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中(七)生物学练稿主备人:杨方审核人:王翠云授课人:杨方课型:新授编号6、7日期2010.9.20/2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共享当堂达标收获快乐课题:第四节生态系统(2课时)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难点: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学习方法】点拨指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过程】学习导引池塘与海洋有天壤之别,为什么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一般来说,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从组成上讲,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构成;(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空间结构,范围可大可小,结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没有等级的区分;(3)生态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并保持着动态平衡;(4)生态系统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池塘虽小,海洋虽大,但都具有上述特征,所以,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书写方法(1)按摄食顺序排列各种生物,典型的食物链通常是从生产者开始,经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2)在一条食物链中,用“→”表示被吃。如图所示的食物链可写成:栎树→卷叶蛾幼虫→山雀→雀鹰。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的干扰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其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就会遭到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物种类的改变。在生态系统中引进一种新的生物或某个主要成分的突然消失都可能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据估计,每消失一种植物,将引起20~30种依赖于这种植物生存的动物随之消失。二是植被遭到破坏。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植被的破坏,必将引起其他生物的大量死亡。三是环境破坏。由于人口增加,人类对资源利用也相对增加。人类对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水土流失,气候变暖,淡水资源枯竭,污染物积累等,都会使生态系统的稳定遭到破坏。视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自主学习1.完善下面的概念图,概括生态系统的组成。九中(七)生物学练稿主备人:杨方审核人:王翠云授课人:杨方课型:新授编号6、7日期2010.9.20/2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共享当堂达标收获快乐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的关系,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彼此交错连接,形成。3.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B.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小鱼缸;C.一条河流;D.一个植物园。答〔〕4.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了一条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牛→虎;B.草→兔→鹰;C.鹰→蛇→青蛙→昆虫;D.阳光→玉米→鼠。答〔〕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答〔〕6.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阳光;B.羊;C.草;D.水。答〔〕7.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并回答相关问题: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是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乱砍滥伐树木,对这三类动物的数量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根据图和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鱼、气、蚕”的新型农业结构。(1)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______关系。(2)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_________率。(5)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________。课堂训练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九中(七)生物学练稿主备人:杨方审核人:王翠云授课人:杨方课型:新授编号6、7日期2010.9.20/2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共享当堂达标收获快乐A.池塘中的水草B.池塘中的鱼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水、空气等3.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4.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A.减小B.增大C.不变D.先减后增5.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食物链6.下列是温带草原上的部分生物,它们通过食物形成的联系如下图,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把生物前的代号填人方格内。A.植物B.鼠C.蛇D.鹰E.食虫鸟F.植食昆虫7.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A.A→B→C→D→EB.E→D→C→B→AC.D→A→B→C→ED.C→E→B→A→D8.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A.少量增加B.富集C.减少D.不变9.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草→兔子→狐狸→狼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C.猫头鹰→老虎→种子D.青蛙→蛇→鼠→猫头鹰10.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A.无限的B.不受影响C.有限的D.永不改动11.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①淡水中的衣藻②高山上的油松③土壤中的细菌④朽木上的蘑菇⑤树上的麻雀⑥河边的青蛙⑦土壤中的蚯蚓⑧树叶上的毛毛虫⑨池塘里的蠕虫⑩鲜艳的大丽花九中(七)生物学练稿主备人:杨方审核人:王翠云授课人:杨方课型:新授编号6、7日期2010.9.20/2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共享当堂达标收获快乐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⑥⑨D.③④⑦⑨12.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你补充完整。植物————————消费者细菌、真菌——______________——————阳光、空气、水等13.下表是一位生态学家收集的关于一个鹿群在30年内的数量变化数据。试运用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年份051015202530鹿数量(千只)153065100402510(1)哪一年鹿群的数量达到最高值?哪一年为最低(2)简要描述在30年间鹿数量的变化。(3)从第16年开始,鹿数量开始下降,请推测有哪些环境因素的作用可能引起这种变化?探究乐园(以下为第二课时)如图是某同学所做的一个模拟生态系统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1)试说明该同学的实验装置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水草模拟;鱼和螺模拟;瓶、水、沙、空气模拟。(2)该装置中的鱼与自然环境中鱼的生存状态有哪些不同?(3)你预测瓶中的生物能生存多长时间?说明你的理由。(4)在这个玻璃瓶中能够装自来水吗?为什么?课堂延伸某探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A、B两地区棉田棉花害虫棉铃虫和棉铃虫天敌蜘蛛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分析下表回答问题。日期A区B区蜘蛛(只)棉铃虫(只)蜘蛛(只)棉铃虫(只)8月6日458114678月16日63126311028月17日不施用杀虫剂甲胺磷施用杀虫剂甲胺磷8月26日701542529月6日9070497九中(七)生物学练稿主备人:杨方审核人:王翠云授课人:杨方课型:新授编号6、7日期2010.9.20/2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共享当堂达标收获快乐9月16日943213206(1)写出该棉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2)A区8月26日后,棉铃虫逐渐减少的原因是。B区施用了杀虫剂甲胺磷,但不久棉铃虫增长至比施药前还多,原因是什么。(3)A、B两区最后结果说明生物治虫和杀虫剂治虫,哪种效果更好?哪种更符合环保理念?反思: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