆脱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飞鸿高翔,掠过清冷的月亮,发出一声哀鸣。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期约,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情事,如今老病交加,怎能再为此挂心呢?4、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渲染。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不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解析]上阕是说美人的身影在横塘前款款离去,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佳人是怎样生活的。下阕则承上阕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词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惊回现实。不由得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词句。结尾的“闲愁”,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缥缥缈缈、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以比拟。[读懂诗歌]美人轻移莲步没有来到横塘,我只有用目光相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值青春年华,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是如月的小桥,是种满鲜花的院子,是雕饰的窗,还是紧闭的朱户?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挥起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词句。若问闲情愁绪有几许?好像一江的烟草,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雨。5、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情。(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解析]要说明理由,首先要掌握烘托手法的基本知识。第一首以伤春之景来写离别之情,以哀景写哀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如何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如果理解为抒发的是离别之情,就是以乐景写哀情,手法是反衬;如果理解为是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就是以乐景写乐情,手法就是正面烘托。[读懂诗歌]《峡口送友人》:峡口的花随风飘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到彼此将要分别,泪水沾湿了巾帕。来的时候(我们)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送蜀客》:剑南故地现在正值腊月的风景,任江风吹拂着的山鸟在雨中飞翔。不要为自己的行程更远而难过,其实我和你一样,都是在外的游子。6、寄黄几复1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2,治国不蕲3三折肱4。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四立壁:家徒四壁之意。③蕲:同“祈”,祈求。④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诗中意思指黄几复善治国。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思维轨迹颔联上句追忆了当年相聚的欢乐,下句抒写了与友人久别的凄凉,很明显,手法是对比,对比的表达效果是突出了要表达的感情。参考答案对比。(步骤1)上句追忆了当年相聚的欢乐,和下句描写与友人久别的凄凉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步骤2)突出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关切与赞颂之情。(步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