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以此确立了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故事背景: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伦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背景《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以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教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是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小说情节?“我”——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我”的见闻感受是本文的线索。三要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天气”“画眉”风和日丽“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幼稚、不懂事的心态。点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设置悬念,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朗士思想感情的变化埋下伏笔。一、(1~6)序幕。二、(7~10)开端。三、(11~23)发展。四、(24~29)高潮和结局。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上学路上从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表现和心情,看出小弗郎士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贪玩、不爱学习、幼稚、不懂事、有一定的意志力(能管得住自己)、爱憎分明、有很强的自尊心的孩子。阅读第7~10段阅读、思考:小弗郎士赶到学校后,发现学校和课堂里出现了哪些异乎寻常的情况?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气氛学生平时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今天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课前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课前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还有镇上的人。教师平时今天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平时“我”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我”“快坐好”平时老师穿戴一般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讨论第11~16段: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息时,连用两个“最后”,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朗读时语气是否应该有区别?(1).表现他当时的复杂心情。(2).第一个“最后”表现他沉痛、愤慨的心情。要读出沉重的语气;第二个“最后”表现他又充满希望的心情。读时要把语调稍微提高一点,沉重中吐出一点希望来。语言品读为什么在上最后一课时穿戴呢?说明他对这一课的严肃郑重的态度,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突出这一课的不平凡的意义,表现韩麦尔先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韩麦尔先生怀着什么心情来宣布这一消息?-----“又柔和又严肃”。柔和:对孩子充满了爱;严肃,怀着沉重的心情宣布这一消息。第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辛勤工作四十多年,却要被无辜赶走,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这当中有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还掺杂着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他说,法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1)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对祖国语言的高度评价和赞美,体现强烈的爱国深情(2)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3)钥匙:法国的语言为什么小弗郎士这一节课特别用心听?而且都能听明白?•小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课,并把学好祖国语言作为爱国的神圣职责,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他特别用心去听,老师也特别用心教,因而能听懂。•思考:小弗郎士为什么会由字帖想到国旗,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唱歌?”他由字帖想到国旗,表明了他对祖国及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强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愤慨和讽刺。对和平、自由的渴望。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表现出小弗朗士对于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受到韩麦尔先生和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影响,不同身份的人都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2、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的时间已到;号声,暗示着德语要替代法语,两者都宣告了阿尔萨斯人民将和自己的祖国语言告别,这对韩麦尔是沉重的打击,“脸色惨白”是他内心痛苦至极的表现。“惨白”为什么不能换成“苍白”?因为“惨白”带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而“苍白”多指病容。3、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位法语老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5、“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使出全身力量”:倾注他全部的爱国主义情感。“法兰西万岁”: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挚的爱,而且坚信法兰西必胜。也是法国人民爱国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深化了主题。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比用语言更真实、更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6、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虽然他对祖国充满必胜的信念,但是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韩麦尔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一个可怜的人一个热爱自己祖国语言的人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最后一次上课。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作者为什么样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小说主题:•真实的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的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两个人一堂课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热爱法语热爱祖国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