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单位:中铁十一局三公司洪洞制梁场(项目部)编号:HTLC-007主送单位制梁队第1页共7页工程名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生产日期交底内容模板安装及拆除技术交底1材料1.1脱模介质应为专用脱模剂。1.2堵漏材料应为高密度海绵、胶皮或双面胶带(厚度1.5-2mm),不得使用棉花和旧布条。1.3连接螺拴应选用规格、长度匹配的粗制螺拴,不得用铁丝捆绑或以小代大的螺拴。1.4加固模板所用的焊条必须满足J422型以上标准。1.5模板拉杆必须用A3钢加工,丝扣应为粗牙。1.6模板安拆应使用专用的配套工具和设备。2钢模安装前的检查2.1底模反拱误差是否符合规定,否则进行调整。2.2模板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无凹凸变形,残存灰渣,特别是接口处及端模管道孔眼内应清除干净。模板面均应仔细地涂刷隔离剂,不得漏刷。2.3连接端面、底脚有无碰幢造成的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缺陷和变形,振动器支架及其模板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应及时进行修整,不得拖延将就。2.4桥牌预埋螺帽是否已经安装。3吊装前的准备工作3.1模型吊装必须使用专用吊具,施吊前应对吊具、穿销、钢丝绳等进行认真检查,吊装时吊钩下严禁站人。3.2模型吊装前应检查上道工序是否合格,即钢筋骨架拼接是否正确,制孔胶管是否顺直,胶管接头是否露浆,联结铁件是否安装正确,支座板是否就位紧固等。3.3检查钢模支承的顶丝是否恢复工作状态,各种紧固件是否齐全。3.4对支座板用水平尺调整,且用薄铁皮等垫实,扭紧固定螺栓,使其在桥技术交底书单位:中铁十一局三公司洪洞制梁场(项目部)编号:HTLC-007主送单位制梁队第2页共7页工程名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生产日期梁横方向水平。3.5端模安装支承板,两端模各块支承板孔洞与端模孔洞同心,并检查支承板孔洞周边是否有毛刺,有则打挫光滑,避免拔管损坏胶管。4模板安装4.1总体要求4.1.1模板应经过专业设计,并委托专业厂家制造。4.1.2模板进场后应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并按工艺要求进行试拼验收。试拼工作应在生产台座上进行,试拼过程中应对模板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调整,直至达到桥梁标准要求。模板试拼结束后,应请监理工程师会同验收,其制作及安装误差必须满足规范及下表要求。模板安装允许误差序号项目要求1模板(底、模侧)总长±15mm(跨度>16m)±10mm(跨度≤16m)2底模板宽+10mm、03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2mm4桥面板内外侧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5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6横隔板与设计位置偏差≤5mm7模板倾斜度偏差≤3‰8底模、侧模及端模不平整度≤2mm/m技术交底书单位:中铁十一局三公司洪洞制梁场(项目部)编号:HTLC-007主送单位制梁队第3页共7页工程名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生产日期9侧模和端模高度差±5mm10侧模及端模预应力筋孔偏离设计位置≤3mm11桥面板宽+10mm0mm12腹板厚度13底板厚度(在侧模下翼缘拐角处高度)14顶板厚度(在侧模上翼缘拐角处高度)15横隔板厚度4.1.3模板每次安装前,应对其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保证梁体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4.1.4模板拆除后,应立即进行表面清洁、防护,并对模板变形部位进行维修。4.1.5模板的吊装由门吊进行,侧模(8m)均由一台门吊完成。4.2底模调整4.2.1桥梁生产采用整体固定式钢底模,底模根据图纸要求按不同的梁型设置反拱值如下:32m梁:45mm;24m梁:25mm;反拱沿梁长方向按二次抛物线分布;4.2.2底模调整时,应用水平仪对底模各特征点(各隔墙中线处两侧)进行标高测量,检查反拱情况,要求反拱误差不大于设计值的10%。4.2.3安装支座预埋板时,应用专用卡口扳手拧紧支座定位螺拴。全部螺拴技术交底书单位:中铁十一局三公司洪洞制梁场(项目部)编号:HTLC-007主送单位制梁队第4页共7页工程名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生产日期拧紧后,应检查支座板中线位置误差及四角高差,要求误差均不得大于1mm。4.2.4检查底模两侧的胶皮完好情况,凡出现破裂和过度永久变形的地方,应予更换4.2.5底模表面应在清洗干净后,均匀涂抹脱模剂。4.3端模安装4.3.1腹板钢筋就位合格后,即可进行端模安装。4.3.2安装准备:所有锚垫板在端模就位前先行安装,全部锚垫板安装检查合格后,将端模内表面涂抹脱模剂。4.3.3安装端模时,将抽拔橡胶管保持平顺穿过相应的端模预留孔,使端模慢慢就位,要注意锚垫板在对位时,应避免过度顶撞钢筋骨架引起支座板移位。抽拔橡胶管的端模外露部分,采取措施保证橡胶管处于水平,不得自然下垂。4.3.4端模的安装位置应考虑梁体的预计压缩量,设置要求如下:32m梁:36mm;24m梁:24mm;压缩量在两端平均分布。4.4侧模安装4.4.1模板吊装应使模扇略呈外倾状态,避免碰幢已就位的钢筋骨架。4.4.2当两头端模就位后,吊装内侧模。应从一端开始逐扇进行。吊装端扇内侧模时,先找正与底模相应的位置就位,顶紧顶丝,用斜拉杆调整垂直度,并与端模联结好,然后吊装临扇侧模,安正后需与前扇用螺栓联结,并安装斜拉杆与顶紧顶丝。4.4.3内侧模吊装一至二扇后,再行吊装外侧模,外侧模滞后一至二扇内侧模,并依次安装上拉杆,顶紧顶丝、斜拉杆、联结螺栓的顺序进行加固。调整侧模垂直度后检查模型长、宽、高各部安装尺寸,并记录在案,不符合规定者应及时予以调整。技术交底书单位:中铁十一局三公司洪洞制梁场(项目部)编号:HTLC-007主送单位制梁队第5页共7页工程名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生产日期4.4.4拆除已安装的上拉杆,安装滴水槽橡胶管,吊装桥面钢筋骨架,安装T钢,泄水管,整修并与模板通过螺栓连接牢固后,预埋粱端不等边角钢及螺栓套筒,并按图纸设计要求设挡碴墙断缝油毛毡,最后安装全部上拉杆。4.4.5为便于模板及钢筋的调整,所有隔墙的活动盖板留在最后安装。4.5模板验收4.5.1所有模板及配件安装完毕后,应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且在顶板钢筋吊装前,应先对模板各部进行初步检查并认可。4.5.2模板的安装质量应满足规范及本标准4.1.2条之误差规定。5模板拆除5.1当梁体混凝土灌注完毕2-4小时后,即可拆除支承板、隔墙联结板等预埋件的固定螺栓和下隔墙盖板。5.2梁体混凝土强度不低于25MPa,且能保证构件棱角完整,联结板根部、隔墙根部及梁面板腋部不开裂时方可拆侧模。如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撤除保温设施后至拆模的时间间隔不得小于2h,以防止梁体混凝土产生早期裂缝。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5.3首先拆卸外侧模及端模的所有紧固件、斜支撑、拧松拆除顶丝,拆除上部拉杆,然后拆卸端边墙模及端模。拆卸侧模之前,首先用钢丝绳将内外侧模竖带套上,防止顶松外侧模时,模型突然倾倒。然后用两台专用千斤顶杆,同时分别顶内外侧模的竖带上,两台顶杆同步施力,即可将外侧模逐扇顶松。外侧模全部顶松后,拆卸内侧模所有联结件,拧松拆除内侧模钢模支撑的顶丝,然后两顶杆一端顶在挡碴墙上,另一端顶在内侧模竖带上,两顶杆同步施力逐扇顶开内侧模。最后,按先外侧模后内侧模的顺序,将侧模逐扇吊离梁体。5.4拆卸模型时要小心,防止碰幢梁体,严禁使用大锤、撬棍敲击钢模,以技术交底书单位:中铁十一局三公司洪洞制梁场(项目部)编号:HTLC-007主送单位制梁队第6页共7页工程名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生产日期免造成模型局部变形。5.5模型拆完后,应及时清除表面和接缝处的灰渣杂物,并均匀涂刷脱模剂。与此同时,清点整理各种零部件,以备下次使用时完整无缺。6注意事项6.1模板装吊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谨防机械事故和起重事故。6.2应经常检查吊具、钢丝绳、卡具等器具,以免意外。6.3当两台吊机共同作业时,应保持步调一致,动作协调。6.4当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环境温度急剧变化或气候极度恶劣时,禁止拆模。6.6吊移模板时,不得碰撞梁体和其它物体,以防不测。6.7在拆除预埋件固定螺拴和隔墙盖板等部件时,禁止野蛮敲打模板任何部位,以免模板或梁体受损。6.8模板的停放应安全、稳妥,并不得阻碍交通和作业。6.9模板的配件较多,拆除后要妥善保管,并随时加强维修。6.10不得随意改变模板及配件的材质、结构和用途,不得随意取代或挪作他用。6.11钢模安装必须做到位置准确,支撑牢固,联结密贴。尤其是注意相邻扇间、模扇与底模间的接缝处,不得有间隙,以防止露浆影响桥梁内外质量。6.12灌注混凝土时必须设专人值班,负责检查调整侧模垂直度,负责随时可能松动的各种紧固件,联结件的紧固,如有松动必须及时拧紧、打牢,如模扇间的螺栓、下隔墙顶盖螺栓、预埋件紧固螺栓、桥牌安装螺栓、支承板安装螺栓、上拉杆、斜拉杆、顶丝以及泄水孔是否移位等。7钢底模使用规定7.1钢底模在正常使用时,应随时检查底模的反拱度,不符合规定者均应调整。技术交底书单位:中铁十一局三公司洪洞制梁场(项目部)编号:HTLC-007主送单位制梁队第7页共7页工程名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生产日期7.2底模吊梁段吊梁后应及时对号入座,严禁摔碰。7.3当桥梁吊出台座进入配套区后,应及时铲净底模表面和橡胶条上残存的灰渣,检查修整缺陷,均匀涂刷脱模剂,对钢模支撑的顶丝丝扣处及时涂润滑油。编制:复核:签收:年月日注:1.对重点工程、关健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以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2.“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